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大八字碑 第七章 圣元大道布天下

小说:大八字碑  作者:焚琴老道  回目录  举报

龙骁将鞋打过吼天兽后,才慢条斯理的抖了抖身上的麻布缁衣,端正了一些儿身子说道:“你我既然已经成为师徒,古语有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师傅,投师如投胎的说法,所以老子有些儿事情也有必要给你说说了!”

龙骁是从他出生的时候开始说起的,他的语速很慢,也少了一些市井俗人的口气。

他说他本来就出生在天池山一个叫龙城的地方。

之所以叫龙城,是因为那座城池是龙骁的老祖,一位飞升宇外的大能修建的,也正因为如此,他们龙家历代都是这座大城的主人。

作为龙城城主,在龙城那一片土地上,他们拥有着近乎无尚的权力与荣耀。龙城城主有驱逐任何人、任何势力出龙城的权力。

当然,能有这样的权力,完全是因为龙家那位老祖,给他们留下了一件圣级极等修器。

在天池山,但凡修士,身上都或多或少有一件两件的修器。

修器分攻击、防护、辅助三个大类。

这些东西,也像修士一样,因为其材质,煅造过程,煅造手法有着明显的等级划分。它们被分为初、真、铭、灵、圣五级,每一级又被细化了五个等次。

龙家老祖留给龙家的,就是一柄攻击力超强的圣级五等修器霸绝枪。

这杆霸绝枪,只要凝元期的修士发动,就能轻易斩杀一名成婴期的绝巅大能。

在天池山,龙家正因为龙城有盛产灵石的大矿,因为有霸绝枪的存在,所以曾经也是排位在前十的大宗派。

人以群分,物以类聚。只要有人,就会出现盟友和敌人。

当然,因为欲望和利益的关糸,盟友与敌人也不是万世不变的存在。或许先前好到能穿一条裤子的盟友,下一次相遇就已经成为了你的敌人——使你受害最深的敌人。

龙骁的家族就遇到了这样的事情,三代相交甚好的盟友,为了一卷修真心法,就将龙家出卖了。

那一次,龙城被侵占了大半,五百护城部曲战死了三百余众。

就在最后敌人要攻破城主府,欲斩草除根、灭龙家满门的时候,养火宗派来了人。

养火宗早就想与龙城结盟了。

养火宗对灵石的需求很大,而龙城是盛产灵石的,所以养火宗的带队长老直接提出了救龙家的条件——将龙城之内四分之一的矿脉划属养火宗所有,龙家每年出手的灵石,必须有一半按底价买给养火宗。

这是趁火打劫,但被趁火打劫,总比被灭门、总比炸毁矿脉好的多,所以当时的龙家家主,也就是龙骁的爷爷同意了养火宗的所有条件。

既然要结盟,就要有结盟的程式。

龙骁的父亲娶了当时养火宗宗主夏侯德的小女儿夏侯樱。而龙骁的一个姑姑,也嫁给了养火宗内八宗程家一个最出众的弟子。

然后,龙骁就出生了。

然后,他被他的爷爷送进了养火宗。

龙骁进养火宗的时候才三岁,但三岁的孩童却显现出了惊人的修行天赋。所以,他又被养火宗里的时任大长老柳修缘收了关门弟子。

作为大长老的关门弟子,龙骁在养火宗的地位是超然的,再加之他的那位姑父,隐有成为下一代宗主的可能,所以龙骁在年青一代里混得很不错。

这人一混得不错了,就会生出些杂七杂八的情绪来。

龙骁渐渐就飞扬拔扈了起来,他狂放,除了他的师尊,他谁都不放在眼里。

年年的宗门演战,与他对战的同门都被他下重手毁了修为,就算是对上宗主的孙子、他的表哥,也照样被他打得在床上躺了半年之久。

更有甚者,他喜欢上了大长老的孙女,但人家并不喜欢他,一怒之下的他,就用强坏了人家的身子。

也正因为此事,大长老怒子——盛怒!

大长老断了与龙骁的师徒关糸,更力求宗主夏侯德与长老堂斩杀龙骁。

龙骁的姑父暗施援手,让龙骁逃出了养火宗。龙家又给了他两件重宝,让他逃出了天池山。出了天池山的他辗转就来到了大唐帝国。

至于两件重宝,一件就是那团光雾。在光雾里,龙骁可以使用一些儿天道不允许在凡世显露的手段。还有一件重宝,就是将他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的面甲。

那团光雾属防护类修器,是灵级三等的遁元衣。

另一件面甲,就是先前龙骁给梅鹤影那一件的原形。龙骁就是按着自己面甲的样式功用,炼制出了梅鹤影身上的那一件。

龙骁所佩带的面甲是灵级一等,而梅鹤影所佩带的这一件却是圣级三等。

“师尊能煅出圣级修器来?”

“当然,会玩火的人,差不多都是上好的煅器师。老子火玩的不错,再加上又遇到了上好的质材,所以出一件圣级修器并不稀奇。只是属辅助类,没有多大的功用!”

“师尊是怎样与院主扯上了关糸?”梅鹤影看着眼前的山羊胡老头儿,心底泛起了微微的暖意,就在自己防备这个,防备那个的时候,眼前这个老头儿,却将一件圣级修器交到了他的手里。

“他没有与你说过?”龙骁忽又想起了什么:“哦,也对,他有些儿事儿确实不是很清楚!”说话的龙骁,又看了一眼安卧在梅鹤影身边的吼天兽,似乎有点儿难为情地道:“当时,老子让这条癞皮狗给咬伤了,伤的很重,是你们院主救了老子!”

“什么?”真是怪事儿年年有,今年特别多。堂堂一个修士,竟然让一条生了铜钱癣的土狗给咬了,而且还咬伤了:“师尊是说,被它给咬了?还咬伤了?”

“所以,老子并没有将详细的事情说给你们院主,虽然这吼天兽不是一般的家伙,但它终究是条狗形!老子让一条狗咬了,说出去总不是长脸面的事情,所以这件事情你小子得给老子烂在肚子里,若是哪天这事儿传扬出去了,老子决不轻饶了你!”

接下来,龙骁就开始讲养火宗了。

养火宗位于天池山之东,在整个天池山的修行宗门里,其实力是前三的存在。

养火宗设内八宗,外八宗。

所谓八宗,既是八姓。其外八姓是陈、白、李、赵、项、司马、孟、燕。其内八姓是康、张、吕、周、夏侯、乔、孙、程。

外八宗,就是养火宗的八大部曲。这八大部曲,是维护养火宗在天池山之中,利益和地位的存在基石。

内八宗,是养火宗的精锐与灵魂所在。养火宗历代宗主只能从内八宗八姓弟子中择优选出。

养火宗里又设有长老堂。长老堂由内八宗一十六人与外八宗八人,共二十四人组成。

这些长老并非内外八宗的本姓子弟,他们都是八姓外弟子。

长老堂有推定下一任宗主的权力!

至于养火真诀,只有内八宗弟子与进入长老堂的外八宗弟子才有修习的权力。

说起养火真诀,龙骁便让梅鹤影拿出了他给的那块巴掌大的玉符。

龙骁说:“符里的东西最好让在脑子里,这东西带在身上总是惹麻烦!”

“怎么记?”梅鹤影手拿着玉符,虽然能感觉到玉符的温润微凉,却看不到龙骁所说的里面,当然也无从淡起记下里面的东西了。

“哦!倒是老子粗心了!”龙骁说着话,就将一段进入符里的口诀传给了梅鹤影:“默念口诀,凝思存神你再试试!”

口诀很简单,记下来并不困难。

梅鹤影依着龙骁的指点一试,果然灵验。他的眼前缓缓显现出了一大片由翠竹节连成的简卷。简卷之首,就在梅鹤影的眼前,至于其尾则深深地隐入了左边的虚空里。

简卷之首,翠竹墨书养火真诀四个大字。在梅鹤影刚将这四个字摄入眼帘,记在脑海的时候,四个墨字就渐渐的由卷首消失了。

这时,龙骁的声音传进了梅鹤影的耳朵:“一次记下来,若是有错漏,想再看就得等三年之后了!”

这也太苛刻了!

好在梅鹤影的头脑还不错,竟是一字不差的记了下来。

龙骁在听过梅鹤影的背诵后很是高兴,然后大手一挥,就将梅鹤影手里的玉符招进手里捏成了粉碎:“师傅领进门,修行就看你个人了!老子已经为你打开了门,你是登堂入室,还是裹足不前,可就不关老子的事情了!”说着话的龙骁就歪了本来的身子,将脑袋往臂枕上一挨,就打着哈欠道:“你且自去,老子可是要睡会儿了!”

在龙骁睡觉的时候,梅鹤影又将刚记下来的养火真诀夏育了三遍。这要是给忘上一两个字词,他梅鹤影就是想哭都找不到好地方。

等三年!

人生有几个三年好等?

既然等不起,那就得在此时此刻下些儿苦工夫了。

养火真诀,字也不多,和梅鹤影背过的《符经》差不多,也就上下万余字!

自真诀里,梅鹤影才知道,世间之火竟有九色之多。其分别是赤色、橙色、黄色、绿色、青色、蓝色、紫色、玄色、白色。

能将一种火修成紫色,按天池山里的等级划分,就已经达到了成婴初期。若火成玄色,就是成婴中期,若火成白色,就是婴成破劫之时,若破劫成功,修士就会踏入另一个天地世界。至于另一个天地世界在哪里?真诀里没有细说,看来又是如鱼饮水冷暖自知的意会之事了。

若按真诀里的划分,那眼前的龙骁就是成婴初期的大修士了。那日在大明宫里,梅鹤影是真真切切看到了,那如海浪一样涌动着的紫火狂潮。

一个成婴初期的大修士,满口市井俚语,一身麻布缁衣,是超然的隐卧于长安城郊?还是无奈地苟且于凡世闾里?

若是超然,梅鹤影却自刚才龙骁的讲述里,听出了他对往事风光的无限眷恋——他的心还留在天池山、留在养火宗!

若是无奈,已然有成婴期的修为,难道还不能重返天池山的故土?

抛却这杂乱的思绪,梅鹤影盘膝坐在了龙骁的身旁。

修行就是夺天地之造化,争日月之长短。所以,从此往后,每一丝光阴都不能蹉跎虚度过去。

按着真诀里的方法,打了坐、结了手印。静心忘怀,通畅周身诸般孔窍,融身于天地。纳天地间之灵气入灵境,而灵境也就是梅鹤影体内那片被猎龙兽魂强行开劈出来的地方。

梅鹤影问龙骁这片地方在哪里?心田之间?还是头颅之内?梅鹤影认为在头颅之内的几率要大一些儿,他可清楚的看到,血芒裹着小刀是从他的眉心里进去的,眉心到头颅之内,是极顺理成章的事情。

龙骁却说,那块地方不在心田之间,也不在头颅之内,它在人的意识海之中。

意识海是什么?

意识海有多大?

“意识海是什么不好说,有多大就和人的修为有关糸了。古之大能,其意识海可容山纳海,可自成天地世界。或许,你我此时,就在某个大能意识海所成的天地里。”

“你我修行,其实修的就是这一片小天地,将这片小天地修成,我们就是创造它的神。小天地里,一切力量都能为我们所用。”

“所谓开境,就是用某种力量,将小天地与身外之世界开出一条相通的路径来,能使身外世间元气流入这片小天地。”

“所谓筑基,就是用流入小天地里的元气夯实其境。使其能承群山之重,能容江海之广!”

“所谓凝元,就是凝实小天地里的元气,使其化雾成水,备润泽万物之功!”

“所谓成婴,就是使一部分元气凝化成第二个自己。这个婴身就是控制主宰这个小天地的总枢,也是本体的第二化身。古之大能,能在自己的意识海里结成万千世界,变能化出万千化身。”

随着真诀的运转,起初梅鹤影并未感觉到有什么不同。

所以他等,耐着心静静地等待,心平气和的等待。

忽然,他虽闭着眼,却奇怪地‘看’到了周围的天地。

身旁睡着的龙骁。

身旁卧着的吼天兽。

头顶上的老杏树,还有树荫里穿飞的火尾鸟。

此时看到的世界,比双眼看到的世界还真切、细致。他能看到龙骁呼吸着,有点点紫色光点,随着呼吸从龙骁的周身缓缓渗了进去。

他也看到,一丝丝灰白的气丝,自吼天兽那些生有铜钱癣的地方渗了进去。

他看到了头项老杏树的每一片枝叶,甚至枝叶上的每一丝纹路都历历在‘日’。

接着,点点杂色光点便在梅鹤影的周身浮显了出来。

它们围着梅鹤影,慢慢地浮着、漂着、转着。

许久,许久——突然,有两三点光点,贴近了梅鹤影的眉心。然后又飘开,再贴近,就像嬉笑玩闹的孩童,最后,又好像梅鹤影的眉心里,有什么好玩的东西,两三光点争抢着、推搡着挤了进去。

在挤进去的一刹那,梅鹤影浑身舒泰到了极致,就好似被放置火炉边缘炙烤了太久,突然将其放到了冰窖近处。那种舒爽刻骨铭心、难以名状。

所谓万事开头难,既然开了头,往下的事情就简单了。一点点的光点,或三或俩、成群扯队、或只身独往地,自梅鹤影的眉心汇聚而去。

当梅鹤影再次睁开眼睛,用眼睛看世界的时候,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

龙骁站在竹席边上看着他。

吼天兽站在龙骁的身边看着他。

“弟子入定了一个下午吗?”真诀上也说了,一个人的修行快慢,与他能入定的时间长短有着很密切的关糸。

“一个下午?你小子前天过午入定,到了这般时候才转醒!”龙骁虽然一副要骂娘的口气,但却掩不住发自内心的欢喜。

“呵呵,竟然这么长时间!”梅鹤影高兴地蹦了起来。

“怎么,要翘尾巴了吗?”龙骁的小绿豆眼儿一瞪,声音就厉了几分:“快给老子生火做饭去,老子五六顿都没好好吃东西了,这会儿前胸都贴在后背上了。”

梅鹤影高兴,所以他哼着放鹤山里的小调,在厨房里忙活开了。

照旧的四个炒菜,一个烂炖。

照旧是一大盆白生生的米饭。

只是纪铭山这一次并没有坐起来。

纪铭山已经坐不起来了,此时节的他几乎连睁开眼皮的力气都没有了。

梅鹤影喂了他几口饭,可吃进去,转眼又全吐了出来。不仅吐出了饭,还吐出一口发臭的污血。

“他过不去今晚了!”龙骁拉开了梅鹤影:“你就让他安静地躺一会儿吧!”

“真的没救了吗?”眼前的龙骁,可是成婴初期的大能。

“有法子,老子也救他!”龙骁将自己吃的一大碗饭推在了吼天兽的跟前,然后一甩衣袖走出了屋子。

屋外虽然弯月,但月光如水,将龙骁的身影拉的很长、很长。

纪铭山终是没有抗过去。

在第一缕晨光透过窗棂的时候,他紧攥梅鹤影的手松开了。

梅鹤影在纪铭山的跟前守了整整一个晚上。

纪铭山就那样紧攥着他的手,一个晚上,到死才松开。

纪铭山留给梅鹤影的最后一句话是:“好好修行,记住你曾经说过的话,**能之艺,成千古之业,留万古之名!”

一口薄棺,一捧黄土。

龙骁和梅鹤影抬着,吼天兽后边跟着。

一代书院院主,就这样被葬在了离宅子不远的矮山之上。

山虽矮,却也草木葱翠、飞泉流水。

龙骁找了一片向阳窝风的地方,至于挖坑、回填就是梅鹤影一个人的事情了。

事后,梅鹤影要立碑留字,龙骁却阻止了他:“还是省了吧!飞龙卫无孔不入,要是让他们查到这里,不光我们不得安生,就连他也得再遭一次罪了!”

梅鹤影就光立了一块碑,碑上大大的刻了一奠字。

从矮山回到老宅,龙骁就躺在炕上呼呼大睡了一整天。那滚滚的呼噜声,震的街坊四邻过来骂了好几次。作为弟子的梅鹤影,只能守着门口给人家赔不尽的礼数,说不完的好话。

好在,在梅鹤影嘴唇要磨破,舌头要说僵的时候,龙骁醒了。

龙骁一醒,呼噜当然也歇了。

醒过来的龙骁,探手往虚空一划,再一探一招,就有一只黄玉葫芦落在了他手里。

黄玉葫芦不大,只有成人的两个拳头相叠在一起的大小。但龙骁却是一气不住地仰脖喝了大半个时辰。

梅鹤影吃惊,既吃惊于葫芦的承载量,也吃惊于龙骁的酒量。

龙骁并没有喝醉,而且还相当的清醒平静。他一如往日的市井:“往后你小子打算怎么过?”

“安心全力修炼,以期尽可能快地冲破开境达到筑基!”梅鹤影说的气势如虹。

龙骁却小绿豆眼儿一瞪,山羊胡子一吹:“那你这些日子吃什么?喝什么?”

梅鹤影看向厨房的方向,那里油盐酱醋、米面肉菜充足。

龙骁却像是被踩住了尾巴的猫:“少打那里的主意,老子可不养吃闲饭的徒弟,也看不起吃闲饭的人!”

“哪怎么办?”

“怎么办?是问老子吗?”龙骁反手指了指自己的鼻子,又回手往梅鹤影的后脑重重地拍了一下:“你这脑袋是养鱼池,还是浆糊桶?”

梅鹤影的脑袋当然不会是养鱼池,也不会是浆糊桶。

所以,梅鹤影第二天进了长安城。

长安城的繁华,是西府凉城不能比的,当然小小的九鹿县更是上不得台面了。

由正南的朱雀门进去,沿着朱雀大街一路行来,夹路两畔店铺林立,喝买喝卖之声此起彼伏。

南府丝锦,东府海珠,北府熊皮,西府香料。

天下无物不汇长安,天下无物不出长安!

座落在大明宫旁的沧海书院,此时已经挂上了圣元道府的门额。两个圣元道弟子,趾高气扬地立在门的两边。

不儿前,靖宗李恒煊已经下了旨意,立圣元道为大唐帝国国教,尊圣元道人为圣元仙师,帝国各府县大修圣元道府。道府里立其圣元道人的金身之像,使其得受大唐帝国五府九州万民的香火供俸。

在长安城里。

在往日的沧海书院里,透过高逾过丈的红墙绿瓦,就能看到圣元道人的金身塑像。那华美的鹤氅道衣,高高的紫玉峨冠,再加上怀里擎抱着的拂尘,竟与那日大殿里见到的圣元道人一般无二。

“你是想入道加籍吗?”见梅鹤影伫立在门前久久不去,守门的小道士不耐的问出了口。

“不想,我只是看看!”梅鹤影博带广袖、玉树临风,端得风风流流一个人物。

“那快走开,此地神圣,无心向道之人,怎可在此地逗留徘徊?若扰了圣元老祖真灵,你可吃罪不起!”

圣元道人竟然成了圣元老祖,而昔日这里的主人,却已经长眠在长安城郊外的矮山之上了。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大八字碑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