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英雄联盟之抗韩主播 第四十三章睡你房间(求收藏)

一些外感疾病可变为内伤疾病,内伤疾病使正气亏虚也易感受外邪,在病程的某一阶段可以变为外感疾病。以病理变化为纲可将内科疾病分为热病与杂病两大类。热病包括一切外感热证,以六经、三焦、卫气营血为传变特点的病证;杂病包括以脏腑功能失调为主而产生的病证。

病因分类,突出了病因的特殊性,便于临床辨证求因、审因论治。病理分类反映了疾病病理变化的内在联系,有助于掌握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因为病理主要是脏腑功能失调造成的,故可以进一步按五脏六腑进行分类。

病理分类法是在病因分类法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对病因分类的补充。因此,临床上可把这两类分类法结合起来,称之为外感热病与内伤杂病。

外感热病,根据感受邪气的不同可分为伤寒与温病,温病又可分为温热病与湿热病。温热病包括了风温、春温、冬温、秋燥、温毒、温疫等;湿热病包括了湿温、伏暑、暑温等。按发病特点,温病又可分为新感温病与伏气温病两类,如风温、冬温、暑温、秋燥属新感温病,春温、伏暑则属伏气温病。

内伤杂病分类的理论基础是藏象学说。人体是一个以脏腑为中心的有机整体,外联四肢百骸、五官九窍,以气血津液为物质基础,以经络为通路。因此,内伤杂病虽多,但其病理变化始终不离脏腑功能紊乱、经络通路障碍、气血津液生成运行输布失常。故内伤杂病的分类,则按照不同脏腑生理病理变化而分为肺系病证、心系病证、脾胃病证、肝系病证、肾系病证、经络病证、气血津液病证等。

中医内科病证的命名原则主要是以病因、病机、病理产物、病位、主症、体征为依据。如以病因命名的中风、中暑、虫证等;以病机命名的郁证、痹证、厥证等;以病理产物命名的痰饮等;以病位命名的胸痹、肝着、肾着、肺痿等;以主症命名的咳嗽、喘证、呕吐、泄泻、眩晕等;以主要体征命名的黄疸、积聚、水肿、鼓胀等。由于中医对疾病的认识方法不同,对疾病的命名有其自身的固有特点,大部分是以临床症状和体征来命名,与西医学有明显的差异。但在几千年的医疗实践过程中,这种传统的命名方法已具有确定的含义,在中医内科学术理论的指导下,逐步形成了与病名相应的病因病机、临床特点、类证鉴别、发展演变、转归预后的系统认识,以及辨证论治的具体治法、方药和预防调护,迄今仍有效地指导着临床。

第二章中医内科疾病辨证论治思路与原则

第一节以病机为核心的辨治思路

一、“审察病机”是辨证论治的关键环节

《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审察病机,无失气宜。”张介宾认为:“机者,要也,变也,病变所由出也。”表明病机是指由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引起疾病的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理。“审证求机”是根据“有诸内必形诸外”的理论,在收集四诊(望、问、闻、切)资料的基础上,采用取象比类的思辨方法,通过辨析疾病内在病变的外在表现,把握疾病的本质,获得辨证的结论。

从临床实际的临证过程来看,病机是辨证的依据、论治的基础,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纽带、通向论治的桥梁。对症状的分析、证候的判断皆以病机分析为依据。“审察病机”是辨证论治的前提,“谨守病机”则是论治必须遵守的原则。“求机”的过程,就是辨证的过程,“审证求机”是辨证的基本要求。病机对临床立法组方有着直接的指导作用,中医对相应证候所确立的治法,是通过调整病机而起到治疗作用。因此,把握病机是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关键。

二、准确运用病机词汇

病机词汇是说明疾病病变机理的专用名词,应有明确的内涵。应用病机词汇表达辨证所得印象,就可作为决定治疗的依据。常用病机词汇,多以脏腑生理、病理学说为基础。脏腑病机词汇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能突出病机的主要重点,指出疾病的主要矛盾,是进一步演绎论述病变机理的基础。

准确应用病机词汇,不仅要以患者的症状表现作为客观依据,而且要突出矛盾的主要方面(如脾虚与肝郁的先后主次),善于对类证作出对比鉴别,了解某些类证之间的联系(如肝脾不和、肝胃不和)。证候交叉复合、病机错杂多端者,应采用不同的病机词汇组合表达,体现其因果及内在关系(如水不涵木、肝风内动)。切忌内涵不清,外延过大,过于笼统,或主次不明,似是而非。

三、重视脏腑病机

脏腑病机在辨证论治中起着主导作用,临证必须熟练掌握,准确运用,尤应明确常用脏腑病机的基本概念、类证之间的联系和鉴别,治疗才有较强的针对性。如肾病病机中的肾气不固与肾不纳气,肾阳不振与肾虚水泛,肾阴亏虚与肾精不足,肾阴亏虚与水亏火旺或相火偏旺等概念的鉴别。认识脏腑病机,应从生理功能和特性人手,结合脏腑相关理论等加以归纳,从而指导临床治疗。如肺主呼吸,肃肺勿忘宣肺;心主血脉,养心勿忘行血;脾为后天之本,补脾宜加运化;肝体阴而用阳,清肝勿忘柔养;肾司封藏而主水,有补还要有泻。

第二节病证结合的辨治思路

一、病、证、症的关系

病即疾病,是由一组具有特征性的临床症状所构成,不同疾病有其各自不同的发生、发展、转化、传变等病理过程和变化规律。证是归纳分析患者某一阶段出现的各个症状、体征而作出的诊断,即“证候”。症指“症状”而言,是人体因患病而表现出来的种种异常状态和不适。证是多种临床症状的综合表现,是辨证论治的主要依据,又是疾病某一阶段的特征性改变,包括病因、病性、病位、病机、病势等。疾病的本质和属性,往往是通过“证”的形式表现于临床,而病又是各种证的综合表现,临床还常见同病异证和异病同证的情况。因此,病、证、症皆为人体的病理反映,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

二、辨证与辨病的区别与联系

辨证是指从整体观念出发,把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方法所得的各种资料,对疾病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推理、判断,进而获得对疾病某一阶段病情的综合认识。辨证是中医独特的诊断方法,是对疾病临床表现及其动态变化的综合认识,具有较强的个性,体现中医证、因、脉、治,理、法、方、药的系统性。证在横的方面涉及许多中医或西医的病,反映了辨证论治的诊疗体系和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基本精神。如气阴两虚证可见于心悸、咳喘、肺痈、肺痨等多种疾病,通过辨证就能突出疾病某一阶段的主要矛盾,给予相应施治。尤其在辨病较困难的情况下,有时可通过辨证取得疗效。

辨病是对疾病本质和特异性的认识,有利于掌握病变发生发展的特殊规律,把握疾病的重点和关键,加强治疗的针对性,也有助于治疗无症状的疾病,避免单纯辨证的局限性。然而对辨病不能单纯理解成辨西医的病,必须明确中医学也有其自身的病名诊断,根据四诊认症、辨病,分析内在病变机理,反映病的特异性及其发展转归,为施治提供依据。但又不完全与西医学之辨病治疗相同,既要针对某个病的共性及基本规律进行治疗,又要结合个体及不同证候分别处理。由此可见,中医学的“辨病施治”与“同病异治”,两者尚有相互补充的关系。

三、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中医内科临证时既要辨证,亦要辨病。其中辨证论治,是认识和解决某一疾病过程中主要矛盾的手段;辨病论治,是认识和解决某一疾病过程中基本矛盾的手段。因此,辨证与辨病两者相辅相成,在辨证的基础上辨病,在辨病的同时辨证,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有利于对疾病性质的全面准确认识,提高临床疗效。

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根本手段。辨病又是对中医辨证的必要和有益补充,辨证可补辨病之不足,辨病有助于掌握不同疾病的特殊性及发展、转归,结合病的特异性进行处理。但临证必须注意西为中用,这种辨病与辨证的双重诊断只可并存,切忌简单地对号入座,生搬硬套。如胃脘痛不单见于消化性溃疡,也可见于胃炎等病,而消化性溃疡也不仅以胃脘痛为主症,也可以吐血、呕吐等为主症,并表现不同的证候。

第三节中医内科疾病的辨治原则

一、辨证原则

1.全面分析病情

首先要收集符合实际的“四诊”信息,参考相关理化检查结果,取得对疾病客观情况的全面认识,这是分析病情,确保辨证正确的前提。

内科疾病的临床辨证,必须注意中医整体观的运用,即在辨证时,不仅要把握病证,还应重视病人的整体和不同个体的特点,以及自然环境对人体的影响。只有从整体观念出发,全面考虑问题,分析问题,才能取得比较符合实际的辨证结论。

2.掌握病证病机特点

各种内科病证具有各自的临床特点和病机变化,掌握不同病证的特点和病机,有利于对各种不同的病证进行鉴别。

中医内科病证,可分为外感时病(包括伤寒和温病)和内伤杂病两大类。外感时病主要应按六经、卫气营血和三焦进行证候归类。内伤杂病中肺系病证主要按肺气失于宣发肃降之病机特点进行辨证论治,以复肺主气、司呼吸的生理功能。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英雄联盟之抗韩主播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