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穿越金庸武侠世界 武侠介绍

我认为,武侠是一套较为完善的世界设定。虽然把小说分类型是一件很蠢的事情,但是如果非要分,我觉得武侠,奇幻,玄幻等等是一类,而言情,悬疑,侦探,等等是另一类。前者定世界观,后者定故事走向。

金大大说,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定义的是侠(的其中一个方面)。不少人就用类似的句子定义”武侠“,看起来比较高大上(我没有黑的意思,我超喜欢这八个字),却是无视事实的表现。事实是,”武侠侠客的故事。武侠故事里的主角类型远远不限于侠客,武侠的故事也远远不限于歌颂行侠仗义。所以,一个武侠故事,你能确定它必会有刀光剑影,但你不知道它具体会有什么样的故事——两人相爱了?复仇?一个杀手打算逃脱组织?捕快追捕逃犯?小贼去偷夜明珠?

与奇幻相比,它虽然没有部分欧美奇幻小说的世界设定那样严谨,但是它的所有“潜规则”已经通过各类小说,电视剧等等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个世界,因为是在现实的基础上增加了小部分幻想成分,加上几个宗师定好的基调影响力太大,所以设定的成熟程度真的很高:魔教,唐门,扫地僧,黑虎掏心,点穴,轻功,鹞子翻身,精钢骨扇,五毒,丐帮,武林大会,华山论剑,杀手,组织,易容,六扇门……

这些技能,门派,角色,虽然从来没有一本《玩家手册》清清楚楚记录它们的由来,数值,介绍,但是所有接触过武侠的人——在天朝,完全不接触武侠的又能有几个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什么,熟悉它们的程度仿佛是熟悉自己的世界。由于它又是立足于现实基础上的,大多数人在写故事的时候就会下意识地自我限制:男主角一掌能崩碎一块石头?这完全可以嘛。男主角一掌把一座山推平了?……等等,这好像太夸张了,还是别这么写吧……

自我限制是很重要的,它决定了这套世界设定是不是能够使人信服,并且决定了它能不能行之有效。嗯嗯,就是这样,武侠是一套源远流长的,在各个大师手上慢慢成形,不断丰富,最终成熟的世界设定。所以时常有人说武侠的套路已经被写完了,我实在不能认同——因为,你永远不可能写尽一个世界里的故事嘛。

我们小时候,都曾经不知天高地厚,觉得自己就是世界的主角,地球就该围着自己转。那时的世界是单纯的,好就是好,坏就是坏。欺负自己的终会遭到报应,漠视自己的终会服服帖帖。心仪的女孩对自己甜甜一笑,便是春天。

武侠,就是这个梦的投射。在梦里,我们成了大侠,青衫磊落,恣意江湖。有美酒,有佳人,有传说。有高深的剑法,谈笑间轻松制敌。有深厚的内功,飞花摘叶均可伤人。我们在梦里接受万人敬仰。对心仪的人,勾勒出一百种跟她携手踏马归去的画面。看不顺眼的人,让他做山寨老大,然后,被自己一锅端。这是「求自我价值实现」,而不得。

长大了一些,我们开始被迫面对残酷的现实。人的天性是追求自由的,但人在社会中,又免不了被规则约束。人的原始yù望和冲动,让位于规则和道德律。社会性和个人独立性的矛盾,有时,会把人碰得头破血流。很多时候,面对很多事情,你不得不忍气吞声。但你的心里,却向往着「心有块垒,拔剑向前」的快意恩仇。这是「求自由」,而不得。更高一些的,上升到国仇家恨,天理道义。荆轲感太子丹知遇而刺秦,樊於期献头,高渐离投筑,专诸刺吴王僚,聂政刺韩傀,其姐抱其尸大哭,乃至太史公所言:「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对这些人来说,这世上,有天理存在。而良善落难,奸邪高扬,便是天理不昭。

因为天理不昭,所以不惜牺牲生命,也要把它扭转过来。这是「求天理正义」,而不得。

诸君说的,快意恩仇,匡扶正义,破坏秩序,改造时代,都很对。不过,我觉得,这些东西,背后的本质,都是「求不得」。急人所难,亦即,「求正义而不得」,所以自己去匡扶正义。快意恩仇,亦即,「求自由而不得」,所以寄托武侠。改造时代,亦即,「求理想而不得」,所以不破不立。那为何要选择武侠?因为武力,是人最基础的原始冲动,不涉及社会资源权势地位金钱,是底层人士唯一的武器。武侠,本来就是平民的故事。

纵横四海,恣意洒脱,都是他们的梦想,都是他们的「求不得」。而武力,同时又象征着对社会秩序的反叛。无论在任何规则约束下,武力都是首当其从被压制的。所以,对武力的推崇,就象征对规则的破坏,对秩序的反叛。所以,武侠的缘起,就是因为对所求之物的「求不得」,而采取一种对社会秩序和命运的「反叛」。对于武侠世界来说,他们「求不得」,乃成江湖。对于武侠读者来说,他们「求不得」,乃寄托武侠。在这方面,古龙是一个极端。古龙的武侠,美到极点,乃至于虚无缥缈。

他在书写极致的自由,洒脱,知己,荣耀时,却也折射出现实中极致的「求不得」。求红颜知己而不得,所以古龙的江湖里,有有风四娘,有哥舒冰,有香帅身边的三大佳人。

求生死之交而不得,所以古龙的江湖里,有王动郭大路燕七林太平,有西门吹雪和花满楼。求万人仰望而不得,所以古龙的江湖里,有白云城主,有紫禁之巅,有踏月留香,有小李探花,有谢家的三少爷。

求自由而不得,所以古龙的江湖里,没有门派,清规,礼数,古龙的英雄,都是浪子,今天生,明天死。古龙的武侠,就像一壶美酒,醉便醉了。在醉里,你可以看到你想要的一切,鄙视你想鄙视的一切。你可以像现实中渴望的那样,鄙视财富权力地位,拥有朋友,兄弟和红颜知己。古龙的武侠,其最主要的内核,还是自由。所以他笔下的英雄人物,都是不受束缚的。强如西门吹雪,当他的剑上,系上了家庭爱人感情的牵绊时,同样也变得软弱无力。

所以,古龙最终让西门吹雪抛妻弃子,重归剑道。这大概也可看作他的一个宣言。

古龙本人,和喜欢读古龙的,大抵都是「欲采蘋花不自由」的浪子,都是在这片江湖里,寻找一种放浪形骸而已。而金庸,则是另一个极端。金庸本人,应该是看透了这种「求不得」的。所以,他在小说里,也把这种「求不得」写了进去,并且,贯彻始终。

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天龙。前人论述颇多,我就不赘言了。

武侠,只是从民国时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概念,泛指侠客用武功行侠仗义。很多人对侠这个概念搅浑不清,将侠完全文艺化,抽象化。把江湖一词塑造成另一个世界,提到江湖就令人想象到那样的意境。金庸的《鹿鼎记》其实正想把读者从这成人童话中拉回现实,可是并没有成功。首先,你们要把游侠传记唐宋传奇明清侠义小说剑侠小说武侠小说玄幻异侠有一个基础的认识。

天朝古代真的存在游侠,游侠的行为不一定为了正义,他们报仇杀人大多都是意气用事,为他人排忧解难。但是游侠很难伺候,一旦你侮辱了他,被他拔剑砍死,那也是很寻常的事情。秦汉游侠没有后人中想象的诗情画意,游侠的信义是相对自己看重的人而言,与正义与否没有绝对的关系。郭解是什么人?他最大的经济来源是盗墓和铸假币。义字当头的关羽早年是亡命之徒,说白了就是杀人犯。最早的豫让聂政为知己者而死,何为知己者?知己不一定是好人,但是他们能明白你的价值,将你视作真国士,你就必须用国士的标准来报答对方。

到了唐代文人开始对古代游侠仗义行为的崇拜,开始用自己的诗情画意粉饰游侠的情怀,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讲的是快意。唐代传奇许多故事是毁三观,其故事描述人物神奇的能力多过对正义的思辨,那些传奇人物都很叼,所以他们的行为不同于一般人,看似为了正义却无形间残杀了许多无辜的人,所以我很不喜欢唐代传奇。

到了明清小说才开始强调侠义,虽然《水浒传》中也有许多凶恶成性的侠客,不过其替天行道的主旋律还是值得称赞。《三侠五义》更是给侠义这一概念定下了基调,欧阳春和白玉堂聊天中就表示他们做侠客的就是要随心所欲,一旦看到不平之事就必然要去管,做完之后也不留姓名,不让人知道。欧阳春假借鬼神之名杀了坏人,那时人人都以为坏人受了天谴,官府也无从追查,这也警惕了坏人要小心了,会遭天谴。明清小说其中的一个主旋律就是大多数侠客会帮助清官,甚至会被招安,一定程度上侠客是为了捍卫社会的风气,有着崇高的社会责任感。

再就是后来仙侠和武侠逐渐成形了,从《江湖奇侠传》开始就以奇人的方式描述侠客行迹,这时的侠客剑术都接近于唐代传奇的水平,飞剑杀人于百步之外。再到还珠楼主《蜀山剑侠传》给这一门派打下了根基,剑侠和武侠的相同之处在于侠客要修炼,他们投入各式各样的门派进行修炼,形成一种虚构的江湖世界,这就是民国时期小说定下来的规则。

最后由金庸梁羽生的出现使武侠小说这个概念成为天朝人的通俗读物,学者们口中的成人童话。而古龙笔下的江湖更接近于现实社会,他笔下的人物的风情或多或少是现代中真实的江湖人。大侠仁者,为国为民。将民族大义挂在嘴边这种概念是新派武侠弄出来的东西。当然,平江不肖生之类的作家也有影响,向恺然就参加过北伐袁世凯,大刀王五和大侠霍元甲在向恺然小说中也写得栩栩如生。

大多数人理解的武侠只是金庸梁羽生古龙温瑞安的武侠,再到徐克邵氏胡氏武侠电影对江湖的塑造,现代大部分观众读者对于武侠的理解并没有真正远古到明清以前的侠客观念。就算你们读李白杜甫的诗词都应该能够体会到,他们理解中的侠客与你们现在理解的侠客是不同的。侠客不等于盖世神功,游侠不等于大仁大义,侠客虽然凭武力仗义,但是神功盖世和传奇已经结合起来,因而令人觉得武侠是童话,是幻想。另一方面侠客还需要深明大义,引领社会,张忆某杜琪峰的电影更是已经为了文艺而文艺,失去了古之游侠的壮烈。张忆某表达的东西太高大上,杜琪峰理解的江湖太有香港本土气息。

侠就不应该被定义,侠是气势,侠是身份,侠是义理,侠是文学,侠是白衣公子,侠是佩剑侠女。墨子说过一人一义,百人百义,侠常被与义捆绑起来,武侠反而是异类,人们对于神化武学的痴迷恐怕更多于对侠的关注,偏偏天朝武功发展却因不断玄学化走向没落。武侠电影变成一部一部特技特技,我要加电脑特技。既然每一个人对义理的理解都不一样,那么侠又怎么可能被定义呢?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端午读书!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6月8日到6月10日)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穿越金庸武侠世界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