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打卡清末民初 第19章 郭家四少打石子

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寄存大脑。

郭家巷,郭家哥哥家,只有欧阳同学和郭家哥哥。

“郭家哥哥,你喜欢目前的工作呢还是喜欢打打杀杀?”欧阳同学问道。

“包头一旦稳定了,下一步就是西安了,去西安肯定要打打杀杀,郭家哥哥,你自己选,包头你是一把手,这个不会变。愿意去西安也可以,我给你组织一个队伍,你还是一把手,大当家的。”

欧阳同学知道了老袁给了一百单八将,都是这个年代的精英,袁成友要不了这么多人,欧阳同学可以分到不少,再说了老张同志也会表示表示的。

欧阳这是打算进一步布局了。

“南瓜兄弟,我还是喜欢包头,这里我熟悉啊,下一步包头很重要,我要好好把包头建设好。”郭家哥哥表态留在包头。

“那好,郭家哥哥继续负责包头,今天开始你就是包头公民党支部书记,包头市市长。”欧阳同学也不吝啬官职,封了郭家哥哥一把手。

“郭家哥哥,走西口,经过包头进草原打草的不少吧?“欧阳亭问道。

“不少,每年都有,走西口是不得已,打草苦呀,吃不饱,赚钱少,东家还克扣,南瓜兄弟有什么打算?”郭家四少说道。

“是这样的,我打算修包头到绥远,包头到张家口的铁路,现在正在请示朝廷,预计明年动工,这得提前准备石子,大小么,三指见方,一千公斤一个大洋,也就是两千斤,不是十六两的一斤,是德国人的一斤,也就是一个大洋一吨,两千斤,中午管一顿饭,我出锤子和推车等工具,可以全家都来打石子,能干活的来了就管饭,不管老人还是孩子,你说怎么样?郭家哥哥。”

“啊、啊、等等,我先捋一捋,一个大洋两千斤石子,管一分钱二十斤,还比现在的斤两还少,中午管一顿饭,一人一个四两的两合面卷子,一勺菜,有油,有时候还有肉,不管大人小孩能干活的都可以来,你看我说的对吧?”郭家哥哥说的挺溜到。

“没错,以后我还会招人修路,修公路,修铁路。怎么样?这个任务能接么?能接的话,你这个冬天可要忙活了。我还可以给你一部分煤,一部分面粉,以后面粉就从面粉厂领,还有南方的白米。“

“我给你钱,你自己也可以买一些需要的物资,煤、粮、菜,还有其他的什么。“

“郭家哥哥,你得先找石匠,买下石山,招募青壮,开山爆破,哥哥你在包头,绥远,张家口三地可以同时开始,好好谋划谋划,拉起一支队伍,慢慢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这可以吧。”欧阳亭不紧不慢的说道。

“可以,太可以了,走西口的人老鼻子了,有这么好的条件,比过年还好,还打什么草谷呀,包头繁荣,指日可待啊,你放心吧,南瓜兄弟,我保证决不会让你花冤枉钱的,“郭鸿林信誓旦旦地保证道。

其实包头也不是那么简单的就打开局面的,也就是郭家哥哥,他有老爹的光辉附体,大家给他三分面子。

真正站稳脚跟还得靠郭家哥哥的一帮兄弟和学生等人发动群众,招兵买马,否则别人为甚要听你的,你是金币还是大洋。

而这一切都需要机会和时间,这次让郭家哥哥召集人手打石子就是郭家哥哥的一个机会,扩大力量的机会。剩下的就是慢慢干,慢慢发展了。

前面说了,包头五原是吕布的老家,清中期,这里的居民有汉、蒙、回各族。

当时人烟稀少,一片荒凉,除少数正式商号和部分小手工业外,其他全是些小商小贩,流动于四乡,因而未被人们所重视。

至满清末季,人口渐增,商业亦渐臻繁荣。

那时由于人员来自四面八方,非常复杂,盗匪不绝,案件累累,社会混乱,地面很不安定。

而官府萨拉齐厅因所管辖的范围太大,南到东胜,西至五原,鞭长莫及。

当时的包头是三无地段,既无行政衙门,又无武备机关,更无地方组织。

地面混乱不堪,治安大成问题,商号也是一盘散沙,没有敢单独出面过问各种纠纷事务。

贪官污吏,中饱私囊,差役宰割,匪徒讹诈。

形势所迫,大家公议成立一个商家会馆,这个组织的情况和主要负责人,因年代久远无从查考了。

它受到了萨拉齐厅的嘉奖,经其批准,委以代管包头地方之事务。

商家会馆接手了管理重任,权势很大,不仅工商界,就连城市居民和农民有事,也都到会馆评理解决。

包头也从而由村改镇了。所以包头的商会很厉害的。

商会有九行,十六社。

九行;1,即皮毛行(贩卖皮毛生意)。2、杂货行(经营日杂百货)。3、油粮行(经销粮油)。4,陆陈行(收购存储粮食)。5,牲畜行(进行牲畜贸易)。6,蒙古行(汉人与蒙古人进行商贸)。7,货店行(代替客商买卖货物)。8,银钱行(银行)。9,当行(典当行)。

包头手工业分为十六社;1、毡帽社,2、羢毛社,3、靴鞋社,4、理发社,5、麻绳社,6、仙翁合义社;饮食业,7、清水社;染房、豆芽菜,8、金炉社;铁匠,9、得胜社;肉铺,10、栽羢社;毯子,11、鲁班社;木匠,12、恒山社;山货社,13、义和社;留人店,14、成衣社,15、糖粉社,16、会仙社;画匠。

各社均推举一至二人为会首,也叫当事人。

九行和十六社,统归“大行”领导,举凡摊派款项,支应差徭等事项,由其指挥办理。

光绪二十三年,“大行“改为“公行“,但仍然是换汤不换药。光绪二十九年,04年,欧阳穿越的前一年,公行人事有所变动。

正总领名董会,是德生泰粮货店经理,副总领周宪福、庶务李耀先,其余办公人员大概未动。

好在欧阳同学在包头的业务目前来看也就是种麦子,下一步打石子,开开工厂,对包头的其他行业影响不大。

郭家哥哥在包头方面一旦顺利的开展了打石子修路的模式,国内下一个最大的工程就是苏北连云港那边挖河治水了,一样的模式,发动群众,几个地方同时开工,再招一百万人去南洋,或许可以应付明年的灾害。

苏北的工作暂时没有人能做,需要袁成友联系上北洋袁家和w汉的张之栋,从他们手里要来精兵强将才行,现在只能等一等。

欧阳亭同学走了,回基地了。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打卡清末民初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