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长孙无忌军开始行动,李世民命鼓角齐鸣,诸军并进。高延寿看到唐军突然发动进攻,手足无措,欲分兵抵抗,但阵势已乱。
左武卫将军王君愕见状,一马当先,冲入敌阵,不料被围,身负重伤,左右不得靠近。在这危机时刻,一名白衣骑兵跃马挺枪,杀入高句丽阵中。只见他左冲右突,无人可挡,在他的鼓舞下,唐军士气大振,喊杀震天,斩首敌军两万余人。高延寿、高惠真见势不妙,拨马向后撤退。兵部侍郎杨弘礼见二人准备后退,立即率军截住退路,斩杀敌人数不胜数。高延寿、高惠真二人率领残余部众侥幸逃脱,并依山自守。
王君愕被救出后,鲜血已经染满了战袍。
二十二日,王君愕气绝身亡,李世民看到王君愕去世,十分悲痛,一怒之下诛杀了王君愕左右随从,追赠其为左卫大将军、都督幽、易、妫、平、檀、燕六州诸军事、幽州刺史、邢国公,食邑三千户,又赠布帛一千二百匹,一切丧葬费用全由朝廷供给,并准其陪葬昭陵。其子王及善继承了他的爵位,又被拜为朝散大夫。然后,李世民立即下令包围高延寿、高惠真,并命长孙无忌拆毁桥梁,断其后路。
而后,李世民又对群臣说:“杨弘礼部军容最壮、杀敌最多、斩获最丰,杨弘礼真不愧是越恭公杨钧的后人,有他们家族的风气。”
二十三日,高延寿、高惠真率领高句丽士兵三万六千八百人请求投降。
李世民命令愿意效忠唐朝者,可随军,不愿效忠唐朝者,给予粮草放其归国。
李世民对高延寿、高惠真说:“你们可愿归顺大唐?”
二人听后,急忙磕头,表示愿意为大唐效力。
李世民立即下诏说:“西戎的贤相在秦时有宠光,北夷的嗣子在汉时荣获貂蝉之饰。他们被长缨所束缚,以此表彰他们的功绩。现在,为了彰显天覆之宽,对高句丽的高延寿、高惠真等人以及马韩酋长等人,他们本是海上的英才,从扶桑之地而来,却因天意而窃据孤竹之地,自招神怒。在危难之际,他们选择归降,表现出恭敬和顺从。他们闻风而动,确实值得嘉奖。因此,应该收纳他们的俊才,像郯子一样让他们继承官职,并记录他们的功绩,让他们在朝廷中发光发热。”
于是,高延寿被任命为鸿胪卿,高惠真被任命为司农卿。”
李世民又问:“朕所见那名白袍先锋何许人也?”
张士贵立刻说:“陛下,那是臣手下一名小将,名叫薛仁贵。”
李世民听后,立即召见薛仁贵,赐他马两匹、绢四十匹及俘虏十人为奴,并升其为游击将军、云泉府果毅。从此,薛仁贵正式踏入仕途。
李世民为了纪念此次战役,特将高延寿、高惠真驻守之山更名为驻跸山。
驻跸山之战结束后,仅安市城一座孤城苦苦支撑,莫离支十分惶恐,于是派人联络薛延陀真珠可汗,希望他能出兵与其东西呼应。
使者从薛延陀返回时,被唐军抓获,消息也立刻被李世民得知,此时,正好薛延陀使者前来朝贡,于是,李世民写给真珠可汗一封信,交给使者带回,说:“朕现在正在攻打高句丽,如果你想趁机袭扰大唐,尽管放马过来!”
薛延陀真珠可汗看到信后,惶惶不可终日,终日生活在恐惧之中,不久便生了大病。九月初七,真珠可汗忧惧而死。
七月初五,李世民将营帐迁到安市城东岭。
十三日,李世民诏令将战死的将士尸首标识姓名,等到回师返朝时一同带回。
二十二日,李世民任命高延寿为鸿胪寺卿,高惠真为司农寺卿。
八月初八,唐军抓获了莫离支派来的一名奸细,将其送到李世民跟前。
李世民望着眼前消瘦的奸细,说:“你叫什么名字,为何如此消瘦?”
奸细说:“我叫高竹离,因从小道偷偷潜入,已经很久没吃东西了,所以容貌消瘦。”
李世民说:“你实在太可怜了!”然后,李世民扭头对身边侍者说:“快去给他做点吃的。”
高竹离见到食物后,立刻狼吞虎咽了起来。
李世民说:“不着急,慢慢吃,吃完回去告诉莫离支,如果想知道我军动向,可以直接派人过来陪在朕的身边,不必让细作如此辛苦!”
说罢,又为高竹离准备了衣物和粮食,让其返回高句丽。
安市城虽然没了援军,但士气仍然不见低落,每当看见李世民的伞盖,便擂鼓呐喊。
李世民望着嚣张的安市城守军,气愤地说:“城破之日,要将他们全部杀死!”
安市人听说后,守城之心更加牢固。
高延寿、高惠真对李世民说:“我们既然已经投身唐朝,就不敢不献出我们的诚心,希望天子能早日成就大功,我们也能和妻子儿女相见。安市的人顾念他们的家园,每个人都会为了保卫家园而战,所以不容易一下子攻下。之前我等率领高句丽十五万兵马,顷刻之间便已覆灭,高句丽百姓一定早已下破了胆子,陛下不如率军去攻打乌骨城,乌骨城城小,守城之人又多为老弱病残,大军前去,一日之内必定攻克,如此一来,其他沿途小城必定望风而逃,陛下可率军一往无前,直达平壤城下。”
群臣也说:“张亮的军队在卑沙城,召他前来两夜就能到达,趁着高句丽人心惶惶、恐惧不安的时候,合力攻打乌骨城,渡过鸭绿水,直接攻取平壤,这是上策。”
李世民正欲同意众人意见,长孙无忌却说:“天子亲自出征,与其他将领不同,不能冒险侥幸。现在建安、新城的敌人,还有十万之众,如果我们攻打乌骨城,他们就会跟在我们的后面,不如先攻破安市,占领建安,然后长驱直入,这才是稳重之策。”
最终,李世民采纳了长孙无忌的意见,决定先拿下安市城再说,并令各路大军不停歇地轮流攻城。
当夜,李世民听见了城中鸡和猪的惨叫声,高兴地对李世绩说:“半夜杀鸡宰猪,必定是在犒劳将士,朕以为,今夜安市守军必然出来偷袭我军,你立即安排士兵埋伏在城下,若见城中有人出来,立即围攻、射杀。”
结果果然如李世民预料的一样,几百名士兵顺着绳索准备爬出城外,李世绩见到人后,立刻下令围攻,杀死几十人,其余人慌忙爬回城中。
之后,安市城中士兵不敢轻出,据城死守。唐军始终不能攻克,江夏王李道宗亲自带兵冲锋,最终脚部负伤,但始终不能靠近城墙。
不久,李道宗说:“陛下,臣恳请派兵修筑土山,渐渐逼近城池,然后居高临下,冲杀进去。”
李世民觉得此计甚妙,命李道宗部下果毅将军傅伏爱负责此事,自土山开始修筑直到最终完成,历时两个多月,并耗费五十万人工。
土山修筑完成之后,土山远远高出了安市城墙,众军登上土山,炫耀武力,可就在此时,土山突然坍塌,压垮了一处城墙,唐军跌入城中者、被土活埋者不计其数,安市守军则趁机杀出城,杀死唐军数不胜数,并占据土山,挖沟防御。
李世民看到眼前一幕,愤怒不已,立即召来傅伏爱,不由分说,拖出营帐,斩首示众。
李道宗惊惧不已,赤着脚来到大帐请罪。
李世民望着李道宗受伤的脚,说:“你本应处死,但朕想到汉武帝杀死大将王恢,倒不如秦穆公二次重用孟明,又念你攻破盖牟、辽东有功,所以特赦你不死。”
李道宗哭着说:“谢陛下不杀之恩!”
与此同时,李世民进攻不力的消息传到了长安,留守长安的房玄龄立即召集百官商议对策。
纪王府参军乔宝明说:“房大人,我有平定高句丽的良策。”
房玄龄大喜,立即派人将乔宝明送到李世民处。
九月十八日,寒冷的天气使得唐军士气低落,李世民见状只好罢兵还朝,于是命长孙无忌率军为前锋,李世绩、李道宗率军殿后。
而就在此时,薛延陀新即位的多弥可汗趁着李世民不在朝中,纵兵侵犯北河以南一带,李世民接到急报后,立即派左武侯中郎将田仁会与执失思力合兵进击。执失思力假装抵御不住后退,诱敌深入,到了夏州境内,执失思力率军反击,大败薛延陀,并乘胜追击六百多里,在沙漠以北耀武扬威之后凯旋。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