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义鉴水浒 第36章 寒食祭拜先人,长者训诫子侄

小说:义鉴水浒  作者:邯城二郎  回目录  举报

空林寂寥数点烟,幡飘纸飞抷土添。伏惟尚飨声几数,碑前祭花哀露沾。

——祭扫

清明,禁火冷食。当今天子体恤百官,彰表孝道,乃令休沐七日,祭祀扫墓。

这日,人们都出门郊外,扫墓祭亲,踏青游玩。晋时陆机有诗:“迟迟暮春日,天气柔且嘉。元吉隆初巳,濯秽游黄河。”说的便是此时景象。

一早,赵信他们就准备妥当,前去祭扫。众人里,有的不及回乡,有的则归家不得,便都准备些香烛纸钱,就田郊道路旁,遥拜祭奠数声,聊表寸孝。前前后后几回,众人收拾一番,就河里洗秽,郊外踏草。一时游走,路过后山,见不远有一座三官庙。宋太公起心,进内祭拜一回。见庙舍结网,神像沾尘,便教清理。其间种种不复赘言。

只说晚间归来,安排众人睡下,三阮兄弟却未离去,辛弼也不曾去睡下。都厅上肃穆候着。

宋太公看看外面,说道:“天也不早了,这便去吧。”众人点头。太公带头进内堂里去了,赵信几人身后跟行。

入得内室,宋太公先对两副灵位躬身拜了几拜,对赵信说道:“香哥儿,今日节祭,也没有外人,就把你众叔翁的灵位请出来,供上香火祭拜一回吧。”

赵信听了点点头,蹲身案下,把开一方石板,取出个硬木盒,小心打开木盒,捧出一卷布帛,铺开挂在神位牌后墙上,上面入眼一行大字,乃是“山东二十八友义谱”,下面列写着人名。宋太公就铜盆里烧了黄纸,燃几柱香火,分发与诸人,就神位下一道祭拜。

宋太公凝看义谱灵位,不觉就是一叹,轻语道:“令兴公,众位弟兄,今日是寒食节,我带这几个后辈子侄,一起看你们来了。”身后众晚辈以赵信为首,肃容躬拜。

宋太公见他们兄弟友睦团结,甚感欣慰,勾忆往事,自言道:“当年凭着一腔热血,我等弟兄二十八人,在三官庙明誓结拜,是何等的热闹快活。后来贪官恶霸逼迫渔民,咱们看不过眼,聚集起来渔民贫户,惩官除恶,又是何等的义气!如今走散的走散,离世的离世,就剩我这把老骨头还苟活着,阴阳相隔近二十载,我甚是想念你们。只是因担心会走漏了消息,给后辈儿孙们惹来祸事,不敢立下灵牌神位,便是这结拜义谱也是深藏,不能时时供奉香火,我对你们不住啊。”赵信他们听了,看太公有些哀意,都上来宽慰老人。

太公袖口擦了下眼,继续道:“当年你们走的急,为着兄弟义气,我自也该随了众弟兄,同去那森罗地府搅闹一番。只你们身后留下这些个小人儿,没人照料,我实在放心不下,看着他们几个如今都已长成,我终算能有交待,众位弟兄当请安心。”说完拱手一拜。

赵信几个也都是跟拜。礼毕,宋太公回头道:“你等且在灵前跪下,我有话要说。”

几人依言,就灵位前正身跪下。就听太公说道:“令兴公,当年众位弟兄里,小弟最是个没用的,你青眼抬爱不说,更将香哥儿托付给我,我却不曾有甚东西,能教得你这遗孤,实对你不起!也亏是这孩子聪慧,在江湖里自闯下偌大声号,十分替你争气!”

赵信忙道:“都是叔父一意成全,孩儿才能有今日。”

太公看着他,道:“香哥儿,你身份非凡,所学所用,都是你祖上留下,能得江湖好汉们的拥爱,更是靠你自己本事,我一把老朽骨头,也没能帮你,又成全过甚么?”

赵信道:“若非叔父悉心养育,手把手教诲如何做人,哪有孩儿今日!但有丝毫微名,都是叔父恩德!”

宋太公也是感怀道:“香哥儿,令兴公把你托付于我,又蒙你不嫌弃,喊我一声叔父,我每每想起,都是诚惶诚恐,深怕辜负了你们父子的厚爱。”

赵信忙拜道:“叔父千万别这般说,真折煞孩儿了!自父亲过世,是您把我养大成人,万事都以我为想,比对两位兄长还亲,能有叔父,才是老天对孩儿的厚爱!”

宋太公听了,满是欣慰:“那是我应该做的。看你能有成就,我自欢喜非常。不过,你能不骄不躁,谨慎谦让,才是难得。香哥儿,我且问你,当年令兴公跟前训戒,可还记得?”

赵信拱手礼道:“先父教诲,孩儿怎敢相忘?自是深记心上!”

太公道:“好,好!你且说来与我听。”

赵信当时开口就道:“在家奉孝,住乡承善;做人忠正,行事仁义;待人以真,与民当诚;守礼有节,修心持信。当日之言,不敢一日或忘。”

太公道:“倒是不忘本心。难得你这些年所为,大是教我开怀满意。”

赵信道:“家父临终时,和叔父一起,给孩儿取名为信,以诚明作字,便是叫孩儿把这训示时刻铭记。一片苦心,孩儿受教永生。”

太公看着赵信,老怀甚慰,捋下银须,说道:“你能记着,十分好,起来吧。”将赵信扶起,又转头对高忠道:“忠哥儿,最近有些放松,不见你怎么去读书。”

高忠忙道:“是侄儿懒惰,见家里来了许多好汉,一时欢喜,忘记去看。”

太公道:“家里来了好汉,咱自是不能怠慢,但这书也不要放下,多用些心,也能抽出些时间。不求你能吟诗作赋,只盼能多读些兵书战策,自是好的。若有三五分领悟,将来也能用上。”

高忠道:“侄儿记下了,过后就去把伯父赠送的书策拿来,好好再通读几遍。”

太公道:“莫要怪我啰嗦,因你是将门之后,你先祖高公,性情坦率豪放,勇冠三军,也是通读兵书,熟悉军事,官拜节度使,身后更有追封渤海郡王的殊荣。你父亲将你交托与我,我每每惶恐,怕教你不好,辜负了兄弟信任。老朽不奢求你能广大门楣,却也希望你别辱没了祖上荣光。”

高忠忙叩拜道:“侄儿惭愧,才知伯父良苦用心!今日教诲,侄儿铭记心中,不敢再有一丝松懈。”

宋太公点点头,让他起身,看向阮家三兄弟,说道:“你们三兄弟心性,果然随俺阮平哥哥!当年嫉恶如仇的‘平水钟馗’,便是看不得人有恶行,不论高低,就和人厮并。如今你们也是如此,真叫人放心不下。”

阮小二拜道:“我等不孝,害得叔父为我们兄弟操心。”

太公道:“这有甚,若说劳心,哪及得上你们家中的老娘辛苦!我年岁大了,你们别嫌我话多。要是不中听,也且担着一二。”三人忙道不敢。

太公道:“前两日我去拜看嫂嫂,闲话里提起你们三个,嫂嫂又是欣慰又是担忧。你们豪烈性子,让人省不得心。”

阮小二拜道:“俺们弟兄不争气,害老娘担忧,让叔父奔走,实在不孝!”其他两个也拜了几拜。

太公道:“如今二郎有了家室,性子稳重许多,倒还尚好。五郎爽快热烈,七郎活泼直率,与你们说亲,也不太过理会,一心只和好汉们结交,吃酒赌耍,也不寻思攒些银钱好过活。她是个要强的,独自把你们三兄弟养大,好是不容易,其中酸苦,谁人能知?你们如今成人,身边又有许多兄弟帮衬着,也是时候多为她考虑了。你们起来想上一想,我说得在不在理。”

三人听了太公语重心长的一席话,又羞又愧,都连声应下。

太公这时看向辛弼,问道:“虎头,额头上的伤好了吧。”

辛弼回答:“谢叔父关心,早就好了。”

太公道:“你这次生事,就不怕你大哥知道了,要教训于你?”

辛弼憨笑道:“事出有因,大哥想来不会责怪。再说,现在俺虽打不过大哥,但大哥也奈何不了俺。”

太公瞪他一眼,佯装怒道:“你觉得长了本事,就不伏你大哥教训,那叫香哥儿他们管治你,如何?”

辛弼听了,挠挠头,那里咧嘴一笑。

太公见了,遂又笑道:“都说‘有其父必有其子’,俺那辛烈哥哥,性勇爱争先,去势若疾雷,人拦不得,和开隋九老里的韩寿光有得比,都称他作‘急擒虎’。你们兄弟二人,都学得好武艺,一个‘小靠山’,一个‘病虎臣’,称号一般无二,但性格却大是不同。你哥哥辛辅,样貌性子都随我嫂嫂,温和谦逊,我也放心。而你却是火急的脾气,和你父亲简直是一般模样。”

辛弼道:“小侄卤莽,叫叔父见笑了。”

太公摇摇头,道:“只看你不闻不问,便和孙教头大打出手,就知以前的劝诫没听进心里,我都不知还要不要再劝你了。”

辛弼道:“是小侄性急,听人背后说俺哥哥,只当不是好话,就和人争执起来。”

太公道:“你能全心维护你的兄长,我也深感欣慰。我再劝你一回,以后受了委屈,来和我说,别再做撞墙不活的傻事来,叫人看了心疼。去和你哥哥站一起吧。”

辛弼拜谢太公,起身来到赵信身后站好。赵信不知辛弼撞墙之事,低声询问身边人,高忠简要说了,赵信这才知道还有这等事情,不知该说什么好,看着辛弼,把住手臂,久久不语。

这里宋太公看着宋清,笑道:“四郎我儿,几人中,你性子最是灵巧精明,诸事皆能称心,所以把几处货栈、田园、酒肆交与你打理,你却也辛苦了。”

宋清道:“哪里是孩儿本事,都是香哥儿的功劳,无论进出货物,还是经营盘账,都是他想的好办法,孩儿也就只是跑跑腿,并不觉吃力辛苦。”

赵信道:“哥哥抬爱,小弟愧不敢当。那些土办法,都是脑子里突然闪现,我也不知是否可行,实际营生,还是哥哥一力主持,小弟哪里帮得上忙!”

太公道:“你们都不错。四郎,这些年你做的确是应手顺意。我这身子骨不比从前,精力不济,有你前后照应,省去不少烦恼。就不说许多了,你也起来吧。”宋清也是一旁立着。

复看宋江,老太公叹道:“三郎,几人之中,你年岁最长,心性也稳静,作为他们的兄长,我最是放心。”

宋江道:“孩儿也有做得不好之处,时常会感到无措,多亏有香哥儿一旁提醒,才不曾犯的大错。”

赵信忙道:“哥哥莫这般说,平日里还是哥哥对小弟照顾最多,说是小弟提醒,更多还是哥哥考教小弟。”

宋太公对赵信道:“那是他本份所在。更何况他们得了厚爱,得以与你兄弟相称,莫说是照顾你,便是拼死也当护你周全。”

赵信忙说不敢,执礼愈恭。

太公又对宋江说道:“香哥儿他自幼就开了宿慧,说实话,你们几个人,要数他最有见地。凡事多和他商议,有他一旁参详拿主意,最好不过。”

宋江等人自是应允。老太公继续对宋江说道:“这些年也难为你,违着心意在官府里经营。现如今朝廷纲纪败坏,民怨沸腾,眼见就要生出大乱。望你等莫忘誓言,同心齐力,重现祖宗荣光。”

几人称是,一番听训后,见太公有倦意,便扶了去休息不提。正是:

敦敦教诲长者言,道破天机有谋算。兄弟齐心利断金,静待风云起变幻。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义鉴水浒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