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道之外道迹 20.草桥亭初遇

小说:道之外道迹  作者:道之外  回目录  举报

梁山伯从小在齐鲁之乡长大,深受当地儒家文化熏陶,立志要做一个为百姓请命的好官。可是,梁山伯家中清贫,年迈的母亲独自把他抚养长大,根本没有多余的钱财供他读书。

于是,渴望读书的他偷偷到当地的书院外偷听先生讲课,他的母亲对此感到无力,却也当做不知道,让他自行其是。

久而久之,一些进出书院的先生察觉到他有些鬼鬼祟祟的,以为他是小偷之类的,禀报给了院长,要抓住他。有好几次,他都差点儿被书院的院长抓到了。

对于此,梁山伯觉得长此以往不是良策,就没有再躲避院长的抓捕。当院长抓到他的时候,他泫然泪下,对院长苦苦哀求,只为了能在书院里听书。

他的母亲听说他被院长抓住了,匆匆忙忙地放下手里的织布,赶到书院,向院长求情。

母子二人对院长是委曲求全,院长都是无动于衷。直到梁山伯跪了下来,磕了好几个头,深深表示愿意一边在书院做苦力来抵学费、一边念书,院长才勉强答应。

在书院中,得到珍贵机会的梁山伯很认真地做着打杂的事情,也很努力地念书。在这里,他废寝忘食、孜孜不倦,经常不懂就要问。如此,他在书院里得了个“书呆子”的称号。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同门师兄弟口中的“书呆子”,梁山伯在书院每一次的考试中,都是名列前茅的人物。

像梁山伯如此优秀的学生自然深得书院先生们的喜欢,与其他学生对比,自然也能得到书院更多的栽培。所以,梁山伯就很容易被其他师兄弟嫉妒、嘲笑。而梁山伯的家境无疑就是他们嘲弄他的最常用的借口。

为此,梁山伯势要争一口气,更加努力地学习,成绩越加优越于书院的其他学生。而且,在最后的一次考试——郡县统一大考中,他取得了第一名的成绩。这个郡县第一名是可以获得到儒家的圣地——青州曲阜圣贤书院的进修资格的,这个名额让梁山伯不免在心里扬眉吐气一番。

尽管那些同门师兄弟对他嗤之以鼻,但是他正是意气风发,要实现从小到大的抱负。

在年迈的母亲的殷殷期盼的目光下,梁山伯背着装着母亲七拼八凑来的学费、以及一些干粮的包袱,向着数百里之遥的曲阜前行。

曲阜,儒家祖师——孔子的故乡,被尊为儒家圣地。只此一家,别无分店!

大汉国的思想百家争鸣,其中却是以道家、儒家最为繁盛。因为道家养生,儒家教化万民。当然,百家皆是有自己的求道之法,不可逐一比较。

若要教化万民,书院必不可少,因此大汉国里,只要在书院里毕业,便是一个儒家弟子了。虽然儒家弟子是遍布天下,但是最正宗的儒家弟子只有一处书院的才是,那就是青州曲阜的圣贤书院。

作为儒家的龙头老大,圣贤书院自然是秉承“不分贵贱,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的,核心思想只有一个——“仁”。

……

梁山伯告别了母亲,离开了故乡,一心求学圣贤书院。一路上,他阅尽了春色满乾坤。蝴蝶翩翩河边飞,草木清风亦醉人。

“我梁山伯本是一介穷苦布衣,庸碌不堪,却难慰平生。难得得了一个良机,从今我就要效仿先贤,发奋苦学,求取功名。”梁山伯如此心心念念,心情是愉悦得不得了。

行了不知许久,这一日,来到曲阜郊外的梁山伯向着曲阜北部的凤凰山遥遥望去,竟然看见了山上圣贤书院的檐角。可见圣贤书院的规模庞大。

见此宏观建筑,梁山伯可是第一次,心里不由地思绪漫长长,憧憬着自己的锦绣前程。他怀着这样的憧憬,前行着。

忽然,他的耳边传来一阵歌声:“春风化雨云飞扬,心随燕子任翱翔。花样年华诗书中,英台成了读书郎。红颜一洗铅华尽,素面朝天凤作凰。”

梁山伯听得歌声悦耳动人,情不自禁地留步驻听。然而,歌声不得长久,只传来一句:“唉,蝴蝶飞走了!”

歌声消失了,梁山伯怅然若失,无奈地叹道:“是啊,蝴蝶飞走了!”

才感慨完,梁山伯突然惊醒,回身看去,却是看见一个白面书生,心里不由地赞道:“他玉扇扑蝶儿,机灵活泼目含春,玉树临风。”

而那白面书生也是看着梁山伯,心里赞道:“这个书生,他执扇横在手,淳朴潇洒且斯文,白衣飘飘风骨神。”

两人惊奇地对目而视。

梁山伯觉得不免失礼,却又急于相识,与那白面书生各行了书生礼,才做出邀请状,请那白面书生到草桥亭一会。

两人相视而坐,微微一笑。

梁山伯先是很有礼貌地拱手说道:“在下梁山伯,敢问公子尊姓大名?”

那书生也是有礼貌地拱手说道:“不敢不敢,原来是梁兄,在下祝英台。”

梁山伯笑道:“原来是祝兄,敢问祝兄意欲前往何处?”

祝英台答道:“前往圣贤书院求学。”

梁山伯笑道:“那真是巧了,我也是要到圣贤书院求学。祝兄,不如你我结伴而行,如何?”

祝英台迟缓一会儿,才拱手说道:“在此之前,我想先问梁兄一件事情。若是梁兄的答案让我满意了,我便与你同行。”

梁山伯问道:“哈哈,祝兄真是见笑了。虽然在下不才,却也敢答上一答。不知祝兄要所问何事?”

祝英台笑道:“好!那么梁兄听我问来。子曰:‘唯女(nǚ)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梁兄对此有何见教?”

梁山伯听了,连忙摇头说道:“这真是大大的偏见!孔夫子乃是圣人,修为境界高深莫测,怎么会说如此不平之言?难道他连自己的母亲也不敬吗?故而应该是,子曰:‘唯女(rǔ,通‘汝’)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贬低女子之言为世人之歪解也!却是不知祝兄为何有此一问?”

祝英台叹道:“梁兄有所不知。我家有个小九妹,聪明伶俐人钦佩。描龙绣凤称能手,琴棋书画件件会。我此番杭城求名师,九妹一心想同来。我以为,男儿固须经书读,女儿读书也应该。只怪我爹爹太固执,终于留下小九妹。”

梁山伯拍手称赞:“妙哉高论,妙哉高论。公子宏论令人敬,志同道合称我心。男女同是父母生,女儿也该读书求学问。”

祝英台笑道:“承蒙公子夸奖!”

……

(本章后半段改编自《草桥亭结拜》片段,还删掉了原著里四九和银心这两个人物。改的不是很好,不喜勿看。

接下来的三章都是改编,不喜欢的请无视……)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道之外道迹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