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星铁穿成同人写手预言罗浮之乱 第二章 匿名信炸了神策府

书迷宝宝们,新书求支持,求收藏,求花花,求赏,感谢大家的支持和鼓励~~~

神策府内,晨议方毕,府内气氛肃然。

檐下铜铃在拂晓的微风中轻响,声音清脆。

空气里浮动着铁甲未散的冷腥味,与香炉残烬的焦苦。

陆九龄,景元将军座下最得力的参军,正按例行公事,检查着那只悬于侧门的“天机匣”。

指尖触到木匣表面,传来一阵凉意,昨夜露重,铜环上凝着薄霜,而他的手套早已被晨风浸透。

这只匣子每日都会收到些民间杂谈、荒诞谶语,九成九都是无稽之谈,但将军有令,不可疏漏。

他的手指拂过一堆杂乱的信笺,纸页窸窣作响,有的潮得打卷,有的沾着泥点与鸟羽。

忽然一顿。

指尖触到的,是一个质地粗朴的竹筒。

它看起来陈旧,筒身上甚至有几道青苔的刮痕,可入手却干净得过分,没有沾染一丝匣内的积尘,今日才刚刚放入。

更诡异的是,竹节接缝处竟还残留着极淡的一缕松脂香。

拔开软木塞,一股陈年麻笺与淡墨混合的干燥气息扑鼻而来,带着一丝药草的涩香,那是“墨心麻笺”特有的防蠹处理。

陆九龄眉心一蹙。

这纸不是凡品,是三十年前罗浮工造司特供,早已废制的“墨心麻笺”,因其韧性极佳,当年专供档案库缮写重要文书,如今市面上早已绝迹,只有文渊阁的故纸堆里或许还有封存。

他缓缓展开信纸,古朴的篆隶变体映入眼帘,笔锋稚拙却透着一股决绝。

墨色沉而不晕,似以鹿毫精磨慢书,每一道转折都凝着静气。

“三日后,建木根震,龙脊开裂。”

第一句,便让陆九龄的呼吸停滞了半秒。

喉头泛起一阵干涩,耳畔竟响起幻听般的低鸣。

建木异动是将军严令封锁的最高机密,这信中竟直言不讳!

他强压心惊,继续向下看。

“龙脊背第三十七节生隙。”

陆九龄的瞳孔骤然紧缩!

这个细节“第三十七节”,是神策府地衡司昨夜冒死勘探后才得出的绝密数据,记录在案不过两个时辰,除了将军与他,绝无第三人知晓!

这已不是预言,这是洞察!

他几乎是屏着呼吸读完最后两句:

“祸起文渊,乱自内生。白衣客来时,雷云聚于兑位而不发。”

“兑位”!

与昨夜钦天监观星台监测到的灵力异常汇聚方位,分毫不差!

一滴冷汗从陆九-龄额角滑落,顺着鬓角蜿蜒而下,在颈侧留下冰凉的轨迹。

他猛地合上信纸,环顾四周,厉声道:

“封锁此地!任何人不得靠近天机匣,今日所有投书,全部封存待查!”

亲兵们不知所以,但见他神色凝重,不敢有丝毫怠慢,立刻执行命令。

有人疾步奔向檐角机关,却发现铜铃联动的警报绳索已被悄然剪断;

另一人翻阅守卫日志,只记下一句模糊描述:“卯初一刻,灰影掠过西廊,形如扫叶僧,未留足印。”

陆九龄则紧攥着那枚竹筒,步履如风,直奔将军“闭关”的静室。

掌心因用力握紧,竹筒棱角硌进皮肉,带来一阵阵钝痛。

静室内,巨大的星盘沙图上,景元正以金戈为笔,推演着建木灵力流向的每一种可能。

沙粒随指力微动,发出细微的摩擦声,宛如远古钟磬低吟。

他早已察觉异动,只是没想到,这股暗流比他预想的还要湍急。

“将军!”陆九龄的声音打破了沉寂。

景元抬眸,目光平静如渊,仿佛早已料到他的到来。“何事惊惶?”

“一封匿名信。”陆九龄单膝跪地,双手将竹筒呈上,

“信中所言,骇人听闻,却……句句属实。”

景元接过信,一目十行。

当看到“龙脊背第三十七节生隙”时,他推演的手指微微一顿,金戈尖端在沙图上划出一道滞涩的痕迹。

而当“白衣踏空而来”那句映入眼帘,他一直平静的金色眼眸中,猛然炸开了光!

就在昨日巡海游侠密报中写道:

“一艘未登记的星槎正高速逼近罗浮,星槎之上立有一人,素衣如雪,面覆寒霜,不食不动,似非人间之属。”

那“白衣”,并非象征,而是实写!

这不是巧合,是精准!

“白衣客……”他低声自语。

这个看似玄虚的描述,却戳中了他心中另一桩绝密!

根据轨道推算,他抵达罗浮的时间,恰好是三日后!

预言与情报,在这一刻完美地重合!

这封信的背后,藏着一个能同时洞悉神策府机密,钦天监天象,乃至寰宇情报网的人!

“传我将令!”景元霍然起身,雷厉风行,

“罗浮全境,即刻启动二级戒备!所有云骑军取消休沐,整备待命!”

“是!”

“命你亲自带队,不惜一切代价,彻查信源!此信出自文渊阁,便从那里查起!秘密调遣‘烛影’卫,二十四时辰监控文渊阁所有人员进出!”

“遵命!”陆九龄领命,转身欲走。

“等等,”景元叫住他,目光重新落回那张麻笺上,在那卷末角落,他发现了一个微小的墨印,一条正在吞噬自己尾巴,却在中断处戛然而止的衔尾蛇。

“把这个图案拓下来,查查它的来历。”

就在神策府令箭飞传之际,远在城西的文渊阁,还沉浸在晨光的宁静中。

阳光穿过雕花窗棂,拉出道道斜影,书页翻动的沙沙声如同低语。

闻笙正坐在自己的角落,神情专注地誊抄着一份残破的古籍,指尖轻抚纸面,动作温柔。

她耳垂微颤,而案角那本翻开的《河洛图解》夹缝中,一枚褪色的蛇形印痕静静蛰伏。

隐鳞察觉到了神策府便衣在周围增多的异样,一股无形的压力笼罩了整个文渊阁。

他不动声色地借整理档案之名,翻看了昨日的出入登记簿,很快,一个名字跳入他眼中:阿箬,昨日午后曾无故离岗半个时辰。

他嘴角勾起一抹微不可查的冷笑,捧着一本《河洛图解》,缓步走向阿箬的座位。

“阿箬姑娘,”他将书轻轻放下,声音温和,却带着冰凉,

“这本书你上次借阅的,还给你。对了,提醒一句,这文渊阁里人多口杂,有些话若是传了出去,可是会惹来杀身之祸的。”

阿箬的脸“唰”地一下变得惨白,端着茶杯的手剧烈地颤抖起来,热茶泼洒在裙裾上也浑然不觉。

她下意识地,用求助般的眼神,惊恐地望向了不远处的闻笙。

闻笙心头猛地一紧。来了!隐鳞这条毒蛇,果然开始追查了。

但她脸上的表情没有丝毫变化,反而像是没看到阿箬的求助,镇定地继续抄写。

片刻后,她才仿佛刚忙完一段,伸了个懒腰,笑着走过来,轻轻拍了拍阿箬的肩膀:

“怎么了这是?吓成这样。怕什么,咱们身正不怕影子斜,清清白白的,连做梦都不敢多做一个呢。”

她的声音温软如春水,笑意盈盈,连指尖的温度都透着安抚的气息。

当天深夜,陆九龄亲自带着两名便衣暗探,对文渊阁外围几名可疑人员的住所进行了突袭搜查。

其中一人,竟是常年在坊间撰写怪力乱神文章的退休老博士。

他们也确实从其家中搜出了大量内容相似的谶语手稿,但无论怎么审问,老博士都对竹筒密信一事茫然不知。

调查,似乎陷入了僵局。

回到神策府,陆九龄盯着那份从竹筒里取出的麻笺纸,沉思良久。

灯火下,纸张的纤维纹理清晰可见,泛着岁月沉淀的微黄光泽。

他忽然想起一桩三年前的旧案:文渊阁藏书楼的一场火灾,当时烧毁的,正是最后一批库存的“墨心麻笺”。

也就是说,唯一幸免于难的,只有火灾前已经移交档案库,登记在册的几箱“待销毁文书”!

更重要的是:据记载,火场西侧偏殿因结构坍塌阻隔烈焰,部分档案柜完好无损……至今未完成清点。

他的目光,缓缓移向墙上那副巨大的罗浮舆图,最终定格在文渊阁藏书楼的位置。

他的手指在上面轻轻一点,脑海中浮现出一份人员调动记录:那里,最近刚贬去一个叫闻笙的底层文吏……

同一时刻,药洲那间破败的官舍内。

闻笙吹熄了油灯,屋内顿时陷入一片黑暗。

她没有睡,而是对着一面模糊的铜镜,借着窗外微弱的星光,一遍又一遍地练习着。

她压着嗓子,模仿着某种怯生生的,带着哭腔的语调,反复呢喃着同一句话:

“不是我……是闻笙姐……是她让我去送的……”

她的声音在空寂的屋中回响,时而高,时而低,时而颤抖,时而哽咽,渐渐地,竟与阿箬平日说话的语气,有了七八分相似。

万一被审问,她已经准备好了全套的说辞和替身。

夜色愈发深沉,整座罗浮静得可怕,仿佛暴风雨前最后的死寂。

而在这片寂静之下,远在天外的建木,其深埋于洞天之下的庞大根系,正无声地、缓慢地……开始积蓄着一股足以撕裂天地的力量。

那一瞬的震颤,仿佛回应着那封悄然降临的竹筒密信。

那不是警告,而是倒计时的钟摆,已被亲手拨动。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星铁穿成同人写手预言罗浮之乱书评:
暂无读者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