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海寇 第91章:台风再临验筹备

小说:海寇  作者:孤魂游客  回目录  举报

郑七冲进议事棚时,手里那块木板还在滴水。他把木板往桌上一放,手指按在断裂处的斜面上。“浪哥你看,这口子是被急浪从底下掀断的,不是撞礁。昨晚我守在观测台,北斗偏了半指,潮声也变了。”

陈浪走过来,低头看那块浮标残片。木头边缘被海水泡得发白,裂口整齐,像是被什么力量猛地撕开。

“信风提前聚了。”郑七声音压着,“东北方向来的气流和南边暖流在洋面撞上了。这种势头,三天内必有大风。”

陈浪没说话,转身走到墙边,拉开柜子取出一本薄册子。封皮上写着《防风手册》三个字,纸页已经翻得起了毛边。这是去年台风过后,他带着几个老水手一条条记下来的应对流程。

他翻开第一页,上面第一条就是:“浮标异常或海味变腥,立即查星位、测潮向,鸣铃示警。”

“敲铜铃。”陈浪合上册子,对门外喊了一声。

铃声很快响了起来,三长两短。这是二级戒备的信号。岛上各处立刻动了起来。男人从屋子里跑出来,女人抱着孩子往高处走。几个负责瞭望的年轻人爬上东崖岗楼,检查火塘里的干柴是否盖好。

陈浪披上蓑衣往外走,郑七紧跟在后。

“这次比去年来得快。”郑七边走边说,“而且路径偏西,正好压咱们头顶过。”

“船都拖进坞里了吗?”陈浪问。

“还有一艘小艇没来得及收。老张头正带人去拉。”

他们赶到码头时,风已经开始卷着雨点扫过来。海面灰蒙蒙的,浪头比平时高出一倍,拍在礁石上炸出大片白沫。那艘小艇拴在桩上,被水流扯得来回晃荡,绳索绷得快要断了。

老张头带着两个水手正在解缆。陈浪快步走过去,接过湿滑的绳子,三人合力把船拖上岸。刚拖到半坡,一根缆绳突然崩断,木桩晃了两下,差点倒下来。

“埋深点!”陈浪喊,“再加两道铁箍!”

有人应了一声,扛着工具就往船坞跑。

阿花这时也到了,身后跟着十几个妇人和半大的孩子。她手里拎着竹篮,里面装着干粮和火石。

“我已经让她们把米粮往岩洞搬了。”她说,“灶房的柴也垫高了,不怕进水。”

陈浪点头。“你们先上去,别在低处待着。”

阿花没动,看着远处海面。“这风……真要来了?”

“来了。”郑七站在旁边,抬头看了看天色,“云层压得低,飞鸟都不见了。今晚前半夜就得刮起来。”

陈浪转头对身边人说:“按手册第三条,所有屋舍加固斜撑,排水沟清一遍。护岛队分三班轮守,每半个时辰报一次水位。”

命令传下去后,岛上动作更快了。有人爬到屋顶绑绳索,有人用沙袋堵住屋基缝隙。周猛带着弓箭队巡了一圈,把几处松动的岗楼重新钉牢。

天黑前,最后一艘船被拖进船坞。整排木桩都加了双层铁链,上面盖着浸过鱼油的厚帆布。主岛西侧的梯田边上,新挖的排水渠也通了,雨水顺着沟槽流进海沟,不再往屋子那边漫。

夜里风准时来了。

起初只是呼啸声贴着山壁刮,后来越来越紧,夹着雨点砸在屋顶上像擂鼓。陈浪坐在议事棚里,手里拿着炭笔,在纸上记下时间:戌时三刻,风自东北来,力道渐强。

郑七每隔半个时辰就从观测台下来一趟,报一次风向变化。

“寅时最凶。”他说,“等过了那个点,就能缓一口气。”

果然,到了寅时,风势猛地拔高。外面传来树枝折断的声音,接着是一声闷响,不知道哪间棚屋塌了。周猛带人冒雨去看,回来说是顶棚被掀了一角,人没事,已经转移到山洞去了。

陈浪一直没睡。他守在门口,听着风声判断海浪的节奏。忽然想起什么,转身进屋,从抽屉里拿出一张纸——是哈桑给的南洋海图残片。他把它塞进怀里,心想等风停了得再研究那条外洋深流道的事。

凌晨四更,风终于开始减弱。雨还在下,但不再那么急。天光微亮时,海面渐渐平了下来。

陈浪走出议事棚,脚踩在湿泥里。岛上到处都是倒伏的树枝和散落的杂物。靠东边的一排屋子塌了三间,但主体结构还在。梯田里积水不少,番薯藤趴在地上,根部还连着土。

老张头迎面走来,脸上沾着泥。

“船坞没事。”他说,“就那艘小艇没保住,早上发现漂到南礁那边去了,人没伤着。”

“损失清点出来了吗?”陈浪问。

“比去年少多了。”老张头掏出一个小本子,“死了两只羊,一间柴房塌了,其他都是些零碎东西。没死人,也没重伤。”

陈浪点点头,沿着坡路往高处走。郑七已经在观测台整理完了记录,手里拿着一叠纸。

“这是我昨夜记的。”他说,“风眼行速、转向角度、潮位变化,全都对上了‘风眼行速诀’里的口诀。咱们这次躲得准。”

陈浪接过日志翻了翻。每半个时辰都有详细记载,字迹潦草但清晰。

“你守了一夜?”他问。

“值了。”郑七咧嘴一笑,“你看那边。”

他指着船坞方向。几个水手正从木板下拉出一艘福船,船身完好,连漆都没掉一块。

“去年这时候,咱们连船都保不住。”郑七说,“现在不一样了。”

陈浪没说话,把日志收进怀里。他走下坡,来到码头。海水退了些,露出湿漉漉的礁石。远处海面平静下来,像一块磨过的石头。

阿花提着桶走过,看见他站在那儿。

“炊烟起来了。”她说,“灶房修好了,能做饭。”

陈浪嗯了一声。

“孩子们也在帮忙。”她又说,“搬东西、递工具,手脚利索得很。”

陈浪回头看了一眼。几个少年正合力抬一根木梁,往塌屋的废墟上搭。

中午前,水源恢复了。下午,第一批修补屋顶的人收工。有人开始清理田里的淤泥,把倒伏的番薯藤重新扶正。

陈浪召集骨干在议事棚开会。他把《防风手册》放在桌上。

“这次验了一遍。”他说,“哪些管用,哪些还得改,都说说。”

老张头先开口:“排水渠得再宽一尺,昨晚有两处堵了,靠人工挖开的。”

周猛说:“岗楼太高不稳,下次建矮些,加斜撑。”

阿花提了一句:“妇孺组可以分两队,一队管粮食,一队管伤药。昨夜找膏药找了半天。”

陈浪一条条记下。最后他合上本子,说:“我们不是挨打,是迎战。”

众人没说话,但脸上的神色都松了下来。

太阳落山前,海面完全平静了。晚霞照在水上,映出一片淡红。

陈浪站在码头边,手里拿着一块木片。那是从小艇残骸上捡回来的,上面还有绳索勒过的痕迹。

他把木片扔进水里。浪轻轻一推,木片打着旋,慢慢漂远。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海寇书评:
暂无读者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