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医天 三十二章 试飞

小说:医天  作者:idMHS_4287365151  回目录  举报

黄炎厚及同伴们又经过半天的认真讨论,确定了第二代气象飞盘的试飞方案,全部工程分两步进行,时间(暂定)为7个工作日,具体安排是:

第一步:小号、中号两架飞盘同日升空,主要目的是检验飞盘本身的结构、传导、反应、密合、等质量项目是否达到设计标准,所以在试飞过程中要多次变换各种飞行功能,尽可能地寻找大气流动、变化复杂的区域,在高温、高寒区域可进行盘旋飞行、变速飞行、垂直升降、空中稳定、等操作程序。

小号飞盘伸展起飞30秒钟后中号飞盘开始操作,上升到5600米高空时各奔东、西,分别沿赤道两侧向背而行,然后螺旋式往南、北两向旋进,到达两极后返回,然后两架交替。飞行空间以大气对流层为主,离下垫面的极限距离为800米,其余高度根据下垫面地形灵活掌握。

关于试飞过程中的隐蔽物质问题,中、小号飞盘在试飞期间,只开启隐物补入系统,不启用隐物发射系统,所以,中、小号飞盘上未安装核能散化装置。

中、小号飞盘飞行时间为两个工作日,第一天按地球纬度东、西向飞行,第二天顺地球经度南、北向螺旋式交替飞行。

关于人员分配:小号飞盘由吉姆、莉莎、郑汉仁、苏菲操纵,吉姆全权负责;中号飞盘由黄炎厚、琳达、约瑟夫、石原秀蕙操纵,黄炎厚全权负责。

中、小号飞盘实施结束后,乘员们集中交流情况,修订下一步试飞方案,为大号飞盘的试飞做好铺垫。

第二步:大号飞盘除完成中、小号飞盘试飞的全部内容之外,重点是启动隐物发射系统与核能散化装置,对储存在舱壁中所有暗物粒子、反物子粒以及由暗物质纠缠形成的各种群体、衍变出来的各种怪物质和散化核能,分别进行单独、组合、混合、等发射操作。当然,所有的发射都是有目标、有目的、有方案的发射。

由于大号飞盘的试飞任务重(比中、小飞盘试飞任务重一倍半还多),飞行时间安排了5天的。因为大号飞盘工作舱中设计安装了八个工作岗位,所以,医天小组的所有成员全部上阵。当然,他们每个人所坐的位置、主管的仪器、设备以及具体任务,都有明确而细致的分工。在今后的实施工作中,座位号就是他们的代表符号。

晚餐后,约瑟夫私下里问郑汉仁:“你心里是什么感觉?有没有……”

“你是担忧还是害怕?”郑汉仁说,“如果不愿意参加试飞的话,现在还来得及,我去替你向黄炎厚说这事儿。”

“你误解了。我想问你有没有从‘地狱’进入‘天堂’的感觉——你、我都在地下工作了好几年,马上就要到高空环球飞行,心里总有点儿说不清楚的感觉。如果说一点都不担心、不害怕,那不是真话,不过,无论如何也不能放弃‘上天’的机会。不管怎么说,我们也是男子汉,还能让几个女孩子瞧不起么!”

“可不能小瞧这几个女孩子,她们可都是真正的巾帼英雄啊!”

“哎!你喜欢哪一位?”约瑟夫试探性地问,“能不能告诉我?”

“我能告诉你。”郑汉仁说,“哪一位我都喜欢。”

“你……你这不是心里话。”

“不是心里话?你说,你说我喜欢哪一位?”郑汉仁盯着对方问。

“说实话,我也没看出来。”约瑟夫笑笑说,“不过,我看她们都很喜欢黄炎厚,特别是那个……哎!其实,我也分不清楚——看不出大博士对哪个有偏爱。”

“她们这几个人那,虽然都是肉体凡胎,虽然都有七情六欲,但在目前的这个岗位上,在这个伟大的‘医天’事业中,他们是不会谈情说爱的。”郑汉仁说,“包括你、我在内,有这种想法和欲望吗?”

“……”

7月25日上午,小号飞盘按时伸展起飞;相隔30秒钟,中号飞盘也伸展起飞了。4个小时后,两架飞盘相继返回机场,收落着陆的间隔仍然是30秒钟,可见,他们的飞行速度和时间掌控得非常准确。

两架飞盘像似两个特大的羽毛球矗立在库房前面的场地上,管理处派出几名警卫负责看管,黄炎厚他们一行乘汽车回驻地就餐。

一路上,精英们有说不完奇闻妙感,特别是约瑟夫、郑汉仁和石原秀蕙,都像深居大山里的孩子初进闹市一样,所见所闻没有不感到稀奇的;尤其是约瑟夫,用他那半生不熟的汉语,说出了许多驴头不对马嘴的直观和感受,逗得同伴们笑出了眼泪。

汽车在栅栏门外停下,黄炎厚说:“从现在开始,停止议论工作内容,抓紧时间就餐,一个小时后,按照中号先、小号后的顺序,准时伸展起飞。”

严格的纪律性和高度的自觉性,使精英们在半小时内水足饭饱。

当天晚餐后,吉姆告诉安娜:“明天中午不回来就餐,你们按照食谱的内容,准备好午餐盒饭。”

中、小型号两个飞盘在地球大气层中纵横交错地飞行了两天,顺利完成了全部试飞任务。这个事实充分证明第二代气象飞盘的质量是没有问题的,同时也说明精英们的操纵技术具备了一定的水平,尤其是参加过去年环球飞行的那五位,不论是遇到什么样的恶劣环境与危难时刻,他们操作飞盘的技巧,都达到了“遇奇不惊、遇险不乱、镇定自若、处之有方”的熟练程度。当然,这只能说明精英们操纵气象飞盘的情况,并不包括对各种隐蔽物质与散化核能的配制和使用的内容——因为在中、小型飞盘试飞过程中没有启动和安装隐物发射系统和核能散化装置。虽然如此,但他们还是坐下来总结、分析、研究、预测了一天。

“今天我开头一炮。”吉姆得意洋洋地说,“总的感觉,第二代飞盘比第一代飞盘先进多了。首先是伸展起飞与收落着陆,不但比原来的飞盘操作轻便,而且速度也提高了——至少要快三分之一;其次是变速操作比原来快捷、灵活,稳定性也有所加强;座位和操作台比原来更方便,更舒服;舱内保温、供养、等等,都比原来的飞盘优越。”

“大博士,我真没想到你们能搞出这样的飞行工具来。”郑汉仁说,“就凭这一招,地球上的科学技术水平至少向前飞越50年。飞盘如果再经过改造,有可能要比人们想象的‘外星飞碟’还要神奇。”

“噢!”黄炎厚笑笑,“你是开玩笑还是夸张?”

“他不是开玩笑,也不是夸张。”约瑟夫接过话茬说,“原来,我只认为核能就是地球上最先进、威力最大的能源了,通过这两天的试验可以这样说:由反物质演化出来的怪物质‘炫磷’、‘焰硝’、‘灼碳’合成的能量源——‘神柴’,才是当前地球上任何能源也无法相比的;它不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且还没有任何废弃物质和射线,对空气、对环境没有丝毫污染,并且又容易操作、使用安全,成本低廉,这……这真是‘神’了。”

“我感觉,真正‘神’了的应该是隐物补入系统。”苏菲说,“我从试飞的过程中看到,不论在什么样的气象条件下,束缚隐物粒子的能力比环球飞行时有很大的提高,所以效果也非常好。”

“你只讲了补入系统功能的一半。”石原秀蕙接过话茬,“对被束缚的隐物粒子检测试验、衍生合成、等等处理程序又快又好;虽然只飞行了两天,各种粒子及其衍变物的储存量都超过了预测的数量;特别是‘神柴’,虽然不停地使用,但储量也是有增无减,真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理想能源。”

“隐物补入系统是无可挑剔的了。”莉莎说,“就不知道发射系统与核能散化装置是否也能达到这个程度。不过,估计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不能估计,得看实际操作的效果。”吉姆说,“明天不就开始大型号飞盘的试飞了吗?相信在隐蔽物质和散化核能的使用上,也会让我们满意的。”

精英们一个接一个地发言,每个人都把试飞过程中感觉、发现和想象的一些事情全抖了出来,而且还为大型号飞盘的试飞提了一些建议。

“我还有个想法。”琳达说,“为了把时间集中用在重点试飞内容上,大号飞盘是否能不再按设计路线飞行,而是直奔有利于发射系统发挥作用的区域。”

“这个想法好,我也正要讲这个内容。”黄炎厚说,“从中、小号飞盘试飞情况的分析来看,大号飞盘的确没有必要再按设计的路线试飞了,可以根据新多雷达等仪器综合出来的世界各地气象变化情况,直接向正在造成灾害或可能造成灾害的大气扰动区域进发;主要试飞内容就是针对气象变化的各种特征和主要因素,分别配制、发射相应的各种隐蔽物质,释放相应的散化核能,进一步证实它们经过室内试验得出来的各种性能和作用的可靠性、使用量、发射(释放)时机以及观察干扰气象要素是否起变化、变化到何种程度,等等。”

黄炎厚的话得到所有同伴的赞赏,他们一起拍起手来。

8月3日下午,第二代气象飞盘的试飞顺利结束,在整个试飞过程中、特别是后5天的试飞中,医天小组根据新多雷达等仪器提供的气象情报,操纵大型号飞盘,先后飞越北大西洋上空、西太平洋上空、北印度洋上空、东太平洋上空、北冰洋南侧、南极洲北侧、南大西洋东侧、印度洋西侧、南太平洋东侧,先后到过亚洲、非洲、南美洲、欧洲、北美洲、大洋洲,哪里有恶劣气象环境,哪里有气象灾害发生,他们就往哪里进发。

在气象飞盘的运行中,他们闯过急流,穿过雷暴区,顶风冒雪,几乎飞遍了整个地球的角角落落,在不同地形和不同气候条件下,分别检验了飞盘的自然飞行功能、超风速飞行功能、侧风飞行功能、逆风飞行功能、漓水功能、避沙功能、融冰化雪功能、玄奥功能、空中稳定功能,不论是改变飞盘形状、速度和飞行路线,其数据都达到或超过了设计指标。

在六十四种暗物粒子中,有百分之七十五的单体粒子都能发挥出在试验过程中不曾发现的活动方式和变异现象。黄炎厚他们也都知道,这些迷一样的迹象肯定是能体现其功能和作用的;但是,目前还无法识别和说明,这就是科学实验中的遗憾——人类的认知水平永远赶不上科学发展的速度。

阴性粒子纠集群,在室内的各项试验中只确定它们都有降温作用,在试飞过程中又发现它们在不同的环境下,其效果的明显度也不相同:Atv型在空间大气中降温效果最佳,Btv型在陆地表层(包括平原、山脉、沙漠等)降温效果最好,Ctv型降低水温(特别是海洋水温)效果明显,Dtv(特)型最适用于冰川、雪峰等高寒环境中降温;而四种阳性粒子纠集群的升温功能,正好对应上述四种环境降温的反作用——升温;三种中性粒子纠集群在调节大气功能上也各有侧重:Pkz型最适合调节大气流动速度,Pke型适合调整大气流动方向,Pkr型能调节、增强风力,并能在各种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可形成蒲福8级以内的大风。

两类(八种)暗物粒子纠合团,在室内试验过程中几乎没发现明显的功能和作用,但在试飞过程中,初步确定(阴、阳)两性纠合团,在条件具备的环境中,TM型和TS型两个纠合团的正负电荷发生巨变,形成大面积导电场,可以起到削弱、化解雷电的作用;如果TW型纠合团参与其中,三种两性纠合团合力,就产生了调节磁场的功能。对于五种(阴、阳、中)三性纠合团,虽然未能识别每一种纠合团的具体功能和作用,但可以笼统看出,它们对大气层、海洋乃至太空的探测、搜索、等功能,是不可忽视的。

至于十四种同性粒子纠结体和六种异性粒子纠结体的活动方式和变异现象,更使精英们扑朔迷离。当然,精英们的智商是常人无法相比的,他们经过反复地分析和辨别,初步认为:

同性粒子纠结体不但具有快速传递信息的功能,而且还是探测温度、动态、应力、等现实状况的敏感物。它们能够毫无阻挡地穿透地球任何部位,按主观意志的设计内容和范围,将客观存在的详细情况迅速传递到仪器中;在探测功能方面,阴性粒子纠结体探测温度的性能最好,阳性粒子纠结体探测动态的性能最佳,中性粒子纠结体探测应力的作用最强。

异性粒子纠结体的功能和用途更难辨别,只能大概笼统地认为:T型、U型、V型主要针对微观世界,作用于细菌、病毒、微生物、等;W型、X型、Y型的功能大概是对人或活体动物产生影响,也许会在调节、改造人类遗传基因方面发挥应有的某些作用……

从暗物粒子已被发现的功能和作用方面看,纠集群与纠合团的某些功能,必须在散化核能的有效配合下,才能被精英们用在医天计划的内容实施上,否则,它们的功能再强、作用再大,也是力不能及的;至于纠结体的某些功能和作用,有一小部分与医天计划无关,可以说是在试飞过程中遇到的“意外收获”。

至于暗物中性粒子衍变出来的怪物质,不但已发现的功能和作用有所提高和扩大,而且还有试验、探索时未发现的新功能。比如:

“胶滴”在定量核能冲击波的作用下,能使大气中的氮分子瞬间凝固,并通过气象飞盘的快速牵引,可以形成裸眼看不见的“无缝薄膜”。

“涩线”被发射后,在定量核能光辐射的作用下,能在大气中形成一定规模的“网状过滤层”,其厚度还可以随意变动。

“灵片”遇到散化核能冲击后片与片对接,迅速形成无形板状物,经过光辐射之后在空间中出现明显的“限制界墙”,能阻断所有物质(包括明物质、暗物质、反物质、怪物质)的运行方向,迫使它们改道运行。

精英们意识到:这三种怪物质在核能的配合下产生的功能,是“医天”操作中的杀手锏——今后在处理恶劣天气现象时,就能充分地利用它来规划要处理的地区空间,避免发射出去的隐物粒子迅速外逸。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化解或消除这个空间内的气象灾害——精英们把这个操作过程称为“设界”。

所谓“设界”,就是人为地建造一个所有物质都不能外逸的空间,供被发射出去的各种隐蔽物质在这个“隔绝空间”内进行各种演变,使其产生工程需要的效果。

鉴于医天小组目前的技术水平,操作“设界”时,必须把气象飞盘切换到玄奥飞行功能上,利用慢、中、快三种不同的速度飞行;在飞盘前进的过程中,需要把“胶滴”、“涩线”、“灵片”这三种怪物质按3︰3︰4的比例同时发射,在散化核能冲击波、光辐射的合力作用下,针对飞盘的三种速度,便可以形成一道1000米、670米、335米(一般情况下,只使用快速,设335米)厚的“界墙”;界墙的高度和厚度根据工程的需要设定,不受地形限制;顶盖和底托由设界物质自行扩散,厚度与界墙相同,在界墙闭合的同时自然形成。

“设界”形成的“隔绝空间”,其有效期限是根据工程需要而设定的,但最长只能维持24个小时;如果24个小时结束不了的工程,就需要再次“设界”。

当然,在利用隐蔽物质的功能来改变或消除各种气象灾害的操作中,不是所有的工程都需要设界。因为隐物粒子在发射瞬间的丰度相当大,其威力也是可观的,所以,在发射瞬间能够达到改变状况的工程,就不需要提前设界;只有那些不设界达不到目的、非设界不可的工程才进行设界操作。

怪物质“重粉”与“胶滴”按6︰4的比例同时发射,遇到空气中水分子后(不需要核能相助),其重量迅速增到数十倍,能将空气中的所有微粒统统黏压至下垫面——他们把这个操作过程叫“怪物质施重法”。

当然,意外收获还不只这些,还有使黄炎厚及同伴们更兴奋的内容——那就是新发现的反物质粒子的初步功能,这才是他们议论的中心。

“原来,我感觉自己的想象力已经很丰富了,那知道与快速发展的科学现实相差甚远。”极度兴奋的苏菲说,“做梦也没有想到,我们已发现的十二种反物粒子中就有七种能在光、电、磁、线、波领域中发挥作用。”

“啊!让你占了一半以上?”

约瑟夫的话乍听起来好像有点忌妒,其实,在他操纵的仪器中,没有观测光、电、磁、线、波的功能,所以发问。

“是呀!我也没发现这方面的内容。”郑汉仁说,“请苏菲博士赐教。”

“对!”吉姆表示赞同,“你把具体内容通报一下吧!”

苏菲瞥黄炎厚一眼,见他点头,于是便说:“我也是初步发现,没有具体的知识,只能简单、概括地讲一下它们的功能和作用:

“子纪子,可调节、削弱、消除红外线;

“降卯子,可调节、削弱、消除紫外线;

“大辰子,除了参与合成能量源之外,又发现它单种聚集可降低太阳辐射与光合作用,也可调节、削弱甚至消除一般性光辐射;

“沈巳子,单种聚到一定程度,能有效地降低、分散、消除激光;今后,它可能是所有激光武器的克星;

“鹑午子,除参与合成理想的能量源之外,单种聚集还可以有效地调节、削弱、消除电磁波;

“尾申子,可调节、削弱、消除伽马射线;

“寿酉子,可调节、削弱、消除X射线。”

苏菲停语之后,同伴们热烈地议论了一番,尤其是约瑟夫和郑汉仁,好像他们又发现了新大陆,真是喜悦、惊叹之情难于言表。

琳达看到同伴们如此兴奋,接着说:“除了涉及光、电、磁、线、波领域的七种反物子粒以外,还有涉及大气方面的四种:

“火未子,虽然它的质量轻、能量小,但聚集到一定数量时,能有效地调节大气中的各种成分;

“娵寅子,除参与合成能量源之外,也有抬升有限空间内的大气温度,而且还不需要散化核能配合,不过,力度较小;

“析亥子,可以调节或再生臭氧,是修补臭氧层空洞的唯一材料;

“玄丑子,可以过滤大气,使非气体物质下沉,与‘涩线’的功能类似。”

“七加四,已经有十一种反物子粒被初步发现功能用途了。”莉莎说,“剩下一种火戌子也不是无用这辈,它不但可以过滤大气,而且还能有效地转化或清除自然形成或人为制造的有毒气体;将来,它可能是化学武器的克星。”

“……”

在科学探索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当许多意料不到的新东西被突然发现,在惊喜、赞叹一阵之后,会出现我看着你、你望着他、谁也不说话的沉默场面——所有人的思维都集中在科学延伸的思考中。

大概几分钟过后,笑容可掬的约瑟夫说:“在这几天的试飞过程中,我不但增长了许多知识,而且还得出一个结论:大气层是地球上最好的‘试验室’,地球(包括大气层)又是宇宙中最佳的‘试验场’。”

“这也难怪,”苏菲瞥他一眼,“你以前只在海底下面人为的小空间里活动,很少看到辽阔的海洋和无垠的天空,所以才有这样的感慨和结论。”

“好!约瑟夫博士的这个‘结论’非常好,也非常实际。”黄炎厚高兴地说,“我们就是要利用这个‘最好的试验室’,不继地探索隐蔽物质潜在的功能和作用。今后,我们要充分利用飞盘内的‘连环试验’,找出隐蔽物质更奥妙的功能。”

“我也在思考这类问题。试飞不但让我开阔了眼界,而且也让我开通了许多思路。”郑汉仁说,“不过,我越想越觉得为难:我们刚起步,就发现了隐物粒子有这么多功能和用途,凭借气象飞盘,有些是在医天计划中可以使用的,还有许多功能就是能用得上的话,我们也没有可行的工具啊!”

“宇宙中的物质将不断被发现,使用它们的工具也在不断地更新,‘为难’是没有必要的。”琳达瞥见郑汉仁又扫视同伴们一眼,然后说,“我告诉大家一个新消息:东亚和西欧的两个科研团队已经达成协议,两队合为一体,以世界屋脊东侧那个得天独厚的环境为基地,共同开发、研制以‘万能飞盘’和‘真子计算机’(神脑)为主的配套仪器。”

“啊!这个消息我怎么不知道?”吉姆有点着急地问,“你讲具体一点,‘万能飞盘’与气象飞盘有什么区别?”

“你别着急嘛!现在不就是要让你知道吗?”莉莎插话说,“飞盘的区别我来告诉你:目前正在设计之中,据说它不以大气为依托,而是以暗能量‘无态动波’为依托,它不仅能在大气中、太空中任意飞行,而且还能在海洋里潜行,在地层中穿行,可以说它是宇宙中的‘无障碍运行器’;在这样的飞盘中再装配上‘神脑’,不但对地球古今未来一清二楚,而且对整个宇宙的古今未来也了如指掌……”

“那‘真子计算机’比‘量子计算机’先进多少呢?”还没等莉莎讲完,约瑟夫就问。

“你问的这个问题目前还没有办法具体说明。”琳达接过话茬,“不过我可以告诉你:‘真子计算机出世以后,全世界的彩票业务要全部关闭。”

“为什么?”

“因为只需要30秒钟的时间,真子计算机就能算出即将开奖的中奖号码。”

“啊!这,这,这……”

“科学发展是无止境的。”石原秀蕙接着说,“可能要从我们这一代开始,人类会真正认识宇宙、了解天体,陆续摒弃‘被动生活方式’,开始驾驭脚板下的大地和头顶上的蓝天,‘主动地生活在舒适的星球上’;并随着人类继续生存、繁衍的需要,把宇宙中能使智能人生存的星球建造成理想的乐园。”

“美好的梦想必须经过不懈的努力才可能成为现实。”黄炎厚说,“不过,这种不懈的努力不只是一代人、两代人的事情,而是需要地球人世世代代的不懈努力。现在我们带个头,为全球比我们年轻的各类精英以及幼小的学子们开辟前进的道路。从目前形势看来,医天计划胜利在望,等第三阶段的内容实施成功后,明年就需要大量有志有为的精英们来参与这项事业了。”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医天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