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一幅油画 第一章 寻租(下)

小说:一幅油画  作者:徐崇杰  回目录  举报

最近中日关系比较紧张,到处是游行示威,网上到处充斥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抵制日货”之类的消息。

我也跑到反日签名网站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觉得还不过瘾,便想再签一遍,可是电脑屏幕上却跳出一行字“您已经签过。”我想用我的网名“冷清笛”签,可又觉得这样我们的签名就有了水份,会让小日本瞧扁的。我灵机一动,就又签上了我爸妈的名字,他们对小日本也有着刻骨的仇恨,只是条件所限,没法上网表达他们的愤怒,我这也不能算是欺骗小日本了。兴之所至我又把奶奶和外公外婆的名字也签上了,甚至连仙去多年的爷爷也由我越厨代庖表达了对日本人的愤怒。

得意之余,我忽然想到自己正在使用的电脑是日本东芝产的,不由郁闷异常,也无心浏览新闻了。

已经过去半个多小时了,对方还是没有回复。我等得不耐烦了,心想还是打电话吧。

我拨通了她留下的电话号码,电话通了,“嘟……嘟……”地响着,老半天没人接,正当我要挂掉的时候,听到了话筒被提起来的声音了,紧接着对方说话了:“喂,你是谁?”

我满心以为电话那端传来的肯定是女孩子娇柔的声音,因为脑子里浮现的是“裙裾飞扬”那清纯可人的模样,谁知道那声音却是那般苍老,光从声音判断,对方是个起码有六七十的老太太。而且一个农村的老太太说的竟然是一口纯正的普通话,真是奇怪。

我顾不上惊讶,心想也许发帖的是这个老婆婆的孙女吧。我把我要租房的事跟她说了。“你要租房?”她有些奇怪地问道。

我说:“是啊,我从网上看到你出租房屋的信息,所以就打电话给你了。”

她似乎有些迷惑:“网上?”

我对老人的反应也很奇怪,难道是她的孙女自己在网上发的,没告诉她?我便说道:“是啊,在我们大学的BBS上看到的。”

“大学逼死?什么东西?”

我不禁哑然失笑,跟一位六七十岁的老奶奶聊网络的确有点难度,于是便道:“电话里说不清,总之就是我想租你们家的房子,这样吧,您什么时候有空,我过来看一下。”

老人犹豫了一下,答应了,把详细地址跟我讲了,说是大部分时间都在家里,随时可以过去看房子。

我这人做事总爱往后拖,所以本该早就办好的简单事情往往拖到很晚还没办。我心想这回不能再象以前那样,总是光说不练,该做的事想好了马上就得去实施。所以,我随便抹了把脸,跨上我那辆破车,“咯吱、咯吱”地就往云江村骑。

我就读的大学位于东海之滨的一个中等城市的郊区与农村的交界处。一条颇宽的河流绕了个“W”的形状东流入海。城市名叫云海市,河流名叫云江,而我所在的大学便叫云海大学了。云江将云海市一分为二,斜穿而过,在“W”的第二个凹弯里将云海大学拥在怀里,然后流入东海。

从云海大学到云海市区大概要坐四十分钟的公交车。远离了城市的烦嚣,照理该是学习的好地方,可是年轻人总是不甘寂寞的,抵不住城市灯红酒绿的诱惑。每当周末来临,往返于云海大学与云海市区的公交车总是人满为患。

我是从内地外省考到这里的,当时听人说这个城市面朝大海、环境优雅,而且冬暖夏凉、气候宜人,这对于我这个生于内陆高原从未见过大海的人自然具有莫大的吸引力,于是便想报考这所大学。我的父亲之所以同意我报考这里,则是因为这所城市的经济自古就十分发达,城市虽然不大,但就业环境与生活条件却不比其他大城市差。

可是耳闻总会与目睹有所偏差。自今我还记得大一随着父亲来报到的那个夏天,熔炉般的闷热令我对这个城市和这所大学的好感荡然无存。偶起的海风不但没有稍稍驱散一丝难耐的烦闷,空气中腥咸的味道更是令人烦躁,坐立不宁。

初到这个城市自今已经有近三年的时光了,可是近在咫尺的大海却从没去看过。真奇怪高考填志愿那会对于大海为何那般渴念。也许人总是渴望与追求未曾拥有或得不到的东西,而对于已经拥有或者可以轻易获得的东西却往往不甚珍惜,甚至弃之不顾。人其实都是贱的。

一个大学的存在往往能在当地催生各种相关的服务行业。自从云海大学开始兴办以来,附近这些原本颇为冷清的村庄便逐渐热闹繁华起来,餐饮店、理发店、服装店、小商品零售店等各色行业环拥着云海大学,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尤其是连接学校教学区与学生宿舍区的一条原本荒芜的小路更是变成了寸土寸金的繁华场所,各色店铺林立,应有尽有,虽然赶不上市区的档次,但种类的繁多却决不稍逊。

而最近悄然兴起的则是房屋出租热。曾几何时,大学生校外住宿的现象越来越普遍,有些是为了考研、学习而寻一处安静的所在,而更多的校外出租房则成为了年轻的大学生情侣的莺巢燕窝。

教育部刚颁布大学生校外“禁租令”时,学校曾经进行大规模调查,勒令在外住宿的学生都必须搬回宿舍。如有特殊情况确要住到校外,必须经过本人和家长双方签字并报学校备案。

当时曾有学校领导一大早起来,在校门口守了一上午,清点进校的一对对学生情侣,以佐证校外同居现象的普遍性及其对于学生学习的危害的严重性,此事一时成为笑谈。大严之后是大松,在屡禁不止之后,学校领导便把这个棘手的任务搁下了,忙乎其他更重要的事去了。

如今关于校外“禁租令”的是是非非的讨论余温未尽,大学生同居现象却越来越普遍了。这一次虎头蛇尾的整治运动唯一的后果就是同居的男男女女不再象以前那般遮遮掩掩了。一对对小情侣出双入对,公然提前过起了家庭生活。

云江村是与云海大学靠得最近的一个村子。其实大部分云海大学的地盘原来都是属于云江村的。直至现在云江村与云海大学的边界还是犬牙差互,很多地方的归属理不清楚。譬如连接学校教学区与学生宿舍区的那条原本破落而今异常繁华的商业街就仍是属于云江村的。学校几次计划征用这块土地,想把两个校区连成一片,以方便管理,都因为拆迁安置费谈不妥而没能实现。

对于云江村的村民而言,拥有这块土地就意味着一生一世不愁吃喝,随便在家门口开个小店铺就能够财源滚滚。要是自己懒得管理,就出租给别人,坐着收租金日子过得照样滋润舒坦。要是地给征用了,不论给的安置费有多高,总有用完的一天,管不了一辈子的饭。所以,他们说什么也不同意搬迁。于是就这么一拖再拖,没了个下文。

不临街的村民就把房子出租给学生住,由于需求远远大于供给,云江村的房租费贵得惊人,差不多赶上市区的水平了。不少村民为了能有更多的房子出租,都在院子里建房,充分利用每一分空间。村子里随处可见一间间又窄又矮未曾粉刷的简易房,一个个或一对对男女在其间怡然自得地生活。

我骑着车子在云江村的小道上穿梭。村里的道路原本就小,如今更是被两旁林立的简易房逼仄得令人憋气,仅容两辆自行车勉强通行。

我按照老人提供的地址,七弯八拐,终于找到了目的地。那是一个不大的院落,一围青砖院墙,墙上长满的青苔诉说着它悠久的年岁。里面只有一栋灰瓦白墙的两层小楼,显得颇为精致,尤其在一群简易房的衬托下,更显得鹤立鸡群。墙头探出几茎葱翠青竹,欲说还休。

第一眼看到它,我就有点喜欢上这里了。这个地方不错,够雅致。

我来到院门前,轻轻拍了拍,问道:“里面有人吗?”

这是个颇有些年月的木门,上面雕着些简单的花卉,不过红漆已有不少剥落了,有点象老妪冬天皲裂的皮肤。

院子里没有人答应。我耐着性子又等了两分钟,还是没有声响。

我想也许是老人年纪大了,耳朵不好使,没听见我的喊声。于是我走近前去想从门缝中看看里面有没有人。

正当我把眼睛凑到门缝的时候,门忽然“吱呀”一声开了,入目的情景令我倒吸一口凉气,猛地后退了一大步。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五一读书!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5月1日到5月5日)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一幅油画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