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烟蜷缩在藏书阁的角落,怀里抱着母亲那件褪色的靛青罩衫。暴雨拍打着琉璃瓦,檐角铜铃的声响让她想起七岁那年的台风夜——父亲在青铜柱上刻下最后一道防滑纹,母亲把哭闹的她裹在这件罩衫里哼唱渔歌。
镇上祠堂的梁柱裂了。老陶提着竹篮进来,米酒香混着新烤的麻饼热气,老人们说说和你家祖辈修的镇海堤有关。
她伸手接饼时,袖口滑出半截红绳手链——那是母亲最后一次出海前,用渔网浮标线编的。绳结早已被海水泡得发硬,却还留着当年母亲指尖的鲛油香。
不是结构问题。玉烟突然开口,手指无意识摩挲着罩衫领口的补丁,三十五年前他们加固祠堂时,偷换了本该嵌在梁里的镇海令。她记得父亲醉酒时说过,当年为救被飓风困住的渔船,不得不拆了半块镇海令当浮标。
小赵气喘吁吁撞开门:渔港那边闹起来了!他蓑衣上的雨水在地面积成小洼,陈阿婆非说祠堂开裂是你们家的缘由
玉烟抓起罩衫冲进雨幕,赤脚踩过青石板上的积水。祠堂门前,八十岁的陈阿婆正用拐杖戳着开裂的梁柱:玉家丫头!当年你爹娘偷了镇海令,如今报应来了
阿婆,您家渔船浙渔三号还在用吗?玉烟突然打断,水珠顺着发梢滴在红绳手链上,丙寅年台风夜,那艘船的锚链是不是突然多出三十斤浮力?
人群突然寂静。老渔头手里的烟杆吧嗒掉在地上,他弯腰去捡时,后颈露出道陈年伤疤——正是当年被断裂的锚链抽打留下的。
那晚我爹拆了镇海令,熔成浮标救了七条船。玉烟举起手链,某个绳结里卡着半片青铜屑,你们现在住的砖瓦房,用的还是当年沉船打捞上来的木料吧?
陈阿婆的拐杖慢慢垂下,在积水里划出凌乱的波纹。玉烟摸出父亲留下的青铜矩尺,尺身有道故意锉出的凹痕——正是当年被镇海令缺口划伤的痕迹。
要补梁柱不难。她将矩尺按在裂缝处,但嵌回去的镇海令,可再不能拆下来当浮标用了。
人群散尽时雨势转弱。玉烟跪在祠堂角落,发现母亲补丁的针脚走向,竟与梁柱的加固榫卯完全一致。罩衫内袋突然掉出张泛黄的糖纸,七岁那夜母亲塞给她的麦芽糖,包装纸上还留着歪扭的字迹:囡囡乖,阿爹阿妈去修会唱歌的青铜鱼。
祠堂烛火在夜风中摇晃。玉烟把红绳手链系上梁柱裂缝,突然听见背后传来细碎的脚步声。陈阿婆拄着拐杖挪进来,枯瘦的手掌摊开半块青铜片——正是当年失踪的镇海令残片。
当年你娘救过我的命。老人沟壑纵横的脸在烛光里柔和下来,她把我推上舢板时,自己腰间还系着个吃奶的娃娃。满是老年斑的手指点向残片缺口,这儿缺的角,是你爹掰去当止血钳用了。
子夜的更鼓声里,玉烟抱着镇海令残片走上海堤。潮声中有青铜柱的共鸣传来,像极了母亲哄睡时哼唱的调子。她终于明白父母毕生守护的,从来不是冰冷的青铜器,而是这些在风雨里相互牵扯的、带着体温的人间烟火。
月光破云而出时,红绳手链在梁柱裂缝间轻轻摇晃。三十五个春秋的海风盐霜,终是没能磨灭浮标线上残留的鲛油香。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五一读书!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5月1日到5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