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我重生了我妻子出车祸的前天晚上 9章 时光里的守望与新生

初夏的风带着栀子花的香气,漫进小区的每一个角落。王小涵一早起来,就看到小雨在阳台修剪盆栽,翠绿的枝叶间,几朵茉莉含苞待放。他走过去,接过小雨手里的剪刀:“我来吧,你去准备早饭,别累着。”

小雨笑着把剪刀递给他:“你啊,就是闲不住。对了,今天俱乐部有书法课,李爷爷说要教大家写‘福’字,你别忘了早点过去。”王小涵点点头,指尖轻轻拂过叶片上的露珠:“知道了,我剪完这盆就去。”

正说着,门铃突然响了。小雨走过去开门,门外站着一位陌生的中年女人,手里拎着一个果篮,脸上带着几分拘谨。“请问,这里是王小涵王师傅家吗?”女人轻声问道。

王小涵放下剪刀走过来,疑惑地看着她:“我就是王小涵,请问您是?”女人立刻露出笑容,把果篮递过来:“王师傅您好,我是张奶奶的女儿,叫张丽。我妈总跟我提起您,说您特别照顾她,这次我回来,特意来谢谢您。”

王小涵连忙摆手,把她让进屋里:“客气啥,都是邻居,互相帮忙是应该的。张奶奶最近身体怎么样?前几天还说想跟您视频呢。”提到母亲,张丽的眼眶微微发红:“我妈身体挺好的,就是总念叨您组织的活动。以前她一个人在家,总说孤单,现在每天去俱乐部,比谁都精神。”

小雨端来茶水,张丽接过茶杯,继续说道:“其实我这次回来,是想接我妈去城里住。我妈一开始不同意,说舍不得俱乐部的老朋友们,也舍不得您。后来我跟她保证,每个月都带她回来参加活动,她才松口。”

王小涵听了,心里既欣慰又有些不舍:“张奶奶能跟你去城里,是好事。城里医疗条件好,你也能多照顾她。不过你放心,只要她回来,俱乐部的大门永远为她敞开。”

张丽感激地说:“谢谢您,王师傅。我妈说,您不仅带他们玩,还帮他们记录故事,做‘夕阳红回忆录’。我昨天看了她手机里的视频,特别感动。以后我一定多抽时间,陪我妈参加活动。”

聊了一会儿,张丽要去看母亲,便起身告辞。王小涵送她到门口,看着她的背影,心里暖暖的。他知道,自己做的这些小事,不仅温暖了老人们的心,也让他们的子女更懂得陪伴的重要性。

收拾好东西,王小涵拿着书法工具去了俱乐部。活动室里已经来了不少老人,李爷爷正坐在桌前,调试墨汁。看到王小涵进来,大家纷纷打招呼:“王师傅来了!”“今天可得好好跟李爷爷学学写‘福’字。”

王小涵笑着坐下,拿起毛笔,蘸了蘸墨汁:“大家别客气,咱们一起学习,互相指点。”话音刚落,小辰突然跑了进来,手里拿着一张纸:“爷爷,你看我写的‘福’字!”

王小涵接过纸,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一个“福”字,虽然笔画不太规整,但看得出来很认真。他笑着摸了摸小辰的头:“咱们小辰写得真好,比爷爷第一次写的强多了。今天跟爷爷一起,跟李爷爷好好学习,好不好?”小辰用力点头,搬了个小凳子,坐在王小涵身边。

李爷爷看着祖孙俩,笑着说:“小辰这么有天赋,以后肯定是个书法小能手。来,爷爷教你握笔,咱们从基本笔画开始练。”小辰认真地听着,跟着李爷爷的动作,一笔一划地练习。活动室里,墨香弥漫,老人们的笑声和孩子们的嬉闹声交织在一起,格外温馨。

中午的时候,娜娜打来电话,说学校要组织教职工去山区支教,问王小涵想不想一起去。王小涵愣了一下,随即说道:“当然想!能为山区的孩子们做点事,是好事。”

挂了电话,王小涵跟老人们说了这件事,大家都很支持:“王师傅,你去吧,我们会把俱乐部的事打理好的。”“记得多拍点照片,回来给我们讲讲山区的故事。”王小涵点点头,心里充满了期待。

支教的日子定在周末,王小涵提前几天就开始准备。他把自己珍藏的《竹编图谱》和一些手工工具装进背包,还买了很多文具和书籍,打算送给山区的孩子们。小雨帮他收拾行李,叮嘱道:“到了那边,注意安全,别太累了。山区温差大,多带件衣服。”

周末一早,王小涵跟着娜娜和学校的教职工一起,坐上了去山区的大巴车。车子行驶在蜿蜒的山路上,窗外的风景越来越荒凉。娜娜看着王小涵,轻声说:“爸,那边的条件可能比较艰苦,您要是受不了,就跟我说。”王小涵摇摇头:“我没事,以前在农村待过,这点苦不算什么。”

经过几个小时的车程,终于到达了目的地——一所偏远的山村小学。学校的教学楼很破旧,窗户上的玻璃有的已经碎了,用塑料布挡着。孩子们看到他们来,都好奇地围了过来,小脸上满是期待。

校长是一位五十多岁的中年男人,握着王小涵的手,激动地说:“谢谢你们能来!我们这里条件有限,孩子们很少能接触到外面的世界。”王小涵笑着说:“校长客气了,我们就是来给孩子们做点实事,希望能帮到他们。”

支教活动开始后,娜娜和其他老师负责给孩子们上课,教他们语文、数学和英语。王小涵则带着孩子们做手工,教他们编竹编小挂件、扎纸鸢。孩子们对这些传统手工充满了兴趣,围在王小涵身边,叽叽喳喳地问个不停。

有个叫小宇的男孩,特别喜欢竹编。他每天都早早地来到教室,等着王小涵教他。王小涵耐心地教他劈竹篾、编花纹,小宇学得很认真,很快就编出了一个小篮子。拿着自己的作品,小宇开心地说:“王爷爷,我以后也要像您一样,会做这么多手工!”

王小涵笑着说:“只要你喜欢,坚持下去,一定能比爷爷做得还好。这个小篮子做得很好,以后可以用它装东西,或者送给你妈妈。”小宇点点头,小心翼翼地把小篮子放进书包里,像是珍藏着一件宝贝。

支教的日子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离开的时候。孩子们都舍不得王小涵,拉着他的手,眼里满是不舍:“王爷爷,您什么时候还来呀?”“我们还想跟您学做手工。”

王小涵蹲下身,摸了摸孩子们的头:“孩子们,只要你们好好学习,爷爷以后还会来看你们的。这些手工工具和书籍留给你们,希望你们能喜欢,也希望你们能把这些老手艺传承下去。”

校长握着王小涵的手,感激地说:“谢谢您,王师傅。您不仅给孩子们带来了知识和快乐,还让他们了解了传统手艺。我们一定会好好利用这些工具和书籍,让孩子们学到更多东西。”

坐上返程的大巴车,王小涵看着窗外渐渐远去的山村小学,心里满是感慨。他知道,这次支教只是一个开始,以后他还会尽自己的努力,为山区的孩子们做更多的事。

回到家后,王小涵把支教的照片和视频整理好,在俱乐部的活动上播放给老人们看。老人们看着照片里孩子们纯真的笑脸,都很感动:“王师傅,你做得真好!以后有机会,我们也想跟你一起去支教。”

王小涵笑着说:“好啊,下次咱们组织一次‘夕阳红支教队’,一起去山区,给孩子们带去更多的快乐。”老人们纷纷点头,眼里满是期待。

转眼到了秋天,小区里的树叶渐渐变黄,随风飘落。俱乐部要组织老人们去秋游,地点选在郊外的湿地公园。王小涵提前联系了公园,还准备了野餐垫和零食。

秋游那天,天气格外好,阳光明媚,微风和煦。老人们坐在野餐垫上,一边吃着零食,一边欣赏着公园的美景。有的老人拿着相机,拍照留念;有的老人则坐在湖边,钓鱼聊天。

王小涵陪着张奶奶坐在湖边,看着湖面波光粼粼,远处的芦苇随风摇曳。张奶奶笑着说:“小王啊,谢谢你带我们来这么美的地方。自从我女儿接我去城里住,我就很少能看到这么好的风景了。”

王小涵说:“您要是喜欢,以后我们常来。城里虽然方便,但这里的空气好,风景也美,对身体有好处。”张奶奶点点头:“是啊,下次我让我女儿也一起来,让她也感受感受这里的美好。”

正说着,小辰突然跑过来,手里拿着一朵野花:“爷爷,奶奶,你们看这朵花好看吗?我摘来送给你们。”张奶奶接过花,笑得合不拢嘴:“咱们小辰真懂事,这花真好看。”

中午的时候,大家一起分享带来的食物,有小雨做的酱鸭、娜娜烤的饼干,还有老人们自己做的小菜。大家围坐在一起,一边吃一边聊,欢声笑语不断。

下午,老人们提议去公园的健身区锻炼。王小涵陪着李爷爷一起打太极,李爷爷的动作缓慢而有力,王小涵跟着他的节奏,一招一式地练习。其他老人则在旁边的健身器材上锻炼,时不时互相指点,气氛格外融洽。

夕阳西下的时候,大家收拾好东西,准备回家。老人们坐在大巴车上,看着窗外渐渐落下的夕阳,脸上满是满足。有位老人感慨道:“今天真是太开心了,谢谢王师傅组织这么好的活动。”王小涵笑着说:“只要大家开心,我就满足了。以后咱们还会组织更多有意思的活动,让大家的晚年生活更精彩。”

回到家后,王小涵觉得有些累,便坐在沙发上休息。小雨端来一杯热茶,坐在他身边:“今天玩得开心吗?看你累的。”王小涵点点头:“开心,看到老人们笑得那么灿烂,我就觉得一切都值得。”

正说着,手机突然响了,是山区小学的校长打来的。校长兴奋地说:“王师傅,告诉您一个好消息!小宇在县里的手工比赛中得了一等奖,他特意让我跟您说谢谢,说要是没有您的教导,他就不会有今天的成绩。”

王小涵听了,心里格外激动:“太好了!小宇这孩子很有天赋,以后肯定会有出息。麻烦您替我恭喜他,也告诉他,只要他喜欢手工,我以后还会教他更多东西。”

挂了电话,王小涵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家人。小辰兴奋地说:“爷爷,小宇哥哥真厉害!我也要向他学习,好好练习手工和书法。”王小涵笑着说:“好啊,咱们小辰也要加油,以后也拿个大奖回来。”

日子一天天过去,转眼到了冬天。小区里的树木都光秃秃的,只有几棵松树还保持着翠绿。俱乐部组织老人们开展了“暖冬行动”,大家一起给山区的孩子们织毛衣、围巾,还捐赠了很多衣物和书籍。

王小涵和小雨也积极参与,每天晚上,两人都坐在沙发上,一边看电视,一边织毛衣。小雨的手艺好,织得又快又好;王小涵虽然织得慢,但也很认真。小辰看到爷爷奶奶在织毛衣,也吵着要帮忙,虽然只是帮着绕毛线,但也做得有模有样。

娜娜和陈默也加入了进来,娜娜负责收集大家捐赠的衣物和书籍,陈默则负责联系快递公司,把这些物资寄给山区的孩子们。一家人齐心协力,为山区的孩子们送去了温暖。

春节前夕,山区小学的校长发来消息,说孩子们收到了他们捐赠的物资,都很开心,还特意拍了照片和视频。看着照片里孩子们穿着新毛衣、围着新围巾,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王小涵和家人都很欣慰。

春节的时候,张奶奶跟着女儿一起回来了,还带来了很多城里的特产,分给俱乐部的老人们。大家围坐在一起,吃着年夜饭,聊着天,脸上满是幸福的笑容。小辰给老人们表演了书法和手工,赢得了阵阵掌声。

正月十五元宵节,俱乐部组织老人们猜灯谜、包汤圆。活动室里挂满了红灯笼和灯谜,老人们围在一起,有的猜灯谜,有的包汤圆,热闹非凡。王小涵和小雨一起包汤圆,小辰则在一旁帮忙,虽然包出来的汤圆大小不一,但也充满了乐趣。

包好的汤圆煮熟后,大家围坐在一起,品尝着自己包的汤圆,心里满是成就感。有位老人笑着说:“这汤圆真甜,比买的还好吃。”王小涵笑着说:“那是当然,这是咱们大家一起包的,里面满是心意。”

元宵节过后,天气渐渐暖和起来,春天又到了。俱乐部组织老人们去郊外的植物园春游,大家一起欣赏盛开的花朵,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感受着春天的美好。

王小涵陪着老人们走在植物园里,看着眼前的美景,心里突然涌起一股感慨。他想起重生后的这些年,从一开始的小心翼翼,到后来的融入家庭、帮助他人,自己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充实、越来越有意义。他知道,这份幸福来之不易,他会更加珍惜。

这天晚上,王小涵坐在摇椅上,翻看着“夕阳红回忆录”,里面记录着老人们的笑脸和故事,也记录着自己这些年的付出和收获。小雨走过来,坐在他身边:“在想什么呢?”

王小涵笑着说:“我在想,咱们以后要继续把俱乐部办好,还要多去山区支教,帮助更多的人。我还想把‘夕阳红回忆录’整理成书,让更多的人看到老人们的故事,感受到他们的快乐。”

小雨点点头:“好啊,我支持你。只要你开心,做什么我都陪你。”小辰从房间里跑出来,扑进王小涵怀里:“爷爷,我也要跟你一起,帮助别人,做有意义的事。”

王小涵抱着小辰,看着身边的小雨,心里满是幸福。他知道,未来的日子里,还会有更多的挑战和困难,但只要一家人在一起,保持着这份温暖和善良,就一定能把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岁月就像一条奔流不息的河,而王小涵和他的家人,就像河岸边的守望者,用爱和温暖,守护着彼此,也守护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他们在时光的长河里,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幸福故事,也为这个世界,增添了一抹又一抹温暖的色彩。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我重生了我妻子出车祸的前天晚上书评:
暂无读者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