飞鹿言情小说网

青城遗恨 第五章:忽必烈革囊渡江

小说:青城遗恨  作者:笑剑书狂  回目录  举报

与此同时,在大理国北境的山谷中。忽必烈大军正艰难行进。抄合、也只烈部攻下建昌城后,他才领军赶到。稍事休整之后,命二人继续进攻会川,他自己则带兵四万分路进军,不走会川、统矢一线,也不沿会川金沙江沿岸进军,而是兵行险着渡过若水,从人烟稀少的滇西山谷进兵,穿行山谷近千里,目标直扑三赕城(今丽江)。

由于一路皆是山路,崎岖盘旋,马不能行,蒙军将士只得舍骑徒步。忽必烈腿部受伤,常由部将郑鼎背负而行,两旁悬崖峭壁不绝,沿途时有丛林沼泽瘴气弥漫,日行不过二三十里。所带马匹病累倒毙一路,大军缺粮,只能割马肉烧吃,至十一月初方才出山谷,抵达善巨郡罗共赕城金沙江畔。沿途凶险异常,一路上因瘴疠得了疟疾的不计其数,马匹所剩无几,兵士折损十之二三。

到了江边,面对滔滔江水,附近不见船只,大军一时无法渡江。忽必烈一筹莫展,命人四处寻船,大军只得四散找寻。

不久,正当忽必烈喝着马奶酒休息时,远处忽然出现一大群牛羊,有人正带人赶着羊群正朝他走来。为首一人随蒙古兵士走到近前,向忽必烈行礼。经随行译官转述,原来此人是当地么些族(纳西族)首领和字,因高氏专权经常恃强凌弱欺压本族,听闻忽必烈“天兵”到此,特来献出牛羊劳军请降。忽必烈大喜过望,封和字为罗共赕城“管民官”,世袭罔替,和字行礼拜谢。苦于大军无法渡江,忽必烈又问道渡江之策。和字听完后,呵呵一笑,用手一指所带数百只牛羊:将牛羊宰杀,整皮剥落,塞其肛门,扎紧四肢与颈部,向羊皮中吹气,羊皮就膨胀为革囊。藉之可只身渡河,也可多个捆绑为革茷渡江。忽必烈大为赞赏,取重金赏赐和字。又命令将士从四处征集上千只牛羊,将牛羊宰杀取肉烧煮,剥下羊皮,制成革囊,将多个革囊连成革筏。

大军就地取火,炊烟四起,数万将士烹羊宰牛,饮酒欢歌。忽必烈一边与和字饮酒吃肉,一边问到大理地形险要,兵力部署。和字将渡江之后如何进军、如何补给一一讲明,并示意愿为忽必烈引路。当和字说到大理国调集兵马在会川及附近金沙江沿岸迎敌,善巨郡、谋统府兵马已被抽调一空时,忽必烈哈哈大笑

“大理国中无人,中吾计也”

大军吃饱喝足之后,忽必烈命兵士散开在金沙江沿线数里,江面宽阔处用革筏往来摆渡,狭窄处兵士抱着革囊游过江去。数万大军陆续横渡金沙江,一时人声鼎沸,马匹嘶鸣,颇为壮观。

史称“元跨革囊”。

渡江之后,忽必烈命火速进军三赕,一路上又招降纳叛,所过望风而降。一来,除高氏领地之外,大理其他部族对高氏恨之入骨,早已预谋自立。二来,当地守备空虚,无兵可守。

十一月中,忽必烈大军已行至三赕城。他命大军将三赕城四面围住,派人进城去劝降。

三赕城守军也是么些族人又称麦良,乃云南木氏先祖。眼看忽必烈数万大军突然到来,城已被围,而城内守军不足两千。正在犹豫之时,下人来报蒙军有人求见。

他把人请进来一看:原来是和字。

和字对麦良说道:“麦良首领,现在是否正头疼要不要归降大蒙古国?大家同为么些族人,我不跟你讲虚话,我已经投奔了蒙古大军,这次是来为忽必烈大汗做说客的”

“和字老弟,你竟然不做任何抵抗就降了蒙古?”

和字冷哼一声说:“抵抗什么?为谁抵抗?为大理段氏么,他们早就成为傀儡,一切都要听高氏的命令。为高国主么,这人怎么待我们么些族你是知道的,好处都被他们高氏拿走了,肥沃的土地、猎场都是他们高氏的。大理国的税收、财宝也都是他们高氏的,我们么些族得到了什么?”

麦良沉默许久才说:“可是我们已经效忠大理段氏、高氏三百多年了”

和字大笑,说道:“三百年了,我们已经忍受高氏欺压三百年了还不够么。麦良首领,你想想你城里有多少兵?只有两千而已,忽必烈大王这一路军就有三万多,你还有别的选择么?”

麦良默默点头,然后说道:“我愿意归附蒙古”

不久麦良与和字携手而出,向忽必烈归附。忽必烈十分高兴,封麦良为三赕城宣慰司,世袭罔替。命大军进驻三赕城,休整歇息。

当晚,忽必烈命大开宴席,与麦良、和字及几个归降的小部落首领宴饮庆贺。席间,蒙军将领、谋士和归降首领纷纷向忽必烈敬酒,歌功颂德。只有幕僚姚枢既不敬酒也不发一语。待到宴会将散之时,忽必烈觉得这位一向足智多谋能言善辩的幕僚行为反常,便开口问道:“姚学士,你向来能言善辩,何以此次不发一言?”

姚枢起身说道:“大王,此次出奇兵攻大理,兵行险着,虽然进军顺利,但兵马死伤甚多。不可再入险境,应当求稳为上。兵法上上之策,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大王难道不想么”

忽必烈笑道:“本王当然想,学士有何妙策?”

姚枢说道:“当年大宋开国之将曹彬征伐南唐之时,久围金陵而不攻,又派人晓谕南唐后主李煜:以一城百姓为重,早早归降方是上策。金陵城将被攻克时,曹彬忽然称病不理事务,诸将都来探病。曹彬说:“吾病非药石可医,要诸公诚心立誓,克城之日,不妄杀一人,自可痊愈。”诸将答应,一起焚香立誓。南唐君臣听闻后,颇为感念,不想死守社稷,军士百姓也无死战之心,不久南唐君臣便归降曹彬。曹彬攻占金陵后不杀一人,市不易肆,至今传为佳话。”说完,举杯对忽必烈说“愿大王能效法曹彬,招降为上,不妄杀屠城”,然后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忽必烈默然无语,不久散席。

第二天,忽必烈召集众将及谋士,当众大声对姚枢、也是对众将说:“汝昨夕言曹彬不杀者,吾能为之,吾能为之!”

又派使者前往大理谕招,如果投降蒙古,“许不杀掠”,否则“全城屠戮”,并再三叮嘱讲明此次进兵归降后不屠城不滥杀之意。

使者领命,随后启程赶赴大理羊苴咩城。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青城遗恨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