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走进伊甸》·第176章《焚天之舞》(160万年前·南非斯瓦特克朗洞穴)
第一节地火的馈赠
赤道季风裹挟着硫磺气息汹涌而入,如同一头暴躁的巨兽,闯入南非斯瓦特克朗洞穴。十七岁的燧,此刻正匍匐在玄武岩裂缝旁,她的身姿紧贴着粗糙的岩壁,仿佛与这古老的岩石融为一体。长期暴露于火山气体中,她的鼻甲骨已悄然发生改变,进化出独特的筛状结构,这一特殊构造,就像精密的过滤器,使她能敏锐地捕捉到地下300米深处岩浆房释放的硫化氢分子,那若有若无的气息,对她而言,如同清晰的信号。
当她的食指小心翼翼地触碰到岩缝中灼热的硅酸盐结晶时,一场奇妙的生物反应正在她的身体里悄然展开。突变的TRPV1基因,这个热痛觉受体,突然失活。掌心的皮肤角质层开始以肉眼几乎难以察觉的速度——每分钟0.03毫米增厚,如同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这看似微小的变化,实则是人类进化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是人类首次进化出耐火表皮的生物证据,标志着人类在适应自然的道路上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她静静地感受着身体的变化,眼神中透着好奇与坚定。周围的空气里弥漫着刺鼻的硫磺味,混合着岩石的气息,构成了这片神秘洞穴独特的氛围。裂缝中不断散发出的热量,烘烤着她的身体,却不再能带来疼痛,这种新奇的感觉让她既兴奋又有些不安。她知道,这一变化或许将改变族群的命运,而她,正站在这一伟大变革的起点。
第二节火塘的初啼
月圆之夜,皎洁的月光洒在洞穴外,为这片大地披上一层银纱。燧手持剑齿虎胫骨,那粗壮的骨头在她手中显得沉甸甸的。她用力撬开膨胀的岩层,每一次发力都伴随着肌肉的紧绷与颤抖。随着“咔嚓”一声脆响,岩层被撬开一道缝隙,地幔柱上涌的气流如同被释放的精灵,裹挟着一团橙红的熔岩球托出地表。
这枚直径23厘米的炽热球体,散发着耀眼的光芒,宛如一轮小太阳降临洞穴。它在地面滚动,烙出一道道焦黑的纹路,那复杂的图案,竟与七十万年后北京猿人洞穴火塘的碳痕完全吻合,仿佛跨越时空的呼应。燧的族群成员们纷纷围拢过来,他们从未见过如此持续燃烧的光源,眼中满是惊讶与敬畏。
在强光的刺激下,他们退化的瞬膜,那曾被遗忘的第三眼睑,开始重新发育。视网膜杆状细胞密度也骤增40%,让他们的视觉系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他们的眼睛逐渐适应了这明亮的光芒,看着那跳动的火焰,仿佛看到了希望的曙光。燧站在一旁,注视着这一切,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成就感,她知道,这团火,将为族群带来全新的生活。
第三节焚天之舞
雨季的第七天,天空中乌云密布,雨水如注。燧看着燃烧的熔岩球,心中萌生出一个大胆的想法。她决定将熔岩球滚入鬣狗巢穴,那里是族群的一大威胁。她深吸一口气,用尽全身力气推动熔岩球,滚烫的球体在地面滚动,所到之处留下一串焦痕。
当熔岩球滚入巢穴的瞬间,高温引发的甲烷爆炸瞬间爆发,整个洞穴系统剧烈震颤,仿佛大地都在颤抖。飞溅的火山玻璃碎片四处横飞,燧躲避不及,颧骨被划出一道深可见骨的伤口,鲜血瞬间涌出,染红了她的脸庞。但她顾不上疼痛,心中只有胜利的喜悦。
这道疤痕,将成为“记忆之链”家族男性后裔的遗传标记,代代相传,诉说着这段英勇的历史。当夜,雨渐渐停了,族群围着余烬跳起环状舞。他们的足印化石显示,其步频与火山脉动节律一致,仿佛与大地的心跳融为一体。这是人类首次将地质运动转化为艺术表达,在火光的映照下,他们的身影摇曳,舞姿充满力量与激情,那是对生命的赞美,对自然的敬畏。
第四节熟食革命
旱季来临,食物变得愈发稀缺。燧在一次偶然中发现,经火烤制的羚羊肉能保存更久。她好奇地品尝着烤羊肉,意外地发现身体发生了奇妙的变化。她的唾液淀粉酶活性因食用熟食提升17倍,下颌骨肌肉群随之退化,为脑容量扩张腾出空间。
在炙烤过程中,燧的好奇心促使她不断尝试。她用含钠量高的唾液涂抹兽肉,这一不经意的举动,竟创造出原始腌制技术。那些焦黑的肉干上,盐晶层闪烁着微弱的光芒。当时的她或许并未意识到,这些看似普通的肉干,将在2025年被证实含有最早的人工钠化合物,成为人类化学实验的开端。
随着时间的推移,族群成员们也纷纷效仿燧的做法。他们发现,食用熟食不仅能让食物保存更久,还能让身体更加强壮,头脑更加聪慧。洞穴中弥漫着烤肉的香气,欢声笑语不断,族群的生活因为这小小的发现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第五节火语密码
星陨之夜,天空中流星划过,照亮了整个洞穴。燧坐在火堆旁,静静地观察着不同湿度木材燃烧时的爆裂频率差异。她的眼神专注而敏锐,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她突然灵机一动,用燃烧的金合欢枝在岩壁上烙出长短不一的焦痕,这些看似随意的痕迹,实则是她创造的原始二进制符号。
让她惊喜的是,这些符号成功预警了三次地震活动。每当有异常的燃烧爆裂声响起,她便会根据焦痕的排列组合,判断出即将发生的危险,并及时告知族群。当族群迁徙至东非大裂谷时,这套火语密码已发展出47个基础字符,其排列组合方式与七万年后拉斯科洞穴壁画中的狩猎场景存在拓扑关联,仿佛一条神秘的纽带,将不同时空的人类智慧连接在一起。
燧耐心地教给族群成员们这些火语密码,他们围坐在她身边,认真地学习着。在黑暗的洞穴中,这些跳动的火焰与神秘的符号,成为了他们沟通、预警和记录生活的重要工具,也见证着人类智慧的不断发展。
终幕灰烬基因
岁月匆匆流逝,燧的生命走到了尽头。她的尸体被族人投入仍在燃烧的熔岩坑,高温使她的线粒体DNA发生罕见玻璃化。160万年后,考古学家在灰烬层提取出保存完好的基因片段,当他们对这些基因进行研究时,惊人的发现出现了——其第16356号碱基序列竟与上海同步辐射中心的量子计算机启动代码完全一致。
2025年3月6日20:17分,在实验室里,实验员无意间将这段基因导入反应堆程序。刹那间,整个洞穴遗址的全息投影突然在实验室空中显现。燧举着火把的身影清晰可见,她正凝视着二十一世纪的人类,眼神中透着关切与警告。她的嘴唇开合着,仿佛在穿越时空诉说着:“勿让火种灼穿归途。”这跨越百万年的话语,如同一记警钟,在人们心中回荡,提醒着人类要敬畏自然,合理利用科技,不要让文明的火种变成毁灭的火焰。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