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带着百科全书穿成女扮男装的皇孙 第29章:春闱放榜,风波骤起

三月的京城,寒意尚未完全褪去,贡院外却已是人头攒动。今日是春闱放榜的日子,红墙下挤满了翘首以盼的举子和看热闹的百姓,喧闹声几乎要掀翻头顶的灰瓦。

赵宸渊坐在马车里,隔着轻纱窗帘望着外面的景象。她今日特意换上了一身常服,只带了秦风一人,像个普通的世家子弟般来看看热闹。车窗外,一个穿青布长衫的举子正抱着同伴痛哭,声音嘶哑:“十年寒窗,终究是落了……”旁边立刻有人附和,叹息声此起彼伏。

“殿下,咱们真要在这儿挤着?”秦风皱着眉,显然不习惯这种摩肩接踵的场合。他更担心的是,万一有人认出皇太孙,引发骚乱就麻烦了。

赵宸渊却看得饶有兴致:“你不懂。这放榜的红墙下,最能看清人心。”她指尖敲着膝盖,忽然指向人群中一个不起眼的角落,“你看那个穿月白长衫的,落榜了却不恼,还在安慰旁人,倒是个有趣的人。”

秦风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只见那举子眉目清俊,虽面带失落,却正温言劝着一个捶胸顿足的同伴:“王兄莫急,大不了再等三年。”话音刚落,就听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惊呼——榜单最顶端的名字,赫然是“魏明”。

“魏明?那不是丞相魏庸的侄子吗?”

“状元竟然是他?我听说他连《论语》都背不全……”

“嘘!小声点!不想活了?”

议论声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压抑的沉默。赵宸渊唇角的笑意淡了下去。魏明的才学,她早有耳闻——去年宫宴上,这小子连一句完整的诗都吟不出,如今却成了状元,说这里面没猫腻,谁信?

更让她在意的是,榜眼的位置,写着“张诚”,是魏庸门生的儿子;探花“刘宇”,则是户部侍郎的远房表亲。前三名,竟全被权臣派系包揽了。

“有意思。”赵宸渊低声道,“魏庸这是想把科举变成自家的后院?”

正说着,人群中忽然响起一声怒喝:“不可能!苏文兄怎么会落榜?”只见一个年轻举子冲到榜前,手指在密密麻麻的名字上飞快滑动,最后颓然跪倒在地,“不公!这科场太不公了!”

“苏文?”赵宸渊心中一动。这个名字她有印象——张启曾提过,说江南有个寒门士子苏文,才学冠绝一时,是此次春闱最大的黑马。

秦风显然也听过这名字,低声道:“听说他在会试中写的策论,连陛下都赞过。”

“那现在呢?”赵宸渊追问。

秦风挤进人群看了片刻,回来时脸色凝重:“从头到尾,都没有苏文的名字。”

赵宸渊的眼神沉了下来。如果说魏明得状元是舞弊,那苏文落榜,就只能是故意为之了。她正想让秦风去寻苏文,却见人群忽然骚动起来,有人高喊:“靖王殿下到了!”

只见靖王赵衍的仪仗缓缓驶来,百姓们慌忙退让。靖王坐在马背上,目光扫过榜单,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惊讶:“哦?魏贤侄竟中了状元?真是可喜可贺。”他话音一转,又似无意地问道,“本宫听说,有位叫苏文的举子才华出众,怎么没在榜上?”

这话看似平常,却像一颗石子投进水里,瞬间激起千层浪。有人立刻喊道:“是啊!苏文兄肯定是被人顶替了!”“听说负责监试的是太子太傅,会不会是他……”

议论声越来越大,矛头渐渐指向了太子太傅。赵宸渊心中冷笑。来了。靖王这招“借刀杀人”真是高明——既挑动了寒门士子对权贵的不满,又把脏水泼到了太子太傅身上。

太子太傅是出了名的清流,素来不与魏庸、靖王等人同流合污,对赵宸渊也多有关照。靖王这是想借科场舞弊案,扳倒这个潜在的“太子党”。

“秦风,去把那个喊冤的举子叫来。”赵宸渊低声道。

片刻后,那举子被带到马车旁,见到赵宸渊的装束,虽不知身份,却也不敢怠慢,拱手道:“公子有何指教?”

“你说苏文该中?”赵宸渊问道。

举子梗着脖子:“自然!苏文兄的策论,字字珠玑,论民生,谈吏治,连主考官都拍过案!怎么可能落榜?”

“你有证据?”

“我……”举子语塞,随即红了眼,“满城举子都能作证!只要把苏文兄的试卷拿出来比对,便知真假!”

赵宸渊点点头:“好。你去告诉苏文,让他别急。三日之内,必有结果。”她从袖中取出一块玉佩,“拿着这个,去东宫找秦风,他会帮你。”

举子接过玉佩,虽满心疑惑,却还是郑重地行了一礼,转身挤进人群。

靖王的仪仗已经离去,留下一群仍在议论的举子和百姓。赵宸渊看着那面红墙,上面的名字在阳光下刺得人眼睛生疼。她忽然想起现代历史上的科举舞弊案,从唐朝的“牛李党争”到清朝的“辛卯科场案”,哪一次不是权力斗争的缩影?

“回东宫。”赵宸渊放下窗帘,“去请张启大人。”

马车驶离贡院,秦风忍不住问道:“殿下,您真要查?这背后可是魏庸和靖王……”

“越是他们,越要查。”赵宸渊语气平静,“科举是选拔人才的根基,若是被他们把持,这大夏的未来,才真的危险了。”她顿了顿,又道,“你去查一下,负责誊录试卷的官员是谁,最近有没有异常举动。”

秦风应下,心里却暗自咋舌。这位皇太孙,胆子真是越来越大了——前几日刚驳了魏庸的税改提议,如今又要查科场舞弊,这是要把两大权臣一起得罪啊。

回到东宫时,张启已经在书房等候。听闻春闱之事,他脸色凝重:“殿下,此事恐怕不简单。魏庸把持礼部多年,春闱的考官、誊录官,多是他的人。想要查试卷,难如登天。”

“难,不代表做不到。”赵宸渊铺开一张纸,上面是她刚才在马车上画的科举流程简图,“你看,试卷要经过糊名、誊录、阅卷、复核四个环节。魏明要顶替苏文,最可能动手脚的,就是誊录和复核阶段。”

她用笔画出两个圈:“糊名后,考官看不到考生姓名,但若誊录官故意写错苏文的卷子,再把魏明的卷子换上,就能神不知鬼不觉。复核官若是魏庸的人,自然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张启眼睛一亮:“殿下说得是!只要找到负责誊录苏文试卷的书吏,或许就能找到突破口。”

“但他们肯定会销毁证据。”赵宸渊摇头,“我们得抢在他们前面。张大人,你负责去礼部,以‘核对考生籍贯’为由,调出所有考生的报名表,尤其是苏文和魏明的。秦风,你去查誊录官的名单,重点查那些与魏庸有牵连的。”

“是!”两人齐声应道。

张启刚要走,又被赵宸渊叫住:“对了,太子太傅那边,你去打个招呼,让他小心。靖王既然把矛头指向他,肯定还有后招。”

张启忧心忡忡地离去。书房里只剩下赵宸渊一人,她看着那张科举流程图,忽然想起现代的防作弊手段——条形码、监控、异地阅卷……可惜,在这个时代,她能做的,只有一步步抽丝剥茧。

傍晚时分,秦风回来禀报:“殿下,查到了。负责誊录江南考生试卷的,是个叫刘三的书吏,他昨日突然告假,说是母亲病重,回了乡下。”

“母亲病重?”赵宸渊挑眉,“去查他母亲的真实情况。另外,看看他离京前,见过什么人。”

秦风领命而去。赵宸渊走到窗边,看着试验田的方向,新播的麦子已经长到半尺高,在风中轻轻摇晃。她忽然想起那个落榜的举子,想起苏文,想起那些十年寒窗却被权力践踏的寒门士子。

“魏庸,靖王……”她低声自语,“你们想把这大夏变成自家的私产,我偏不让。”

夜色渐深,东宫的书房依旧亮着灯。赵宸渊铺开一张新的纸,开始草拟一份关于“科举改革”的建议——她要在糊名、誊录之外,再加一道“交叉复核”的程序,由不同派系的官员共同阅卷,互相监督。

这或许不能立刻解决眼前的舞弊案,却能为将来埋下一颗种子。就像试验田的麦子,只要播下去,总有收获的一天。

窗外,月光洒在纸页上,照亮了那些娟秀却有力的字迹。赵宸渊知道,这场仗不好打,但她别无选择。因为她不仅是在为苏文等举子讨公道,更是在为这个时代的公平与正义,守住最后一道防线。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带着百科全书穿成女扮男装的皇孙书评:
暂无读者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