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回家:人类溯源之旅 第1544章 耶稣受难与福音传播(30年—100年·巴勒斯坦)

第1544章耶稣受难与福音传播(公元30年—100年·罗马帝国巴勒斯坦地区)

第一节:伯利恒降生(公元1年·犹太伯利恒)

希律王统治下的伯利恒,冬夜的星光格外明亮。木匠约瑟牵着毛驴,妻子玛利亚裹着粗麻布披风坐在驴背上,腹中的胎儿让她不时蹙眉。客栈的门都关着,只有马厩的稻草堆还能容身——那里弥漫着驴马的气息,却意外地暖和。

“就在这儿歇歇吧。”约瑟卸下玛利亚的行囊,里面只有几件换洗衣物和一小袋麦饼。他用干草铺出一块平地,刚扶玛利亚坐下,就听见婴儿的啼哭划破夜空。玛利亚抱着襁褓中的孩子,用咬破的手指沾了点奶水抹在他眉间:“就叫耶稣吧,神说他要将百姓从罪恶里救出来。”

马厩外突然传来羊群的骚动。牧羊人亚伯拉罕举着火把赶来,火光中,他看见一群天使在云端显现,翅膀的金光映亮了半个天空。“荣耀归于至高无上的神!”天使的声音像清泉流过石涧,“在大卫的城里,为你们生了救主,就是主基督。”

亚伯拉罕冲进马厩时,火把的光恰好照在婴儿脸上。那孩子不哭了,眼睛亮得像两星,正对着他笑。“这是……”亚伯拉罕突然跪倒在地,羊群在外面此起彼伏地咩叫,像是在附和天使的歌声。约瑟看着婴儿熟睡的脸庞,突然觉得马厩里的干草,都泛着金色的光。

第二节:约旦河受洗(公元27年·约旦河畔)

三十岁的耶稣站在约旦河里,河水刚没过脚踝,带着初春的凉意。施洗约翰穿着骆驼毛的衣服,腰间束着皮带,正用瓢舀起河水浇在他头上。“你是神的儿子,”约翰的声音带着颤抖,“本该我受你的洗,你反倒来找我?”

耶稣握住约翰的手,河水在他们脚边打着旋:“我们理当这样尽诸般的义。”话音刚落,天空突然裂开,圣灵像鸽子一样降下,停在他肩头。一个声音从云端传来:“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

岸边的渔夫西门扔下渔网,不顾妻子彼得拉的呼喊,蹚水跑到耶稣面前:“拉比(老师),带我走吧!”他的渔网还挂着几条银光闪闪的鱼,却此刻却觉得,那些鱼远不如眼前这个人重要。耶稣看着他被水泡皱的手:“来跟从我,我要叫你得人如得鱼一样。”

那天傍晚,约旦河畔聚集了数百人。耶稣坐在石头上,讲着“虚心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投在河面上,像一条通往天空的路。约翰看着人群,突然对身边的门徒说:“他必兴旺,我必衰微。”

第三节:五饼二鱼(公元29年·加利利海)

加利利海的岸边挤满了听道的人,他们已经三天没好好吃东西了。耶稣看着人群中那些面黄肌瘦的孩子,对门徒腓力说:“我们从哪里买饼叫这些人吃呢?”腓力数着钱袋里的银币:“二十两银子的饼,也不够他们每人吃一点。”

一个孩童怯生生地挤到前面,手里捧着五个大麦饼、两条鱼。“这能做什么?”门徒安德鲁皱眉,却被耶稣拦住。他接过饼和鱼,望着天空祝谢,然后掰开递给门徒,让他们分给众人。

奇迹就在这时发生。饼和鱼仿佛永远掰不完,每个接过食物的人都吃得饱饱的。渔夫西门捧着剩下的饼屑,数了数装碎屑的篮子,竟有十二个——正好对应十二个门徒。一个患麻风病的人吃了饼,溃烂的皮肤突然开始愈合,他趴在地上磕头,额头沾着的沙粒都闪着光。

夜里,耶稣独自登上山祷告。门徒们坐在篝火旁,看着远处渔船上的灯影,纷纷议论:“他真是先知吗?”西门摸着自己被耶稣治好的手——那只手曾因捕鱼扭伤,多年不能伸直,“他不止是先知,他是神的儿子。”

第四节:洁净圣殿(公元30年·耶路撒冷圣殿)

逾越节的耶路撒冷,圣殿里挤满了人。耶稣走进外邦人的院子,看见商人在兑换银币,鸽子贩子把笼子堆得像小山。他抄起一根绳子做的鞭子,猛地抽向货币兑换商的桌子,银币滚落一地,叮当作响。

“经上记着‘我的殿必称为祷告的殿’,你们倒使它成为‘贼窝’了!”耶稣的声音在圣殿里回荡,鸽子被惊得扑棱棱飞起,翅膀扫过祭司们的紫色祭袍。一个老祭司气得发抖:“你凭什么洁净圣殿?你有什么凭据?”

耶稣指着殿里的石头:“你们拆毁这殿,我三日内要再建立起来。”众人都嘲笑他——这圣殿是希律王花了四十六年建造的,石头都是从远处运来的巨石,最大的一块重逾百吨。但耶稣没再争辩,只是弯腰捡起一块碎瓷片,在地上画着什么,瓷片的反光映在他眼中,像两簇火苗。

傍晚,一个撒玛利亚妇人来打水,耶稣向她要水喝。妇人惊讶地睁大眼睛:“犹太人和撒玛利亚人从来不交往,你怎么向我要水?”耶稣笑了:“你若知道神的恩赐,和对你说‘给我水喝’的是谁,你必早求他,他也必给你活水。”妇人放下水罐,静静地听他讲道,夕阳把两人的影子拉在一起,仿佛从未有过隔阂。

第五节:最后的晚餐(公元30年·耶路撒冷upperroom)

逾越节的晚上,耶稣和十二个门徒坐在楼上的房间里。桌子上摆着无酵饼和葡萄汁,耶稣拿起饼,祝谢后掰开:“这是我的身体,为你们舍的,你们应当如此行,为的是记念我。”他又拿起酒杯:“这杯是用我血所立的新约,是为你们流出来的。”

犹大坐在角落,手在袍子底下攥着一个钱袋——里面是三十块银币,是犹太祭司们给他的。耶稣突然看向他:“你所做的,快做吧。”犹大的脸瞬间涨红,借口出去透气,匆匆离开了房间。

彼得拍着胸脯说:“众人虽然为你的缘故跌倒,我却永不跌倒。”耶稣看着他:“今夜鸡叫以先,你要三次不认我。”彼得急得站起来,凳子被带倒在地:“我就是必须和你同死,也总不能不认你!”其他门徒也纷纷表态,房间里的油灯忽明忽暗,映着他们激动的脸。

临出门前,耶稣为门徒们洗脚。他跪在彼得面前,彼得慌忙躲闪:“主啊,你洗我的脚吗?”耶稣按住他:“我若不洗你,你就与我无份了。”温水里飘着花瓣,是耶稣特意让门徒准备的,他边洗边说:“你们是弟兄,彼此洗脚,就像我洗你们的脚一样。”

第六节:客西马尼园(公元30年·橄榄山)

耶稣带着彼得、雅各、约翰来到客西马尼园,让其余门徒等着祷告。他跪在橄榄树下,汗珠像血滴一样落在地上:“我父啊,倘若可行,求你叫这杯离开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

三次祷告回来,门徒们都睡着了。耶稣摇醒彼得:“怎么样?你们不能同我警醒片时吗?”话音未落,远处传来火把的光。犹大走在最前面,他走到耶稣面前,用亲嘴作暗号:“拉比,您好。”

士兵们一拥而上,彼得拔出刀,砍下大祭司仆人的右耳。耶稣摸了摸那仆人的耳朵,伤口竟奇迹般愈合了:“收刀入鞘吧,凡动刀的,必死在刀下。”他转向士兵:“我就是你们所要找的人,放这些人去吧。”

门徒们吓得四散逃跑,只有约翰跟着。耶稣被绑着走过橄榄山,月光透过树枝照在他脸上,平静得像什么都没发生。一个妇人举着火把照他,认出是白天在圣殿讲道的拉比,突然哭了起来。耶稣对她说:“不要为我哭,要为你们自己和你们的儿女哭。”

第七节:十字架受难(公元30年·各各他山)

各各他山的早上,阳光刺眼。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头上戴着用荆棘编的冠冕,血顺着脸颊流进胡须里。罗马士兵在他脚下赌博,争夺他那件没有缝的内衣——那是玛利亚亲手织的,用的是最细的亚麻线。

路人嘲笑他:“你若是神的儿子,就从十字架上下来吧!”祭司们也摇头晃脑:“他救了别人,不能救自己。”耶稣望着天空,声音微弱却清晰:“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做的,他们不晓得。”

十字架旁边还钉着两个强盗,其中一个讥诮他:“你不是基督吗?救救你自己和我们吧!”另一个却骂他:“你既是一样受刑的,还不怕神吗?我们是应该的,因我们所做的事,配受这刑;但这个人没有做过一件不好的事。”他转向耶稣:“耶稣啊,你得国降临的时候,求你记念我!”耶稣对他说:“我实在告诉你,今日你要同我在乐园里了。”

午后三点,天地突然变黑。耶稣大喊一声:“我的神,我的神,为什么离弃我?”然后又说:“成了!”便低下头,断了气。这时,圣殿的幔子从上到下裂为两半,地也震动,磐石也崩裂,坟墓开了,许多睡了的圣徒的身体,复活站了起来。

第八节:复活与福音(公元30年—100年·地中海沿岸)

第三天清晨,抹大拉的玛利亚来到坟墓前,发现石头被滚开了,耶稣的身体不见了。她正在哭泣,身后传来声音:“妇人,你为什么哭?”玛利亚以为是看园的,便说:“先生,若是你把他移走了,请告诉我你把他放在哪里,我好去取他。”

那人说:“玛利亚。”她转过身,看见是耶稣,便扑过去想抱住他,耶稣说:“不要摸我,因我还没有升上去见我的父。你往我弟兄那里去,告诉他们说,我要升上去见我的父,也是你们的父;见我的神,也是你们的神。”

四十天后,耶稣在橄榄山向门徒显现,对他们说:“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说完,他就被一朵彩云接上天去,门徒们举目望天,直到有两个穿白衣的人说:“加利利人哪,你们为什么站着望天呢?这离开你们被接升天的耶稣,你们见他怎样往天上去,他还要怎样来。”

之后,门徒们分散到各地传福音。彼得在耶路撒冷讲道,三千人受洗;保罗从迫害基督徒的人,变成传福音的使者,走遍小亚细亚、希腊、罗马,写下许多书信;约翰在拔摩海岛看见异象,写下《启示录》。到公元100年时,从耶路撒冷到罗马,从亚历山大港到安提阿,都有基督徒的踪迹,他们在地下墓穴聚会,用鱼形符号彼此相认,把“爱人如己”的道理,传遍了整个罗马帝国。

双重视角闭环

亲历者约翰(耶稣门徒,《约翰福音》作者)

七律·福音颂

伯利恒星照马槽,约旦河滨圣灵昭。

五饼饱饲千人腹,一鞭洁净万邦朝。

晚餐杯显新约血,园祷汗凝赤土膏。

十字架上恩功毕,复活荣光满九霄。

约翰晚年被流放到拔摩海岛,他常坐在礁石上,望着地中海的落日,想起耶稣受难的那天。他总说,耶稣最动人的不是行过的神迹,而是在十字架上还为凶手祷告的温柔;不是复活的大能,而是洗门徒脚时的谦卑。当他在异象中看见新耶路撒冷,突然明白:耶稣带来的不是地上的国,而是人心里的光——这光从伯利恒的马厩亮起,经过十字架的血,最终要照亮整个世界。他写下“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时,笔尖的墨汁里,仿佛掺着约旦河的水。

观察者约瑟夫斯(犹太历史学家,《犹太古史》作者)

五绝·基督记

道成肉身降,十字血为证。

福音传四海,千古有回声。

约瑟夫斯在写《犹太古史》时,曾调查过耶稣的事迹。他起初以为这只是又一个被罗马处决的先知,却在走访那些跟随过耶稣的人后,发现了不同——这些人明明经历了迫害,眼神里却有种奇异的平安。当他在罗马看到基督徒宁愿被扔进斗兽场,也不愿否认信仰时,突然懂得:有些力量,比刀剑更强大;有些真理,比帝国更长久。耶稣的故事像一粒种子,落在巴勒斯坦的泥土里,却在整个地中海结出了果实,这或许就是他被称为“救主”的原因。

终章:光的传播

耶稣死后不到一百年,基督徒的足迹已遍布罗马帝国。他们在地下墓穴绘制鱼形符号,用面包和葡萄酒纪念最后的晚餐,把“爱人如己”的诫命,变成日常生活的准则。罗马皇帝的迫害没能阻止这股力量,反而让福音像野火一样蔓延——从渔夫到学者,从奴隶到官员,越来越多的人相信,那个被钉在十字架上的人,真的战胜了死亡。

几个世纪后,当君士坦丁大帝颁布《米兰敕令》,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时,人们在伯利恒的马厩原址建起了教堂,在各各他山竖起了十字架。但最珍贵的遗产,或许不是这些建筑,而是那些被改变的生命——就像曾经否认耶稣的彼得,后来甘愿倒钉十字架;曾经迫害基督徒的保罗,后来为福音奔波至死。

在今天的耶路撒冷,依然能看到十字架的符号。它提醒着人们:最伟大的力量,往往藏在看似软弱的地方;最永恒的道路,常常始于最艰难的牺牲。耶稣的故事,就像一条看不见的线,把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人连在一起,让他们在彼此的爱与宽恕中,看见那束从伯利恒升起的光,从未熄灭。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回家:人类溯源之旅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