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万国博览会金奖的荣耀尚未冷却,伦敦听证会提前的警钟已然敲响。威尔逊专员显然被张碧兰在巴黎的成功激怒,攻势愈发凌厉。张碧兰深知,在奔赴伦敦那场注定腥风血雨的政治审判前,必须进一步巩固自己的根基,尤其是文化影响力和那深不可测的空间底蕴。她需要更多的“硬通货”,既是物质上的,也是战略上的。
这天深夜,北角别墅书房。灯火通明。
张碧兰面前摊开着几份机密文件(宋启寰通过特殊渠道获取),是关于内地一处重要文化遗址——山西永乐宫的最新简报。因三门峡水库建设,这座元代道教壁画艺术宝库正在进行整体搬迁保护,宫内举世无双的巨型壁画《朝元图》的临摹、研究工作正全面展开,但其精湛的技艺和粉本(底稿)被视为绝密,外界极难窥见。
“永乐宫壁画元代艺术巅峰搬迁保护”张碧兰指尖轻点文件,眼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若能获得其高清临摹权甚至部分粉本资料,对碧兰鉴藏的艺术积淀、学术地位,乃至未来高端艺术衍生品开发价值不可估量。”
但如何获得?直接接触?敏感时期,政治风险极高。
“启寰,”她抬起头,看向对面的宋启寰,“我们之前通过宁波同乡会老会长联络内地捐赠云南白药时那条线还能用吗?”
宋启寰眼神一凝:“‘渔阳’先生那条线?应该可以。但上次是紧急人道援助,这次是文化艺术交流,性质不同。我们需要一个足够分量且对方急需的‘敲门砖’。”
“敲门砖”张碧兰沉吟片刻,眼中精光一闪,“我记得碧兰书局古籍部年前整理仓库时,是不是发现了一批早年从民间收来的敦煌写经残卷?并非斯坦因、伯希和带走的那种完整经卷,多是些散佚残页,但年代确凿,有唐代和五代的。”
“是有一些。”宋启寰点头,“大约二十多件,保存状况一般,学术价值高于市场价值。您的意思是?”
“复制它们。”张碧兰斩钉截铁,“动用书局最好的设备和技术,原大、原色、原样高清复制!做旧处理,务求逼真!然后,通过老会长和‘渔阳’先生的渠道,秘密捐赠给内地相关的文物研究机构或大学。名义就说是‘海外华裔文化工作者’无意中购得,心系故土文化传承,特此捐赠,分文不取,只求匿名。”
“捐赠复制件?”宋启寰瞬间明了,“用这些并非顶级国宝、但极具文化象征意义和学术价值的敦煌写经复制品,表达善意和实力,换取对方在永乐宫壁画临摹权上的特许?”
“对!”张碧兰目光深邃,“真迹我们自己留下。复制件足以表达诚意。敦煌是每个中国文人心中的痛。我们捐赠其流失海外的遗珍(即便是复制品),支持其研究,对方很难拒绝。而永乐宫壁画临摹权,对他们而言,并非不可出让的核心资源,却能换来海外华人对内地文化事业的支持与宣传,是双赢。”
“置换策略。高明!”宋启寰由衷赞叹,“既规避了政治风险,又直击对方需求点。我立刻去安排复制和联络!”
命令下达!碧兰书局最顶尖的古籍复制团队秘密启动。选用特制仿古纸张和矿物颜料,采用最新进口的扫描和印刷技术,力求还原每一处笔触、裂纹和岁月痕迹。二十多件敦煌写经残卷的复制工作在绝对保密状态下高效完成。成品几乎可以假乱真!
数日后。加密渠道传来回音。
“渔阳”先生代表内地相关机构,对这位“匿名爱国华裔文化工作者”的捐赠表示高度赞赏和衷心感谢,认为这批高质量的敦煌写经复制品对相关学术研究“有重要参考价值”。同时,对方经过“慎重研究”,为表彰其贡献,并促进“海外中华文化传播”,特许授予“碧兰鉴藏”一项“非排他性研究许可”:允许其派遣专家团队(人数、时间严格限定)在官方人员陪同下,观摩永乐宫壁画搬迁临摹过程,并允许在指定范围内拍摄高清照片用于学术出版和非商业性艺术研究(临摹粉本核心细节除外)。同时,赠送一套官方出版的《永乐宫壁画精选图录》(非卖品)以示感谢。
成功了!虽然没有拿到最核心的粉本,但获得了宝贵的现场观摩和高清拍摄权!这已是极大的突破!为“碧兰鉴藏”未来开发高精度复刻版画、学术著作以及艺术灵感汲取,打开了至关重要的大门!
“太好了!”宋启寰难掩兴奋,“这套图录和拍摄权,价值连城!我们的复制品太值了!”
张碧兰脸上也露出一丝满意的笑容,但她的目光却落在了书房一角那口不起眼的檀木箱上——里面存放的,正是那二十多件敦煌写经唐代残卷的真迹。
她挥手屏退左右,独自一人打开木箱。一股古朴沧桑的气息扑面而来。泛黄的纸张,或残缺或焦脆,上面用毛笔书写着或工整或潦草的经文,墨色沉静,历经千年岁月。
她小心翼翼地拿起一卷相对完整的《妙法莲华经》残卷,指尖拂过古老的纸面。就在她的指尖触碰到经卷的瞬间——
嗡!
手腕处的空间胎记骤然传来一阵清晰而温润的悸动!一股远比感应到嘉靖青花罐和西周青铜盨时更加古老、深邃、祥和的气息缓缓流淌开来!仿佛一位沉睡千年的智者悄然苏醒!
空间对这批敦煌写经真迹反应极其强烈!
张碧兰心中剧震!毫不犹豫,意念微动!
存!
空间之力无声发动!整箱敦煌写经真迹瞬间消失!下一刻,已安然置于空间最深处,那片受佛骨舍利金光滋养的区域!
就在经卷进入空间的刹那——
异变陡生!
空间中央的佛骨舍利,猛然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璀璨金芒!光芒不再是单纯的明亮,而是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智慧与慈悲的韵味!那二十多卷写经真迹,在金光照耀下,仿佛被赋予了生命,纸张上原本细微的裂纹竟有微微弥合的迹象(幻觉般),墨迹也更加黝黑光亮,散发出淡淡的、沁人心脾的松烟墨香与古老纸张混合的奇异气息!整个空间都似乎变得更加稳固、深邃、充满了一种浩瀚的文明积淀感!
空间因这批蕴含千年佛法与文明信息的写经真迹发生了某种质的升华!其容量与灵性似乎都得到了巨大的滋养和提升!
张碧兰退出空间,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震撼与狂喜!这批写经的真迹价值远超她之前的预估!它们对于空间的意义,甚至超过了其本身的文物市场价值!这次置换不仅为碧兰鉴藏赢得了宝贵的文化特权,更让她的空间底蕴迈上了一个全新的台阶!
真迹待价而沽?不,它们已是无价之宝,是空间成长的基石!
几天后。“碧兰鉴藏”正式宣布与内地某权威艺术机构(未具名)达成“学术合作”,获得永乐宫壁画相关研究支持的消息,并展示了那套精美的《永乐宫壁画精选图录》(隐去来源),在香江文化界和收藏界引起了不小轰动,进一步巩固了其“学术与商业并重”的高端形象。
然而,就在张碧兰沉浸在文化置换与空间升级的双重喜悦中,积极筹备派遣专家团队赴内地事宜时,宋启寰带来了一个紧急而蹊跷的消息。
“碧兰,”宋启寰面色凝重,“刚收到伦敦阿福传来的密讯。威尔逊那边似乎对我们的动向异常关注。他不知通过什么途径可能已经隐约察觉到我们近期与内地的某些‘文化交流’活动。虽然具体内容他应该还不清楚,但他正在试图将此事与他在听证会上准备的‘通敌’罪名进行关联,四处搜罗‘证据’。”
文化交流?与“通敌”关联?
张碧兰眼中寒光一闪:“他倒是会牵强附会!”
“还有更奇怪的,”宋启寰声音压低,带着一丝不解,“密讯中提到,威尔逊身边的一个亲信,最近突然对敦煌艺术和道教壁画表现出了‘不同寻常的兴趣’,甚至在私下打听香江市面上是否有珍贵的敦煌写经或道教艺术珍品流出尤其是唐代的”
打听敦煌写经?唐代的?
轰!
张碧兰的心脏猛地一跳!一股极其不祥的预感瞬间攫住了她!威尔逊怎么会突然关心起这个?!而且时间点如此巧合?!
难道他察觉到了什么?还是这背后有更深层的、她尚未知晓的联系?!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