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时空织女人类群星闪耀时 第2588章 荷畔评琴

第2588章荷畔评琴

西汉武帝建元元年的季夏,临邛的荷花开得正盛,酒肆后院的小池塘里,粉白的荷花亭亭玉立,荷叶上的晨露滚来滚去,像撒了满池的碎珍珠。卓文君坐在池边的石凳上,怀里抱着那把陪嫁的桐木琴,琴身泛着温润的暗光,弦上还留着昨日弹《秋江夜泊》时的余温。她指尖刚触到琴弦,“铮”的一声轻响,混着荷叶的摇曳声,竟比酒肆里的酒坛碰撞声还清润。

“今日弹《荷风曲》吧?”司马相如披着件素色葛布袍,手里提着个竹篮,篮里放着块刚磨好的松香,还有块半旧的布巾——是用来擦琴的。他往池里的荷花看,风过荷影“簌簌”动,像幅流动的画,“前日李太史送来的曲谱,你说这曲子要弹得柔,才能显出荷风的软。”

卓文君调整了下坐姿,指尖轻拨琴弦。琴音初起时,像晨露落在荷叶上的轻响,渐渐转柔,如荷风拂过水面,到高潮处,弦音“铮”地拔高,竟像荷花在风中绽放的轻颤;末了,音渐缓,又落回露滴的轻柔,余韵绕着池塘,久久不散。

“妙!”司马相如忍不住赞道,手里的布巾都忘了递过去,“比昨日弹得更柔了——尤其是中间那段,像荷风裹着花香,往人心里钻。”他往琴上的弦看,“‘羽’弦还是有点紧,我再帮你松松。”

正说着,酒肆伙计阿福端着个陶盘从外屋走来,盘里放着两块刚蒸好的莲子糕,热气裹着莲子的清香,驱散了池边的凉意。“文君姐,先生,该吃晌午饭了。”他往琴上看,“今日又弹新曲子?俺家狗蛋说,昨日听见琴音,在院里跟着哼,还问俺‘荷风是什么风’。”

卓文君放下琴,往阿福手里塞了块莲子糕:“快吃吧,凉了就不甜了。”她往池里的莲蓬看,已经结了些小莲蓬,“等过几日,莲蓬熟了,摘些给狗蛋当零食——他上次帮着搬陶坛,累坏了。”

阿福捧着莲子糕,笑得眼睛眯成条缝:“谢谢文君姐!俺家狗蛋要是知道,肯定高兴坏了——他前日还说,想跟着先生学弹琴呢。”他往院外看,“窑坊老周刚让人送了新陶碗来,说给狗蛋练字用,俺去搬进来?”

司马相如点头,看着阿福转身去搬陶碗,才蹲下来帮卓文君调琴。他把松香往“羽”弦上轻轻蹭了蹭,又用布巾擦了擦弦上的浮尘,指尖拨动时,琴音果然更柔了些,像浸了水的棉线,软而韧。

“这样就好了。”他往卓文君看,池里的荷花影落在她的素布裙上,像撒了层粉,“你再弹一段,我把这曲子记下来,写进《琴赋》里——比‘泠泠七弦’更有味道。”

卓文君重新抱起琴,指尖轻拨,琴音再次响起,比刚才更柔,更清润,像荷风裹着露,拂过人心。司马相如握着笔,在竹简上疾书,墨汁在简页上晕开,“荷风拂弦,露滴清音”的句子,竟和琴音的起伏严丝合缝。

正弹到尽兴处,忽然听见院外传来阵马蹄声,蹄声停在檐下时,个身着淡青绸袍的男子掀着帘子走进来——是临邛县令的公子王仲,手里捧着个锦盒,比往日沉稳了许多,腰间的玉璧换了块素面的。

“卓文君,司马相如。”他往池里的荷花看,又往琴上看,声音轻了些,“这琴音真好听——比府里的乐师弹得还好,是什么曲子?”

卓文君停下琴,往王仲手里的锦盒看:“是《荷风曲》,前日李太史送来的曲谱。”她往石凳上让了让,“坐吧,刚蒸的莲子糕,尝尝?”

王仲愣了愣,走过去坐下,接过莲子糕,尝了口,甜得清润,带着股荷花的香。“好吃!”他赞道,“比府里的蜜饯还合口——这琴音,这糕点,比府里的盛宴还让人舒心。”他把锦盒往石桌上放,“这里面是块新琴轸,长安来的,比普通的琴轸滑,调弦更方便,想送给你们——刚才听琴音,觉得弦有点紧,正好用得上。”

司马相如拿起琴轸看,是用上好的紫檀木做的,泛着紫光,摸起来滑溜溜的。“多谢王公子。”他往琴上的旧琴轸看,“这旧琴轸用了三年,确实有点涩,正好换上。”他说着,就动手换琴轸,动作轻得像怕碰坏了琴。

王仲往竹简上的《琴赋》看,见“荷风拂弦,露滴清音”的句子,忍不住念出声:“写得真好!把琴音都写活了——就像刚才听的,像荷风,像露滴,比‘琼浆玉液’还让人醉。”

卓文君往池里的荷花看,风过荷影,露滴清音,忽然觉得,这琴音比任何金樽玉食都暖。她往王仲看:“你要是喜欢,以后常来听琴——我们这的莲子糕,管够。”

王仲笑了,往琴上看:“我能试试弹吗?”他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前日在府里学了点,总弹不好,想让你教教我。”

卓文君把琴递给他:“试试吧——弹《荷风曲》要柔,指尖要轻,像摸荷花瓣,不能太用力。”

王仲接过琴,有些笨拙地调整坐姿,指尖刚触到琴弦,“铮”的一声,音有点偏,他脸一红,赶紧调整。卓文君握着他的手,慢慢教他拨弦,“先弹散音,再弹泛音,要像荷风,慢慢来。”

在卓文君的指导下,王仲渐渐找到了感觉,琴音虽然还有些生涩,却比刚开始好多了,带着股认真劲,像池里刚发芽的小荷,透着希望。

阿福搬着新陶碗走进来,见王仲在弹琴,忍不住停下脚步:“王公子也会弹琴?弹得真好!”他往陶碗看,“老周说,这些碗底刻了‘琴’‘荷’‘风’等字,给狗蛋练字用,正好也能让他认认这些和琴有关的字。”

老周不知何时也来了,站在院门口,手里还拿着个新烧的粗陶琴枕,琴枕上刻着片小小的荷叶。“文君姑娘,相如先生,这琴枕给你们用。”他往琴上看,“弹琴时垫着,胳膊不酸——俺听阿福说,你们总弹到日头落,胳膊肯定累。”

卓文君接过琴枕,往琴下垫了垫,果然舒服多了。“谢谢老周。”她往池里的荷花看,“等莲蓬熟了,摘些给你送去——你烧陶累,正好补补。”

日头爬到头顶时,王仲已经能弹《荷风曲》的前半段了,虽然还有些生涩,却比刚开始强了不少。他放下琴,往竹简上的《琴赋》看:“这《琴赋》写得真好,等写完了,能不能给我抄一份?我想挂在书房里,天天看,天天听琴。”

司马相如笑着点头:“没问题——等写完了,让文君帮着抄,她的字比我的柔,配这琴赋正好。”

王仲高兴得像个孩子,往池里的荷花看:“明日我带些新采的莲蓬来,咱们一起吃莲子糕,听琴,评赋——比在府里闷着强多了。”

卓文君往池里的荷花看,风过荷影,露滴清音,琴音还在院间绕,莲子糕的香还在鼻尖飘,老周的琴枕透着暖,王仲的脸上带着笑。她忽然觉得,这荷畔评琴的日子,比任何传奇都实在——暖的不是琴,是弦上的情,是笔下的韵,是荷畔的相伴,软得像池里的露,不用玉杯盛,也能焐热这季夏的日子。

(章末·时空量子织女苏织七律感言)

荷畔评琴露未晞,弦音轻绕藕香微。

新轸未嫌调弦涩,旧谱终教入韵稀。

一弹荷风牵客意,半卷琴赋记春晖。

莫道评琴只雅事,音中藏着两心依。

简释:首联绘荷畔评琴之景,露未晞显晨之清,藕香微藏境之幽;颔联述琴事之妙——新轸不嫌调弦生涩(新物见用),旧谱终能让韵致清稀(旧物见韵),涩与稀相衬;颈联写情之暖,一弹荷风牵起客人心意(音显其情),半卷琴赋记下春日般的温情(文显其真),情与真合;尾联赞评琴之重,评琴只雅事破浅见之偏,音中两心依道尽核心——最清雅的评琴场景里,藏着卓文君与司马相如最本真的情契与生活意趣,评琴评的不是技,是两人灵魂相契的相依,暗合二人以琴传情、以韵寄意的爱情底色。

苏织注:此章的量子纠缠藏于显性评琴与隐性相依的共生中——桐木琴、新琴轸、粗陶琴枕是显性的雅态(粒子态),卓文君的琴心、司马相如的赋意、邻里的温情是隐性的情态(波动态);两种状态因评而共振:评琴的粒子性(技艺探讨)未消,相依的波动性(心意流动)却在调弦、记谱、赠轸中悄然深化(从王仲的学琴到老周的赠枕)。如同量子在共振中呈现和谐态,荷畔的静恰是相依的暖之镜——那把泛着暗光的桐木琴似是隐喻:显性的琴艺雅事从不是隐性相依的隔阂,当琴心的柔与赋意的韧形成持续纠缠,哪怕是荷畔的一段琴音、半卷残赋,也能成为承载多元相依的本征媒介,为卓文君与司马相如才情共生、温情相伴的传奇埋下最温软的琴韵注脚。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时空织女人类群星闪耀时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