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观察站里,打印机发出“咔嗒咔嗒”的轻响,陈默盯着屏幕上不断跳动的数字,后颈的汗湿了衣领。
三小时前他点击“发布”时,参与人数还是0,此刻红色滚动条已经飙到1237——比他预估的首日峰值还多了三倍。
“哥!看这儿!”小杰突然拍了下桌子,咖啡杯里的冷沫子溅在键盘上,“地铁二号线的用户自发组了‘情绪急救站’,现在正往通勤族手里塞印着‘你今天也辛苦了’的卡片!”他的手指在触控屏上划动,监控画面里,穿格子衫的姑娘正踮脚给戴耳机的男生递卡片,对方先是愣住,接着摘下耳机说了句什么,姑娘的笑意在晨雾里漾开。
陈默的指尖还停在“实时数据总览”的暂停键上,目光却被右侧“共情指数排行榜”里那个刺眼的80%拽住了。
正常用户完成三次以上日常任务,指数顶多爬到20%,这个ID为“老周的小儿子”的账号,从凌晨五点开始,每小时上传三条记录,现在已经27条——每条的指数都像火箭似的往上蹿。
“小杰,调这个账号的所有附件。”他的声音突然沉下来,鼠标滚轮转得飞快。
“不会是刷榜吧?”小杰凑过来,后槽牙咬得咯咯响,“上次那个用AI生成‘帮孕妇拎菜’视频的家伙,系统扣了他半年烟火值——”
“先别急。”陈默调出第一条记录,视频里是间白墙青瓦的屋子,窗台上摆着两盆开得正艳的长寿花。
穿深蓝色毛衣的年轻人半蹲着,给白发老太太剪指甲,剪到小拇指时突然停住:“王奶奶,您这指甲边上有点倒刺,我给您涂点护手霜?”老太太的手颤巍巍抬起来,摸了摸他的额头:“小周啊,你比我亲孙子还贴心。”
第二条是在走廊,年轻人举着份《云城晚报》,给围坐的老人们读新闻:“‘本市今日最高气温22度,适合晒被子’——赵爷爷,您昨天说想晒褥子,等会我帮您把老榆木床挪开?”
第三条是厨房,他系着碎花围裙打鸡蛋:“李爷爷说想吃水蒸蛋,张奶奶要少盐,刘奶奶得放葱花……”镜头扫过灶台,瓷碗整整齐齐排了一溜,每个碗沿都贴着名字。
“市郊的夕阳红老年公寓。”陈默突然想起什么,翻出手机相册。
两周前他刷到过一条短视频,画面是位穿绛红色毛衣的老太太坐在轮椅上,背景音是年轻男人的画外音:“我妈退休前是小学老师,现在阿尔茨海默症,总念叨‘我学生还等着上课呢’。”评论区里,他留过言:“或许可以带阿姨多和同龄人说说话?”
“这不是刷榜。”陈默长出一口气,后脊梁的紧绷感松了些,“他是真的在陪这些老人。”
“那怎么指数这么高?”小杰凑近屏幕,“系统评估模型算的是任务完成度+情绪反馈值,这些老人的笑容、肢体动作……”他突然顿住,“哥,你看每条视频的结尾——老人们都主动抱了他!”
陈默放大最后一帧画面:穿蓝毛衣的年轻人被七位老人围在中间,最矮的老太太踮着脚搂他脖子,最胖的爷爷拍他后背,连平时板着脸的护工阿姨都红着眼圈在抹眼泪。
系统自动生成的情绪热力图里,红色区域几乎覆盖了整个画面。
“问题不在数据异常,在我们的模型。”陈默抓起记号笔在白板上画圈,“现在的评估机制太依赖量化指标,容易让人误解‘指数高=更伟大’——可共情从来不是比赛。”他的笔尖重重戳在“情感真实度检测”几个字上,“得加这个:用NLP分析对话里的重复词、语气词,再匹配行为轨迹——比如他如果真的每天来公寓,定位数据会显示连续驻留三小时以上。”
小杰掏出手机开始记:“需要调用通信基站定位?得和运营商谈接口——”
“先做内测版。”陈默打断他,指节敲了敲自己太阳穴,“用户的善意不该被数字绑架。”他转身打开摄像头,T恤领口还沾着昨晚泡面的油星子,“我要录个说明视频,就说‘烟火之光不是比谁更亮,是让每一点光都能找到需要它的人’。”
手机在此时震动,是小华的消息弹窗:“杭州试点的‘共情日记’火了!浙大心理系教授把它当实践课,学生每天记录‘帮学妹捡书’‘宿管阿姨多给的卤蛋’,现在超话阅读量破两千万!”附的截图里,一条“今天给外卖小哥递了瓶冰水,他说‘这是我跑单十年收到的第一瓶’”的日记,底下跟了八百多条“我也去买水”的留言。
“社会心理机制……”陈默念叨着,突然笑出声,“咱们可能真的撞开了什么门。”
夜幕降临时,观察站的空调发出“嗡”的一声,陈默揉了揉发涩的眼睛,终端机的蓝光在他脸上投下明暗交错的影子。
他输入密码进入“第三象限”,那个熟悉的黑色界面突然跳出一行字:“共情引擎启动进度:23%。你正在接近林宇的最终意图。”
林宇。
陈默的手指在键盘上悬了三秒。
三个月前系统突然弹出的神秘开发者ID,每次关键节点都会留下线索的“消失的人”。
他想起李涛说过,“平凡人潜力觉醒计划”最初的核心代码里,有段注释写着“真正的引擎,藏在人心的共鸣里”。
终端机的提示音还在响,陈默摸出兜里的芯片,金属边缘硌得掌心发疼。
他想起老周的小儿子视频里,老太太摸着年轻人额头说的那句“比亲孙子还贴心”,想起地铁里接卡片的男生后来追着姑娘跑了半站路,就为说句“我今天真的需要这个”。
“或许林宇一直在等的,是有人能证明——”陈默轻声说,“善意不需要系统驱动,它本来就在那儿。”
他关掉终端机时,屏幕最后闪过的蓝光里,“23%”的数字像颗将亮未亮的星。
手机在桌面震动,是李涛发来的消息:“今晚方便来我家吗?有些旧资料想给你看。”
陈默抓起外套,芯片在口袋里撞出清脆的响。
窗外的云城亮起万家灯火,某栋居民楼的阳台上,有个穿蓝毛衣的身影正扶着老太太看星星——和视频里的画面,分毫不差。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