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宏伟的皇宫大殿内,新君高坐龙椅,神色庄重而坚定。近日来,国家在各个领域飞速发展,对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愈发迫切。新君深知,仅靠传统的科举制度,已难以满足国家全方位发展的需求。于是,他深思熟虑后,决定开辟全新的人才选拔途径。
“传朕旨意,除科举之外,朕决定设立技能选拔考试,涵盖工匠、医者、商人等诸多领域。”新君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掷地有声。
此言一出,朝堂上下顿时议论纷纷。大臣们交头接耳,脸上表情各异。有的大臣面露欣喜之色,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仿佛看到了国家因新的人才选拔方式而焕发出新的生机;而有的大臣则眉头紧皱,面露担忧之色,对这一举措心存疑虑。
退朝后,关于新君设立技能选拔考试的消息,如一阵疾风般迅速传遍了整个国家。街头巷尾,人们都在热议此事。
在热闹的集市中,一位手艺精湛的老工匠听闻此消息,眼中顿时一亮,粗糙的双手不自觉地握紧了手中的工具,兴奋地对身旁的人说道:“这可是个好机会啊!像我们这些靠手艺吃饭的人,终于也有了能展现自己的平台。说不定通过这个考试,能让更多人见识到咱们的本事,国家也能用上咱们这些人。”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如此乐观。在一家医馆里,一位年轻的学徒却满脸担忧地对师傅说:“师傅,您说这新的选拔考试,能公平公正吗?咱们这些小医馆的人,没钱没势,会不会被那些大医馆的人挤下去啊?”师傅微微皱眉,缓缓摇了摇头,眼中也透露出一丝忧虑。
与此同时,在京城的一座酒楼里,几位富商聚在一起,一边饮酒,一边谈论着此事。其中一位身材富态的商人放下酒杯,皱着眉头说道:“这选拔标准要是不明确,不公正,那可就乱套了。咱们商人做生意,最讲究公平,这要是选拔过程中有人搞猫腻,那可不行。”其他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新君很快就得知了民间的这些反应。他深知,要让这项改革顺利推行,必须消除人们的疑虑。于是,他立即召集朝中负责此事的大臣和各领域的权威人士,着手制定严格透明的选拔标准。
在一间宽敞明亮的偏殿内,新君亲自坐镇,大臣们和各领域代表围坐在一起,气氛严肃而热烈。
“诸位爱卿,此次技能选拔考试,关乎国家未来发展,必须确保公平公正。大家务必畅所欲言,制定出一套让百姓信服的选拔标准。”新君目光坚定地扫视着众人,眼神中充满了期待。
一位负责科举事务的大臣率先发言:“陛下,臣以为,可先确定各领域的考核内容。比如工匠,可考核其工艺技巧、创新能力;医者则考核医术水平、临床经验等。”
新君微微点头,说道:“爱卿所言极是。但这些考核内容,必须细化、量化,让所有人都能清楚明白。”
这时,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工匠站了起来,恭敬地说道:“陛下,对于工匠考核,可设置实际操作环节,让工匠现场制作一件作品,从选材、工艺到成品质量,都有明确的评分标准。同时,还可考察其对传统工艺的传承和创新能力。”
新君听后,脸上露出赞许的笑容:“此提议甚好。传承与创新,乃是国家发展之根本。”
接下来,一位资深的医者也起身说道:“陛下,医者考核,除了理论知识,还应注重实践。可安排考生在模拟病症下进行诊断治疗,由多位经验丰富的医生共同评判。并且,要考察其医德医风,毕竟医者仁心,品德至关重要。”
新君点头表示认可:“医德医风,确是行医之本。必须将其纳入考核标准。”
经过数天的激烈讨论和精心策划,一套严格透明的选拔标准终于制定完成。
新君立即昭告天下,详细公布了各领域的选拔标准。百姓们看到如此细致、公正的标准,心中的疑虑逐渐消散。
那位曾担忧的医馆学徒,看着张贴在墙上的选拔标准,脸上露出了惊喜的神情,兴奋地对师傅说:“师傅,您看这标准,真的很公正啊!只要咱们有本事,就不怕选不上。”师傅也欣慰地笑了,眼中满是对未来的期待。
在选拔考试筹备阶段,支持改革的人士积极参与其中。他们主动为筹备工作出谋划策,帮忙宣传考试信息,希望能让更多有才能的人知晓并参与进来。
终于,技能选拔考试的日子来临了。考场内,气氛紧张而严肃。工匠们全神贯注地进行着作品制作,眼神专注地盯着手中的材料,仿佛忘记了周围的一切;医者们则在模拟病症前冷静诊断,仔细分析病情,认真书写治疗方案;商人们在商业案例分析中,展现出敏锐的商业洞察力和精准的决策能力。
新君微服来到考场外,悄悄观察着考试的情况。看到考生们认真专注的神情,以及监考人员严格公正的态度,他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随着考试的进行,质疑者们也开始关注起选拔过程。当他们看到整个选拔过程严格按照标准执行,没有丝毫偏袒和不公时,态度逐渐发生了转变。
那位曾在酒楼里担忧的富商,在了解到选拔情况后,不禁感慨道:“看来是我多虑了,陛下此举,真是为国家选拔人才的良策啊!”
此次技能选拔考试,不仅挖掘出了众多专业人才,为国家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让百姓看到了新君革新的决心和公正的态度。在新君的努力下,国家的人才选拔体系更加完善,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