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打卡清末民初 第14章 手里有兵了

几天后,京城饭店,相同地方,袁可定约见袁成友。

“老弟,武官学堂学生兵二十人,大头兵八十八,合计108人。都是好兵,年轻,能打,包你满意。”袁可定说道。

“下午带你去见人,交接完我也要走了,去沈阳。”说完给了袁成友一个纸筒。

“这是家父写的,两个地方二百万大洋,凑了个整,大沽船坞和机器厂还有水泥厂是你们的啦。”袁可定说道。

“多谢、多谢,袁兄费心了。”袁成友拿过纸筒诚心诚意地说道。

“老弟,家父让我问问,船厂,水泥厂,机器厂这买卖给袁家一个点什么意思?”呵呵,估计是袁家小的想问,不好意思问。借老子的嘴问。

“三家合并成一个集团公司就叫北方船舶,将来价值上亿,一个点就是一百万大洋。将来水泥厂分出去了,你老袁家两个厂都有一个点,放心吧袁哥,不会让你吃亏的。”袁成友解释道。

“明白了,明白了,你家老板大气。”袁可定眉开脸笑地说道。

这次生意袁家父子真的没有狮子大开口,价格符合行情,比欧阳亭同学的心理价位也就多了一万大洋。再说了,人家的地盘,将来需要人家关照。

呵呵,矫情,呵呵,装逼,呵呵,开个玩笑。

求见老袁,结缘,买厂,要兵,就这三件事。

一旦接上了头,两家就会有扯不断的联系,及时沟通,把握局势,符合两家的利益。

就凭这给兵这一条,就是一家人,人家凭什么呀?

看好你,压个宝,以后有事多关照。

这都不明白,混什么江湖呀。

现在的华夏,谁也避不开老袁,信不信由你。

“走,中午我请客,吃完饭去兵营交接,明天我也走,从天津坐船经魔都去w汉,拜见见张之栋大人。”袁成友一副千斤重担卸下了的表情,说道。

夜晚,京城饭店的一间客房里,袁成友坐在沙发里,手里拿着茶杯在喝水,一边在思索着什么,这时一个年轻士兵走了进来,站在一边说道;“袁哥,都安排好了,每人发了十个大洋,自由活动,明天中午十二点东城门外集合。”

“好,辛苦了,冯宇祥,你去休息吧。”袁成友吩咐说道。

哈哈,您没看错,袁可定和袁成友肯定不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冯宇祥从此跟着袁成友混了。

袁成友从此不是孤家寡人了。

就是不知道以后的华夏历史上还会不会有百变将军、布衣将军、倒戈将军、基督将军的称号了。

冯宇祥此君现在应该是司务长转排长,深得协统陆建章和标统王化东的器重,不久,冯宇祥成为陆建章的内侄女婿,得到了陆的提拔和帮助。

现在领100人,算不算是提拔了,是有些人有心栽花呢?还是有些人无意插柳呢,袁成友不知道这些弯弯绕的事情,欧阳亭同学倒是知道,可是不知道冯宇祥跟了袁成友,呵呵,冥冥之中的错落,就像是天际里的一颗流星滑落,落在哪里呢?神仙难测。

说句废话,大浪淘沙,真金百炼,一切皆有可能。

今天刚刚起步,万事开头难,谢谢袁家父子的伸手一助,凤凰涅槃,我们一定会创建一个新的中华。

袁成友心里面毅然决然地想着。

睡吧,睡吧,天亮就出发,梦就会醒来,路已是天涯。

袁成友同学慢慢地睡了过去。

“报告指挥官,袁成友来电说已经买下了水泥厂,机器厂,船坞,他已启程去魔都了。”安妮说道。

千里之行啊,第一步,第一步,好。手里有兵了。

白云鄂博有了一小点点的变化,隐隐约约似乎多了许多的房子,就在圣山前边的山脚下依傍着山势围成了一个扁扁的椭圆式的居住区,隐隐能看出有五个碉堡分成一二二排列。

对着门的是一,稍后左右两边一头一个是二,最后面的靠山两个也是二,交叉火力,没有空挡。这只是基地展开后的布局,欧阳亭打算以后把这里作为总部。

基地大厅,欧阳亭童鞋正抱着安妮姐姐在一起跳舞呢,这就开始腐败了么?欧阳同学在行动。

欧阳童鞋放飞了心情,现在的问题不在安妮,人家随时都可以解锁各种姿势,是欧阳同学过不了自己的心理关。

需要循序渐进,需要克服人太熟不好意思下手的葛尤心理。

矫情一路麻麻嗲啊,欧阳童学都替自己着急。

看看大厅的暧昧氛围,不知道的还以为真的饭小胖姐姐来了呢,欧阳亭太喜欢这种感觉了,有一点点上瘾,有功夫就跳上一段,锻炼身心,还好,跳舞不耽搁说话。

“安妮,知道清末最厉害的科技人才是谁么?“欧阳亭抱着安妮,一边同跳舞,一边问道,一边还抚摸着安妮后背,虽然有点想,但还是下决心没有把手往下放在安妮的翘臀上。

“当然是徐寿啦。“安妮回答。

‘徐寿,就是那个有许多第一的牛人?“欧阳亭同学惊奇地问道

“除了他还有谁?“安妮说。

华夏第一台蒸汽机、第一艘轮船、第一艘军舰、第一所教授科技知识的学校、第一场科学讲座、第一本科技期刊、第一批化学翻译本,这么多第一,真的好好记着。

为什么教科书上没有说呢?反正欧阳同学不知道。

徐寿,自幼聪颖,饱读诗书,还对古文有许多自己独特见解,大家都对他赞不绝口,然而,在旧式的考试中,他竟连个秀才都没考上,你说恼人不,他二舅的。

东方不亮西方亮,在这之后,他便毅然放弃了科举和当官的打算,开始学习经世致用之学;科学技术,他涉猎的科技范围极广,音乐、几何、力学、矿产、汽机、医学、光学、电学,就没有一样是他不喜欢的。

为了求实,他曾自制过指南针、炮用象限仪、甚至是结构极其复杂的自鸣钟。

出名之后,为洋务运动发愁的曾国藩,把徐寿等人聘到安庆机械所,1862年4月,徐寿等人进入安庆内军械所后,接到的第一个任务便是自制轮船。

首先,关于轮船的核心技术蒸汽机,徐寿早已从西方的机械书中烂熟于心,就算没有任何进口零件,但徐寿自己本身就是个手艺人,像蒸汽机所有的零部件,他都能凭锉刀一个个锉出来,绝对大拿,大师级别的。

放到今天的世界里,绝对手工可以搓出个核弹来,呵呵。

而擅长数学的华蘅芳,一个小他十六岁的知己和朋友,则在测算、绘图,配置动力等方面给予他帮助。

就连他的儿子徐建寅也奇招屡出,帮忙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总之都是牛人。

3个月后,华夏人自制的第一台蒸汽机诞生了,1864年,徐寿等人完全不假借西方人之手,制造出了完全国产的“黄鹄号”蒸汽船,船吨位虽然不大,但都自己手工完成的,没有用车床、铣床、磨床、钻床加工,独一无二。

他还在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督办造出了我国第一艘军舰惠吉号。

1867年,徐寿也因出众的才学,被调往从事军工生产的江南制造总局,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成立,徐寿担任总管,翻译西方书籍,徐寿这一译就是17年,译著书共计137部,约290万字,徐寿创造性的制定的一些化学元素名称,比如钾、钙、钠等,一直沿用到今天。

1875年,在魔都创建格致书院。这也是华夏第一所教授科学技术知识的学校,开设有矿物、电务、测绘、工程、汽机、制造等多门课程。

1884年,徐寿就病逝于魔都格致书院,享年67岁。

十多年后,徐寿的儿子徐建寅也在一次无烟火药实验中,意外被炸死。

天嫉英才啊,应愿老天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打卡清末民初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