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宗元年的第一场雪,比往年来得更早。汴京的朱门覆盖着皑皑白雪,却掩不住家家户户门前悬挂的白幡——护国长公主赵红玉“羽化登仙”的消息,已传遍大宋的每一寸土地。
长信宫的暖阁里,曹太后正对着一幅画像出神。画中的女子一身银甲,立于雁门关城楼之上,身后是冲天的烽火,眉眼间却带着温和的笑意。这是赵曙命宫廷画师赶制的,画框边缘还缠着素色的绸带。
“太后,该上朝了。”李德明轻手轻脚地进来,手里捧着暖炉。这位伺候了两朝皇帝的老内侍,此刻眼圈通红——他还记得十年前,那位刚从演武场醒来的公主,误把他当成“剧组道具”时的模样。
曹太后抬手抹去眼角的泪,将画像小心翼翼地收好:“把这幅画挂在御书房,让陛下每日都能看见。”她顿了顿,声音有些发颤,“告诉礼部,按亲王礼制厚葬,陵寝就选在雁门关西侧,让她能永远看着北疆的烽火。”
李德明应着退下,暖阁里只剩下炭火噼啪作响。曹太后望着窗外的雪,忽然想起宋雅最后一次进宫时说的话:“太后,守江山就像种麦子,既要有犁地的狠劲,也要有浇水的耐心。”那时她只当是寻常道理,如今才明白,那是这位异世公主用十年光阴总结的真谛。
紫宸殿上,赵曙穿着素色龙袍,面色苍白却眼神坚定。朝臣们按品级分列两侧,素色的幞头在殿内连成一片,肃穆得连呼吸都轻了许多。
“诸位爱卿,”赵曙的声音透过大殿梁柱传出去,带着少年人少有的沉稳,“皇姐虽去,但她留下的《兵法汇编》和《新政补遗》,是我大宋的根基。即日起,命狄青为西北都护使,总领北疆军务;范纯祐为户部侍郎,推行军屯制。”
狄青和范纯祐出列领旨,甲胄与朝服碰撞的声响,在寂静的大殿里格外清晰。狄青望着龙椅上的年轻帝王,忽然想起十年前在雁门关,宋雅也是这样站在军前,用一句“保家卫国”点燃了全军的士气。
退朝后,狄青没有回府,而是直接去了禁军大营。演武场上,士兵们正在演练宋雅留下的“三才阵”,呐喊声震得积雪从檐角坠落。他走到兵器架前,拿起一柄改良后的骑兵弩,试拉弓弦时,指节因用力而发白——这弩箭的图纸,是宋雅临走前亲手交给他的,上面还有她用朱砂标注的“射程三丈,可透重甲”。
“将军,这弩真能射穿西夏的铁鹞子?”一个年轻士兵凑过来问,眼里满是好奇。
狄青放下弩箭,指向远处的靶心:“不是弩能射穿,是人心能穿。”他想起宋雅教他们的“心理战术”,“当年公主在灵州,靠的不是武器,是让敌军知道,大宋的士兵敢用命护着百姓。”
士兵们似懂非懂,却都挺直了脊背。狄青看着他们年轻的脸,忽然笑了——这些孩子,像极了当年的自己,而宋雅留下的,不只是兵法,更是这股“敢战”的勇气。
范纯祐则去了户部衙署。案上堆着各地送来的军屯报表,最上面一张是雁门关的:“垦荒百亩,收麦五千石,可供驻军三月之需。”他拿起朱笔在上面画了个圈,忽然想起宋雅说的“军屯不是让士兵当农夫,是让他们知道,守的不只是城,是自己种的田,是家里的爹娘”。
“范大人,辽国使者求见。”属吏进来禀报,语气里带着警惕,“他们说……想看看公主的陵寝。”
范纯祐放下笔,眼神锐利起来:“告诉他们,公主的陵寝在大宋的土地上,在百姓的心里。若想瞻仰,先拿出诚意——把云州城外的骑兵撤了,按盟约好好做买卖。”
属吏应声而去,范纯祐望着窗外的雪,忽然从袖中取出一张画像。那是他偷偷画的宋雅,画中的她穿着便服,在震威县的田埂上笑,身后是金黄的麦浪。他轻轻抚摸着画像,像在触摸那段再也回不去的时光。
青山剑宗的弟子们,则按宋雅的遗愿,将她的青锋剑供奉在藏经阁。每日清晨,都会有弟子来擦拭剑身,看着上面渐渐淡去的“守”字,想起她教他们的“剑胆琴心”——剑要利,心要仁。
春桃则留在了公主府。她将宋雅的衣物一件件整理好,发现每件衣服的领口都绣着小小的“宋”字,像个藏了十年的秘密。最底下压着一本日记,纸页已经泛黄,上面记着些奇怪的词语:“基地”“任务”“战友”,最后一页却写着:“震威县的桃花开了,像极了现代的春天。”
春桃合上日记,走到窗前。院中的那棵银杏,是宋雅亲手栽的,如今已亭亭如盖。她忽然看到枝桠上挂着个小小的木牌,上面刻着:“此心安处是吾乡。”
汴京的百姓,则用自己的方式纪念着宋雅。有人在街头画她的画像,五文钱一张,买的人排起长队;有人编了歌谣,唱“红玉战神,护我大宋,北拒辽狗,西破夏兵”;连最调皮的孩童,都会拿着木剑模仿她的“流星赶月”。
冬至那日,赵曙带着百官去雁门关祭拜。陵寝前的石碑上,刻着曹太后亲笔写的碑文:“公主赵红玉,异世而来,护我大宋十载。北定雁门,西平灵州,兴军屯,安民生,功在千秋。”
祭文读到“呜呼哀哉,伏惟尚飨”时,忽然有雁群从天空飞过,排成人字形,在湛蓝的天幕上划过一道弧线。赵曙望着雁群,仿佛又听到了那句穿越十年风雨的呐喊:“犯我大宋者,虽远必诛!”
狄青和范纯祐同时屈膝跪地,身后的禁军将士和文官们也跟着跪下,山呼“吾皇万岁”的声浪中,夹杂着无数声“公主安息”。
风吹过雁门关的城楼,卷起地上的雪,像在诉说着一个跨越时空的故事。而故事的主角,早已化作天上的星,看着这片她用十年光阴守护的土地——北疆的烽火台依旧在,西境的榷场热闹非凡,汴京的百姓在暖阁里喝着热茶,孩子们在雪地里追逐打闹。
这,就是她想要的大宋。
春桃在公主府的梅树下,埋下了那枚布满裂痕的空间戒指。她相信,等到明年花开时,这里定会长出一株新的梅,像极了那位从异世而来的公主,坚韧,温暖,永远向着阳光。
而青史的某一页,正静静躺着她的名字——赵红玉,大宋护国长公主,以女子之身,护江山万里,留传奇千古。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