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武侠之先天武帝 第十四章 手段

小说:武侠之先天武帝  作者:高大手  回目录  举报

【说一句吧,这本书是升级练功流,不是无敌装X打脸流的,我的写法可能有点老派,比较注重打斗场面的视觉冲击感,如果大家不喜欢这类型,默默离开就好,请不要在书评区谩骂和中伤。粉嫩新人,初到飞卢还请各位高抬贵嘴,谢谢了。】

“拜见新君!”

百官朝拜的声音仿佛还在耳边回荡,震的段兴耳膜嗡嗡直响,但等到段兴回过神来,他已经坐在了乾元殿内,殿上除开德敬伺于一旁,樵夫则带着十余名文武重臣立于殿中。

一日时间不到,老皇帝的葬礼已经安排妥当,大理不像中原几国那般礼仪繁琐,加之外间敌国大军逼近,国中形势紧张,故而老皇帝昨日身故,今日便即出殡下葬,之后新君继位,于朝升殿接受百官朝拜后,段兴便已正式成为了大理国的君主。国君乃一国之尊,朝中诸事皆需国君拿主意,而乾元殿便正是大理历代君王真正处置国事的地方。

段兴虽然年少,但他前世最爱看武侠和历史小说,眼界自非这古代的同龄少年可比,加之他心有静气,处事不惊,故而坐在这大殿之上,他却是没有丝毫慌张之感,略微回味了下之前被百官朝拜,高高在上的感觉后,他便即看向殿中诸人,道:“朕虽刚刚继位,但已知晓如今国中形势,所以眼下其他事情暂放于一旁,今日只论如何应对李唐大军,诸位爱卿有何意见与条陈,皆可说来。”

段兴话音刚落,位于左首之位的一名白发老者便拿着笏板出列,此人名为‘左思功’,乃是三朝元老,可谓如今朝堂的主流砥柱,官拜户部尚书。大理国效仿李唐之制,设六部,司职大小事务,六部尚书都是大权在握的重臣,再进一步便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不过现如今大理国中的宰相之位空悬,老皇帝之意是让樵夫接任宰相之位,毕竟樵夫曾为国中大将军,资历人望皆是上佳之选,于此时正可安稳朝堂。

左思功对着段兴躬身一礼后,便道:“禀陛下,李唐大军来势汹汹,那徐世绩不仅是当世名将,手下十万玄甲军亦是百战之士,锐不可当。李唐自起兵入我大理以来,两月时间不到,国中之地便沦丧大半,还请陛下早作打算。”

大理虽偏居一隅,但疆域划分却十分细致,国中除开国都所在的首府外,另分八府,四郡,四镇,三十七蛮部。而这两月之间,徐世绩兵锋直进,连破建昌府和永昌府后,其后所过之处不战既降,至如今除开首府外,仅还有鄯阐府等三府之地,和河阳,秀山二郡,以及蒙合镇与镇西镇还未沦陷,而三十七蛮部中大部分皆已倒戈于徐世绩,甚至帮李唐大军于云南一地大肆破坏,劫掠,整个大理国的形势可谓恶劣到了极点。

这样的局面下,左思功不上对策条陈,反倒像是规劝段兴,段兴哪还不明白他的意思,冷声道:“哼,左大人,朕不明白你的意思,不如请左大人说说该如何打算?”

左思功抬头不言,其身后的礼部尚书却站出来长篇大论,分析了一番敌我对比,将徐世绩说的如同神兵天降,不日就要攻破国都一般,到最后几乎是直言让段兴早早投降。

这礼部尚书一番话可谓放肆至极,然而乾元殿内除开德敬和位于殿中右边的几名将军听之愤然后,竟是有不少人大点其头,反倒是左思功依旧垂头不语,而樵夫亦是默然,不知在想些什么?

“啪!”

眼见这等情况,段兴忍无可忍,当即拍案而起,厉声道:“常言道:君忧臣辱,君辱臣死。又道:食君之禄,担君之忧,忠君之事。眼下值此困厄之时,尔等就是如此轻贱朕吗?”

“剑来!”

段兴说着,将手伸向德敬身前,德敬微一愣神,但随即明白过来,从后殿拿出了老皇帝的佩剑递到了段兴手上。

“朕虽年少,但亦听过昔年三国之事,彼时曹孟德率八十万大军征伐东吴,尔等莫非忘了那鲁子敬如何谏言孙权?”

段兴搬出了三国之事,当年赤壁之战前,东吴自重臣张昭往下,泰半朝臣主张投降,但鲁子敬却告诉孙权:所有人等可以降,但唯独君可不降。

这等故事这些一干朝臣哪会不知?段兴不过是借此典故表明心意。

“朕今日就学一回孙权!”

说着,段兴拔剑出鞘,手腕一抖就见剑光扫过身前的桌案,那桌案当即就被削下一大块边角来,段兴冷冷道:“再有言降者,便如此角!”

段兴这是发了狠,按理来说君王将话说到这等地步,朝臣都应是噤若寒暄,深怕遭惹杀身之祸,但这大理朝堂却是超乎段兴想象,他话音刚落,就见那礼部尚书面带怒色向前走了几步,继而梗着脖子道:“为君者,当心怀仁念,如今李唐强军已至,国中又无可战之兵,陛下坚持不过是螳臂当车。但陛下若是宽人苦己,则可解除一场天大的兵祸,可救黎民于水火之...”

礼部尚书这番振振有词的话当真是要把段兴气笑起来,再见殿中还有几人亦欲附和,他晓得这大理的朝堂已是败坏的不行,当中更有人可能已被李唐渗透收买,若是不施展些雷霆手段,仅凭放些狠话,根本无济于事。

故而段兴再不耐烦听这礼部尚书的话,一声暴喝道:“殿前武士何在?将这逆贼拿下!”

话音刚落,殿外涌进十几名禁军当即将这礼部尚书拿住,此人有些傻眼,但紧跟着却破口大骂道:“大理国君世代笃信佛门,心怀慈悲,你这黄口小儿却为一己之私致万千百姓于水火之中,不配为国君!”

这人狂妄至极,偏生殿中所立之人除开左思功,樵夫和几位将军没动外,其余人皆是鱼贯而出,拜倒在地大呼不可。

这等场面段兴在书上也见过,晓得这叫群臣发难,凌迫君上,一个处理不好甚至会变成逼宫的局面,但段兴却是冷冷一笑道:“尔等可真是忠臣,竟为逆贼求情?”

听着段兴这咬牙切齿的话,殿中诸人皆是一愣,段兴则继续道:“朕今日早间在东宫遭袭,好在无事,如今那几名刺客尽数被拿下,也已审出了东西。”

说到这,段兴停住了,目光灼灼看上殿中诸人,就见那礼部尚书当即脸色大变,另有几人眼现惊恐之色,更有一人身形发颤,而左边的几名将军却是脸色愤然,最让段兴意外的却是那左思功,这老家伙竟是眼中精光一闪,继而意味深长的看了自己一眼。

看到这些人的反应,段兴心中有了些底,他之前对遇刺之事就有所猜测,要知禁宫守卫森严,李唐的刺客竟然能混进宫中,必然是内外勾连,如今看来自己的猜测倒是没错。

“哼,朕的好臣子啊。”

段兴坐回了龙椅上,然后看着德敬道:“你给朕的这些好臣子说说审理刺客的情况吧,你之前可是言之凿凿的告诉朕,礼部尚书勾结李唐,暗助刺客入宫等事已是证据确凿的。”

段兴这番话纯粹是无中生有,那几名刺客如今仅是被德敬秘密关押,尚未进行审理,段兴只不过是想借此发难,杀些人镇住局面,从而真正掌控住朝局。

德敬这老太监心思剔透,很快便明白当中关节,随即便面对着一干朝臣信口雌黄,直把那礼部尚书往十恶不赦,罪大恶极,且铁证如山的说,待得德敬说完,那礼部尚书脸上灰败的道:“不,你是诬陷...”

只是再任他辩解亦是无用,之前为此人求情的一干朝臣皆是起身远远避之,生怕惹祸上身一般,段兴见此晓得自己终于拿到主动权,一挥手让殿前武士将其拖走暂时看押起来后,继而道:“宣我皇弟前来。”

众人不解段兴之意,德敬却领命而去,不多时老太监便带一个十来岁上下,如同粉雕玉琢的小娃到了殿内,这小娃便是段兴唯一的同胞兄弟,名为段明。

“听旨!”

段兴也不顾朝臣是何反应,当堂封自己这唯一的兄弟为福王,着其督办礼部尚书谋逆一案,归德将军辅之,另外他又额外吩咐德敬派遣两名得利的太监协助福王,务必要将礼部尚书谋逆之事核实,甚至一定要在礼部尚书的府邸中抓出刺客同党。

“朕给你们一晚的时间,明日朕要看到一干逆贼的脑袋!”

福王和归德将军领着段兴杀气腾腾的命令去了,段兴再看殿中朝臣,大半都是心神不宁,他呵呵一笑,道:“现在可以谈谈正事了吧?”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武侠之先天武帝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