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后山的地道口,马灯的光从清晨就晕开一片暖黄,一直拖到深夜还没散去。泥土的腥气混着队员们的汗味飘在风里,每个人手里的铁锹都磨得发亮,掌心的水泡破了又起,却没人舍得停下——龙战站在地道口的土坡上,看着队员们弯腰掘进的身影,指节不自觉地攥紧了腰间的枪。他脑子里总闪着上个月鬼子扫荡西坡村的画面:烧焦的房梁、百姓哭喊声里的绝望,要是地道能早点贯通周边三个村子,下次再遇扫荡,乡亲们就能少受点罪。?
“龙哥!前面挖不动了!”地道里传来王铁蛋的喊声,带着点慌。这小伙子才十七岁,手劲没旁人大,此刻正蹲在土堆里,铁锹尖顶在一块硬邦邦的东西上,脸涨得通红。龙战赶紧猫腰钻进地道,里面矮得直不起身,马灯的光晃得人眼睛发花,他伸手摸了摸那硬东西——是块青石板,指尖划过石板表面时,还能触到深浅不一的刻痕,像极了鬼子以前挖战壕时留下的工事痕迹。?
“都慢着点,撬棍轻拿轻放,别碰塌了顶。”龙战的声音压得低,却带着稳劲。队员们赶紧递来撬棍,几个人围着石板慢慢发力,“咔嗒”一声脆响后,石板刚挪开一条缝,就听见“嘶嘶”的声音从底下钻出来——是毒蛇!王铁蛋吓得往后一缩,后背重重撞在土墙,顶上的泥土“簌簌”往下掉,有几粒还落在了他的衣领里。?
“别动!”二愣子的吼声突然从后面传来,他手里攥着把磨得锃亮的镰刀,大步跨过来时,裤腿上的泥点都没顾上拍。“你们往回撤三步,这蛇我来对付。”他眯着眼盯着石板下的阴影,马灯的光刚好照到三条毒蛇——黑纹缠在灰褐的蛇身上,信子吐得又快又急,脑袋还时不时往队员这边探。二愣子心里发紧,却没露半分怯:他知道地道里空间小,要是蛇扑过来,伤了谁都耽误施工,得瞅准了再动手。?
就在二愣子准备挥镰刀时,龙战突然喊住他:“等等!”他猛地想起周瞎子生前塞给他的那本草药方,泛黄的纸页上明明写着驱蛇的法子。“快,去医疗站找苏婉清,要硫磺和雄黄,越多越好!”龙战转身就往地道口跑,鞋跟踩在泥地上溅起不少土,心里只盼着能赶在蛇伤人前把药拿来。?
苏婉清来得比谁都快,她怀里抱着个粗布包,跑的时候衣角被路边的树枝勾破了都没察觉,一见到龙战就急忙打开包:“周叔以前跟我说过,硫磺和雄黄按二比一混着撒,蛇闻着味就会躲,我还多带了点艾草,烧着了也能驱蛇。”她的手有点抖,不是怕,是急着把药送进去——刚才去医疗站的路上,她还听见地道里传来队员的议论,生怕蛇已经伤了人。?
二愣子接过药包,小心翼翼地蹲下身,先把混合好的硫磺雄黄撒在石板周围,又点了一小把艾草。青烟慢慢飘开,带着股刺鼻的味道,石板下的毒蛇果然没了之前的凶劲,尾巴甩了甩,慢悠悠地往战壕深处爬走了。大家都松了口气,王铁蛋摸了摸衣领里的泥土,小声说:“幸好有周叔的方子,不然今天指定得有人被咬。”?
龙战蹲在石板边,借着马灯的光往战壕里看——这战壕比他们挖的地道宽半米,墙壁上还留着鬼子当年钉木桩的孔。“这战壕正好能用,”他突然眼睛一亮,“把咱们的地道和它连起来,不仅能省不少功夫,地道还能再长一截。”队员们一听都乐了,刚才的紧张劲全没了,拿起铁锹就开始清理战壕里的杂草和碎石。?
刘大疤瘌也凑了过来,他手里拿着根木尺,蹲在战壕边量来量去。“这里得加木支撑,”他指着战壕顶的土壁,声音比平时低了些,“我以前跟着鬼子挖过战壕,这种土壁下雨就容易塌,得用碗口粗的木头搭架子,间距不能超过一米。”他说这话时,心里有点不是滋味——以前帮鬼子干活,是被逼无奈,现在帮自己人挖地道,才觉得踏实。说完就喊人扛木头,搭架子时,每根木头都用绳子绑得紧紧的,连木缝里的碎土都用手抠了出来。?
百姓们听说地道施工遇到难处,也都主动来帮忙。阿花嫂带着几个妇女,提着盖着棉絮的篮子,一进工地就喊:“大家歇会儿,吃点馒头再干!”她掀开棉絮,里面的馒头还冒着热气,“这是今早天没亮就蒸的,咸菜也是自家腌的,就怕你们饿着。”说着就往队员手里塞馒头,看见二愣子衣服袖子磨破了,还从兜里掏出针线,想帮他缝两针。?
龙战接过馒头,咬了一口,热乎气顺着喉咙往下滑,心里也暖烘烘的。他看了看表,地道已经挖了三天,要是按现在的进度,再有两天就能贯通三个村子。正想着,脑海里突然响起一阵清晰的提示音:【检测到宿主成功利用草药驱蛇,解决地道施工危机,解锁“地下防御模块”。当前触发支线任务:搭建地道通风口——因地道纵深增加,需每隔50米设置一个通风口,采用竹筒钻孔作为管道,避免施工队员缺氧;任务要求:动员百姓参与搭建,提升军民协作度;任务奖励:地道加固材料包(含防水油布、加固钢钉)。】?
龙战赶紧把队员们叫到一起,把系统的任务说了一遍:“咱们得在地道里加通风口,每隔50米一个,用竹筒做管道,大家家里有竹筒的,都拿来用,钻孔的活也能让乡亲们帮忙。”百姓们一听要帮忙,都纷纷往家跑,没一会儿,工地上就堆起了一堆竹筒——有装过米的,有装过酒的,还有的是刚从竹林里砍来的新竹筒。?
周小栓也来了,他手里攥着把小钻子,是叔叔周山生前给他做的。这孩子才十二岁,力气不大,却蹲在竹筒边认真地钻孔,钻一下就吹吹竹筒里的木屑,手被钻子磨红了也没吭声。他想起叔叔以前说的话:“小栓,抗日不是大人的事,咱们能帮上一点,就是一点。”现在看着大家一起忙忙碌碌,有的锯竹筒,有的递工具,他觉得自己也成了抗日的一份子,心里甜滋滋的。?
接下来的两天,工地上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队员们在前面挖地道,百姓们在后面搭通风口,刘大疤瘌还教大家怎么把竹筒固定在地道顶上,“得稍微倾斜点,这样下雨的时候,雨水不会流进地道里。”苏婉清则带着医疗站的人,每隔一小时就往地道里送一次水,还帮队员们处理手上的伤口——有的队员被铁锹磨破了皮,有的被竹筒划破了手,她都细心地涂上药,再用布条缠好。?
第五天下午,太阳快落山的时候,地道里突然传来一阵欢呼:“通了!通到东河村了!”龙战赶紧带着队员们往里走,地道里的通风口果然起了作用,走了半天也没觉得闷。他们从基地出发,沿着地道走到第一个村子——东河村,再走到第二个村子——西坡村,最后走到第三个村子——北岗村,全程只用了半个时辰。?
北岗村的百姓早就等在地道口了,一见龙战他们出来,都围了上来。张大爷拉着龙战的手,眼眶红红的:“龙队长,以前鬼子一来,我们就只能往山里跑,现在有了地道,咱们再也不用怕了!”旁边的李婶也说:“以后咱们还能从地道里给你们送粮食,送弹药,让鬼子们摸不着头脑!”?
龙战站在地道口,看着百姓们高兴的样子,心里满是欣慰。他清了清嗓子,对大家说:“这地道不只是避难所,还是咱们的作战通道。以后咱们能从地道里偷袭鬼子,他们以为咱们在东边,咱们偏偏从西边出来,让他们防不胜防!”百姓们听了都拍手叫好,有的还喊着:“把鬼子赶出中国!”?
当天晚上,基地举行了庆祝活动。操场上点起了篝火,百姓们带来了自家的花生、瓜子,队员们拿出了珍藏的酒——是之前打鬼子时缴获的。大家围坐在篝火旁,阿花嫂带着妇女们唱起了《松花江上》,队员们则跳起了简单的秧歌舞,二愣子还表演了耍镰刀,引得大家阵阵喝彩。?
刘大疤瘌喝了不少酒,脸涨得通红,他走到龙战身边,拍着胸脯说:“龙哥,以前我跟着鬼子干过糊涂事,现在有了这地道,我跟着你好好抗日,赴汤蹈火,在所不辞!”龙战拿起酒杯,和他碰了一下:“大疤瘌,过去的事就过去了,咱们现在都是为了把鬼子赶出中国,为了乡亲们能过上安稳日子!”说着就举起酒杯,“来,大家一起干杯,祝咱们的地道能帮咱们打更多胜仗!”?
“干杯!把鬼子赶出中国!”所有人都举起酒杯,喊声在夜空中回荡,连远处的树林都仿佛被这股劲气震得沙沙响。?
夜色越来越深,地道里的马灯还亮着,一盏接一盏,像一条长长的火龙,绕着基地和三个村子,把温暖和希望送到每一个角落。龙战站在地道口,看着那片灯火,心里清楚:这地道不只是一条通道,更是一条连心路。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