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育良推开办公室的窗户,远处的工地塔吊静止不动。
窗台上的一盆吊兰耷拉着叶子,像是缺水了。
他回到办公桌前,掏出老花镜擦了擦,架在鼻梁上。
陈清泉敲了敲门:“高书记,吴总已经到了。”
高育良坐直身子,整理了一下领带:“请他进来。”
吴正平走进办公室,五十岁左右,头发半白,穿着一身灰色西装,脸上挂着恭敬的笑容。
他是汉东省最大的建筑公司——正平建设的老板,负责沙瑞金最为关注的汉东新区开发项目。
“高书记,您找我?”吴正平站在办公桌前,双手放在身前。
高育良摘下老花镜,示意他坐下:“吴总,最近工程进展如何?”
吴正平坐下,放松了一些:“一切按计划进行,第一期主体工程已经完成了七成。”
高育良拿起桌上的茶杯,慢慢喝了一口:“吴总,我找你来是有点事情要商量。”
“高书记请说。”
高育良放下茶杯,手指轻轻敲着桌面:“新区项目太过顺利了,这不是好事。”
吴正平皱起眉头:“高书记,我不太明白您的意思。”
高育良站起身,走到窗前,背对着吴正平:“吴总,我们认识多少年了?”
“有二十年了吧。”
“是啊,二十年。”高育良转过身,“这么多年,我们合作过很多项目,都很成功。
但这次不一样。”
吴正平不安地看着高育良:“哪里不一样?”
高育良走回办公桌前:“沙书记太急于求成了。
他想用新区项目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如果顺利完成,对某些人不利。”
吴正平沉默了,他知道高育良口中的“某些人”包括谁。
“吴总,我希望新区项目能够适当放缓一下进度。”
高育良的声音很平静,“不需要太明显,只要比计划推迟一两个月就好。”
吴正平的脸色变了:“高书记,这不太好办。
沙书记很重视这个项目,每周都要看进度报告。”
高育良笑了:“正因为他重视,才更需要放缓。”
他停顿了一下,“当然,我知道这对你有风险。
作为补偿,下半年的几个市政项目,我会安排给你。”
吴正平思考了片刻:“具体怎么操作?”
高育良拿出一份文件:“很简单,就说材料供应出了问题。
这个理由最合理,不会有人怀疑。”
“但是沙书记肯定会追问原因。”
“就说水泥厂出了问题,运输延误。”高育良补充道,“还有,施工队可以减少一些。”
“这不太容易瞒过去。”
高育良摇头:“不用担心这个。等沙书记发现时,已经晚了。
到时候,你就说是分包商的问题,我会建议更换施工方。”
吴正平思考再三,点了点头:“好吧,我会安排。”
高育良满意地笑了:“吴总,做完这件事,我保证你在汉东的生意只会更好。”
陈清泉敲门进来,手里拿着一份文件:“高书记,这是您要的新区项目进度报告。”
高育良接过文件,翻看了几页:“好,你先出去吧。”
陈清泉离开后,高育良把文件递给吴正平:“你看看这个报告,找找有什么可以利用的地方。”
吴正平接过文件,认真阅读起来:“这里提到地质勘测有新发现,可以用这个作为理由,说需要重新评估地基问题。”
高育良点头:“这个借口不错。另外,我建议你联系一下其他几家分包商,统一口径。”
吴正平放下文件:“张强和张建业也是您的老朋友了,他们会配合的。”
“很好。”高育良站起身,“记住,动作要小,不要引起太大的注意。”
吴正平也站了起来:“明白,高书记。”
送走吴正平后,高育良坐在椅子上,嘴角露出一丝微笑。
他知道沙瑞金把新区项目视为自己在汉东的第一个政绩工程,如果项目延期,沙瑞金的处境会很被动。
陈清泉又敲门进来:“高书记,还有一份文件需要您签字。”
高育良接过文件,随手翻了翻,是一份关于新区项目的投资报告。
他露出满意的表情,在文件上签了字。
陈清泉小心地观察着高育良的表情:“高书记今天心情不错啊。”
高育良抬头看了看陈清泉:“是啊,最近工作很顺利。”
他合上文件,递给陈清泉,“这份报告做得不错,回头告诉小李表扬一下。”
陈清泉点头:“好的,高书记。”
三天后,在新区项目工地,几辆水泥车停在路边,司机们三三两两地站在一起抽烟。
工地上的工人也明显减少了。
吴正平站在工地办公室里,对着电话低声说着什么:“是的,高书记,已经按照您的意思办了。
水泥供应减少了一半,人员也调走了一部分。”
办公室外,张强和张建业站在一起,看着停滞的工地。
张强是负责基础设施的分包商,四十多岁,体型微胖,戴着一顶安全帽。
张建业负责钢结构部分,五十出头,身材高大,一脸严肃。
“吴总和高书记关系真不一般。”张强小声说。
张建业点点头:“这次的事有点冒险。如果被沙书记发现了,麻烦就大了。”
张强笑了笑:“发现了又能怎么样?高书记会保我们的。
再说了,我们只是按照合同办事,材料不足不是我们的责任。”
吴正平打完电话走了出来:“都安排好了吗?”
张强点头:“按照您的意思,基础部分的施工队减少了一半,剩下的人也放慢了速度。”
张建业补充道:“钢结构材料也推迟了到货时间,说是厂家生产延迟。”
吴正平满意地点头:“很好,继续保持这个状态,等沙书记那边有反应了再说。”
同一时间,沙瑞金办公室。
沙瑞金坐在办公桌前,眉头紧锁,手里拿着一份新区项目的进度报告。
项目秘书李达站在一旁,神情紧张。
“怎么回事?”沙瑞金的声音很严厉,“项目怎么突然延期了?”
李达擦了擦额头的汗:“据报告说是材料供应出了问题,水泥厂临时停产,导致主体工程进度延缓。”
沙瑞金猛地拍了一下桌子:“这么大的项目,连基本的材料供应都保障不了?
谁负责的?”
李达低着头:“正平建设的吴正平是总承包商。”
“马上联系他,我要知道具体情况。”沙瑞金站起身,背着手在办公室里走动,“这个项目不能延期,绝对不能!”
李达迅速拿起电话,拨通了吴正平的号码。简短的通话后,他放下电话:“吴总说,除了材料问题,地质勘测也发现了新情况,需要重新评估地基方案。”
沙瑞金的脸色更加难看:“地质勘测不是早就完成了吗?
怎么现在又出问题?”
李达不敢回答,只是低着头。
沙瑞金思考了一会儿:“通知高育良,我要和他商量这个事情。”
半小时后,高育良来到沙瑞金办公室。
“沙书记,您找我?”高育良慢条斯理地走进来,脸上带着和蔼的笑容。
沙瑞金把进度报告递给高育良:“看看这个,新区项目突然延期了。”
高育良接过报告,仔细看了看,皱起眉头:“这可不好啊。
材料供应出了问题?”
沙瑞金坐下来:“我想听听你的看法。你在汉东时间长,对这些承包商应该很了解。”
高育良放下报告:“吴正平这个人我认识,做事还是比较靠谱的。
如果他说有问题,应该是真的有问题。”
沙瑞金不满地说:“问题不在于是否有问题,而是为什么会有问题。
这么重要的项目,怎么会出现材料供应短缺的情况?”
高育良思考了一下:“可能是协调不够。我建议,如果正平建设处理不好,可以考虑更换施工方。”
沙瑞金摇头:“更换施工方只会导致更长的延期。”
高育良点点头:“那就给吴正平施加压力,让他想办法解决。
如果他解决不了,再考虑其他方案。”
沙瑞金叹了口气:“这个项目不能延期,关系到我们在汉东的形象。”
高育良站起身:“沙书记,您放心,我会亲自过问这件事,确保项目尽快恢复正常进度。”
沙瑞金点头:“那就拜托你了。”
高育良离开办公室后,脸上的笑容变得更深了。
他掏出手机,拨通了吴正平的电话:“吴总,沙书记已经注意到项目延期了,他让我过问此事。
接下来,你要按照我们商量的做,就说在努力解决,但进展缓慢。”
电话那头,吴正平答应了一声:“明白,高书记。”
高育良挂断电话,心里盘算着下一步的计划。
新区项目的延期只是第一步,他还有更多的安排。
侯亮平的调查也要尽快处理,不能让他找到山水集团和李家集团的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