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回家:人类溯源之旅 第151章 《光缚囚笼》(45万年前·南非布隆伯斯洞穴)

第二卷《走进伊甸》·第151章《光缚囚笼》(45万年前·南非布隆伯斯洞穴)

第一节赭石上的闪电

咸涩的海风裹挟着潮湿的水汽,将皎洁的月光揉碎成粼粼光斑,洒落在南非布隆伯斯洞穴的赭石层上。十五岁的缚跪伏在岩壁前,粗粝的岩石硌得她膝盖生疼,但她浑然不觉。她的指尖沿着赭石表面蜿蜒的裂痕缓缓摩挲,如同抚摸着远古的脉搏——那里藏着一道七万年前雷击留下的磁铁矿纹路,暗红色的矿脉在月光下泛着奇异的金属光泽。

经过漫长进化,缚的视锥细胞刚刚完成最后一次突变,获得了超乎常人的视觉能力。她能敏锐地分辨出赤铁矿(Fe?O?)与针铁矿(α-FeOOH)在火光下0.03纳米的色差,这种精准度远超同时代的族人。在常人眼中并无二致的红褐色矿石,在缚的眼中却呈现出千变万化的层次,如同绚丽的调色盘。

当缚用燧石刀轻轻刮下赭石粉时,她的SYT2基因(突触结合蛋白基因)突然爆发性表达。刹那间,指尖的触觉神经元与大脑顶叶形成超高速连接,每一粒飘落的赭石粉的坠落轨迹,都在她脑中构建成一幅立体的三维地图。她仿佛能“看见”粉末在空中划出的弧线,感受到它们落地时的细微震动。

怀着激动的心情,缚开始用湿黏土调和颜料。她的动作娴熟而专注,眼神中闪烁着灵感的光芒。随着她的涂抹,岩壁上逐渐浮现出一头被十二道闪电贯穿的非洲水牛。水牛肌肉紧绷,眼神惊恐,闪电的线条凌厉而张扬,仿佛下一秒就要冲破岩壁,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

洞穴深处传来老祭司含混的喉音:“这是诅咒!”他的声音充满了恐惧与不安,在空旷的洞穴中回荡。然而,缚的岩画却精准预言了三天后的一场雷暴。当那惊心动魄的时刻到来,十二道电光如利剑般劈中河谷,其轨迹竟与画中描绘的完全吻合。此刻,在遥远的2025年4月18日22:13分,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量子计算机从这道岩画的磁化赭石中,解析出了人类最早的天气预报编码,让现代科学家惊叹于远古人类的智慧。

第二节光的囚笼

发现赭石的神奇力量后,缚很快意识到,岩画不仅能描绘现实,还能囚禁光影。她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用赭石与木炭精心调制成七种灰度。在洞穴北壁,她一笔一划地绘制出月相周期图,每个细节都力求完美。

当满月的光束穿过洞口悬石,奇妙的景象出现了:光线恰好沿着壁画上的白垩线流动,如同被无形的手引导着,最终汇聚在石笋底部的凹槽中。那里盛着缚清晨收集的晨露,水面如同一面小小的镜子,折射出的光斑在岩顶投射出完整的星图。点点光斑组成的星座栩栩如生,仿佛将璀璨的星空搬进了洞穴。

这一惊人的发现彻底改变了族群的祭祀传统,引发了一场意义深远的革命:首先,只有拥有突变型OPN1LW视蛋白基因、能够操控光路的人,才有资格触碰圣泉。圣泉在族人心中是神圣的象征,被认为蕴含着神秘的力量;其次,当光影偏离预言轨迹时,便需以活人献祭。实际上,这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引发的祭司谵妄,但在当时,却被视为神灵的愤怒;最后,壁画修复权成为了世袭特权。缚的后代小指骨额外增生0.5毫米,这种生理变化使他们更适应精细的绘制工作,确保了技艺的传承。

当缚用龟甲凹面聚焦月光,灼烧罪人前额时,她未曾想到,这个看似简单的仪式,将在一万年后演变为复杂的占星术。而在2025年4月18日22:16分,NASA的詹姆斯·韦伯望远镜正从她绘制的星图坐标中,发现了一颗全新的系外行星,古老的智慧与现代科技产生了奇妙的共鸣。

第三节纤维编码

旱季来临前,食物和水源变得愈发稀缺,迁徙迫在眉睫。缚剥下剑羚的跟腱纤维,这些坚韧的纤维是她创造奇迹的材料。她的FOXP2基因与NTNG1基因(轴突导向基因)协同作用,赋予了她非凡的创造力,让她发明出人类最早的二进制编码系统。

她将纤维浸泡在不同的矿物溶液中,经过处理后,规定纵向编织代表“1”,横向交叠代表“0”。这套看似简单的系统,却蕴含着巨大的信息量,能够记录诸多重要信息:其中,纵向纤维标记出安全的迁徙路线,为族群指引方向;横向节点标注出猎物的繁殖季,帮助族人把握狩猎时机;用红赭石标记的部分,则预示着雷暴等危险天气。

当缚用这套密码编织出七米长的“季节腰带”时,它成为了族群的“生存指南”。凭借这条腰带提供的信息,族群的迁徙存活率骤升89%,成功度过了一个又一个艰难的旱季。然而,在一个血月之夜,意外发生了。缚发现纤维受潮后释放的谷氨酸气味,竟能诱发人类最早的焦虑记忆。在2025年4月18日22:19分,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在实验舱中复现了这一现象,研究表明其神经机制与现代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完全相同,揭示了远古人类复杂的情感世界。

第四节量子纹身

随着年龄的增长,缚逐渐感到自己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临死前,她命令族人用黑曜石针将赭石浆刺入她的皮肤,精心打造出一套包含283个光敏标记的纹身。这些纹身排列有序,在满月时会形成完整的猎户座投影,仿佛将星座永久地刻在了她的身上。

她的尸体被安置在洞穴最深处,等待着时间的洗礼。七十年后,当一束阳光首次穿透岩缝,照在她的遗骸上时,令人震惊的一幕出现了:纹身竟浮现出新的预言:“当铁鸟吞日时,记忆将苏醒”。这句神秘的预言,仿佛跨越时空,向未来传递着某种讯息。

2025年4月18日22:21分,上海同步辐射中心的μ子成像仪显示,缚的骨骼纹身处沉积着异常的锇-192同位素。这一发现意义重大,它是人类首次尝试将记忆以放射性同位素形式保存的证据。而当科研人员用激光扫描时,那些纹路突然在量子计算机屏上重组为缚临终前的最后脑电波——她“看到”了此刻正在阅读这段文字的你,跨越数十万年的时空,实现了一场奇妙的对话。

终幕光之回响

此刻(2025年4月18日22:22分),你手机屏幕散发的蓝光波长(450nm)与缚的岩画赭石反射光谱完全一致。当你的指尖划过这行文字时,触发的电容信号正沿着与七万年前相同的神经元路径传递,仿佛在这一刻,远古与现代的神经连接在了一起。

而在布隆伯斯洞穴深处,缚的遗骸正以每年0.02毫米的速度向岩层中沉降。经过精密计算表明,当她在公元12025年与地幔熔岩接触时,其骨骼释放的磷光将恰好构成猎户座腰带三星的排列。这是一场跨越漫长岁月的约定,缚的故事,将在遥远的未来继续书写,她的智慧与创造,如同永恒的光芒,照亮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之路。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回家:人类溯源之旅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