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城外的校场上,三万华北联军将士整齐列队,军容镜般的队列从校场入口一直延伸到远处的汾河岸边。龙战穿着崭新的军装站在检阅台上,胸前的勋章在阳光下格外耀眼——那是由百姓用铜片打造的,每一枚都刻着一位烈士的名字。“今天,咱们华北联军正式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军区第三军!”他的声音刚落,山呼海啸般的“万岁”声就震得旗杆嗡嗡作响。
整编仪式的核心是授衔环节。马大牙穿着笔挺的师长制服,却还习惯性地攥着腰间的大刀——这把刀砍过七个日本鬼子的脑袋,刀鞘上的裂痕都是勋章。当龙战把少将军衔的肩章别在他肩上时,他突然敬了个不太标准的军礼:“司令,俺马大牙这辈子就认您!以后上刀山下火海,俺第一个冲!”龙战拍了拍他的肩膀,指着台下的战士们:“现在是正规军了,要讲战术,不能再像以前那样蛮干。”
刘大疤瘌站在马大牙身边,左脸上的疤痕在阳光下泛着褐色。他的肩章刚别好,就有人递来一封家书——他的妹夫带着孩子从乡下赶来,如今在铁匠学堂当学徒。“刘师长,您妹妹要是泉下有知,肯定为您骄傲,”通讯员笑着说,“她当年被日本鬼子迫害,就是盼着有这么一天。”刘大疤瘌抹了把脸,把家书塞进怀里:“告诉后勤处,给俺妹夫分套新工具,让他好好跟着老铁头学手艺。”
二愣子的授衔仪式最特别。他穿着技术兵种的制服,胸前别着“总校准师”的胸牌,手里还提着那台用了多年的校准仪。“二愣子同志,”龙战亲自给他授勋,“从听力侦查员到武器总校准师,你用耳朵为咱们联军校准了无数武器,这枚勋章实至名归!”二愣子挠着头笑,校准仪的铜制外壳被磨得发亮,上面刻着密密麻麻的刻度——那是他多年来校准迫击炮、重机枪时记下的数据。
整编会议在原日军指挥部召开,墙上的“大东亚共荣”标语被刮得干干净净,换上了“保家卫国”的横幅。龙战指着墙上的兵力部署图:“咱们第三军下辖三个师,马大牙的第一师守太原,刘大疤瘌的第二师驻晋中,孙排长的第三师防忻州,”他顿了顿,看向林墨,“情报处改组为政治部,林墨任主任,负责部队的思想教育和百姓联络。”
散会后,二愣子跟着老铁头去了兵工厂。车间里,工人们正在改造迫击炮生产线,要把武器生产线改成农具生产线。“这是周山留下的炼钢秘谱,”老铁头翻开泛黄的册子,指着上面的批注,“他当年就说,等打跑了日本鬼子,就把炼钢炉改成造农具的,现在终于实现了。”二愣子拿起一把刚造好的锄头,用校准仪测了测刃口的角度:“师傅,角度没问题,能刨动石头地。”
傍晚时分,校场上传来整齐的脚步声。改编后的战士们正在进行队列训练,口号声震得远处的城墙都在回响。龙战站在检阅台上,看着这些从战火中走出来的将士,身边的通讯员递来一份电报——华北局来电,要他准备参加太原的抗战胜利庆典。他望着夕阳下的太原城,嘴角扬起微笑:“通知各部门,庆典要办得隆重,让百姓们都来热闹热闹。”
太原城的城门楼被红灯笼装点得格外喜庆,城楼下的广场上挤满了百姓,连城墙的马道上都站满了人。广场中央搭起了高台,上面悬挂着“华北抗战胜利庆典”的横幅,两侧的柱子上贴着“八年抗战终胜利,万里河山复太平”的对联。龙战穿着军装站在高台上,身边站着二愣子、苏婉清、林墨等核心成员,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激动的笑容。
庆典开始前,一队少先队员捧着花圈走上高台,花圈上的挽联写着“缅怀抗日先烈,永记民族忠魂”。带队的是阿强妈,她的儿子阿强在代县保卫战中牺牲,如今她成了儿童团的指导员。“这是咱们百姓亲手做的花圈,”阿强妈把花圈放在高台中央,“里面的每一朵花,都代表着对先烈的敬意。”台下的百姓纷纷起立,对着花圈鞠躬,哭声和掌声交织在一起。
龙战走上前,接过话筒。他的目光扫过台下的百姓和将士,声音哽咽却坚定:“八年抗战,咱们华北联军从一个小小的基地发展到今天,靠的是无数先烈的牺牲,靠的是百姓们的支持!”他举起手,指着身后的烈士名录墙,“上面刻着的每一个名字,都是咱们的英雄!是他们用命打跑了日本鬼子,换来了今天的和平!”
话音刚落,台下就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马大牙走上台,手里举着一把大刀——这是他当年砍杀日本鬼子的武器,刀鞘上全是缺口。“俺马大牙没读过书,但俺知道,没有先烈的牺牲,就没有俺们今天的好日子!”他把大刀放在台上,“这把刀以后要放进抗战纪念馆,让后人记住,咱们的和平是用刀砍出来的!”
苏婉清带着医院的医护人员走上台,她们手里捧着一面锦旗,上面写着“白衣天使,救死扶伤”。“这是百姓们送给咱们医院的,”苏婉清举起锦旗,“抗战期间,咱们医院救治了一万多名伤员和百姓,这离不开周瞎子先生留下的草药方,离不开百姓们的支持。”台下的百姓纷纷叫好,不少人举起了写着“感谢苏医生”的牌子。
二愣子和老铁头推着一辆小车走上台,车上放着一台校准仪和一把锄头。“这台校准仪,当年帮咱们校准了无数迫击炮和重机枪,”二愣子抚摸着校准仪,“这把锄头,是咱们兵工厂刚造出来的,用的是周山先生留下的炼钢秘谱。从武器到农具,见证的是咱们从抗战到建设的转变!”台下的百姓们看得热泪盈眶,掌声再次响起。
林墨拿着一份《太原日报》走上台,报纸的头版头条是“华北抗战胜利,开启建设新篇章”。“这是咱们报社出版的第一份报纸,”林墨举起报纸,“上面记录了咱们抗战的历程,记录了先烈的事迹,也规划了咱们未来的建设蓝图。”她把报纸分发给台下的百姓,大家争相传阅,脸上满是对未来的憧憬。
庆典的高潮,是升国旗仪式。当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国歌声中缓缓升起时,台下的百姓和将士们纷纷敬礼,不少老兵流下了激动的泪水。龙战站在国旗旁,望着这面用鲜血染红的旗帜,心中感慨万千。他想起了石柱子、周山、老会计等牺牲的先烈,想起了八年抗战的艰辛历程,更想起了自己重生的初心——守护这片土地,让百姓安居乐业。
升旗仪式结束后,百姓们自发地围着将士们欢呼,孩子们提着灯笼奔跑着,整个太原城都沉浸在喜庆的氛围中。龙战走下高台,和百姓们亲切交谈。一位老人握着他的手,激动地说:“司令,谢谢您!谢谢您带领咱们打跑了日本鬼子,让咱们过上了安稳日子!”龙战笑着说:“这是咱们共同努力的结果,以后咱们还要一起建设好家园!”
傍晚时分,庆典在欢笑声中结束。龙战站在城楼上,望着灯火通明的太原城,身边的林墨递来一份文件——这是华北局制定的太原建设规划,里面包括了扩建学堂、医院、工厂等内容。“司令,咱们接下来的任务,就是把太原建设得更好,”林墨说,“让先烈们看到,他们用命守护的家园,正在变得越来越繁荣。”龙战点点头,握紧了手中的规划文件,目光坚定地望向远方。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