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通鉴:金生水源远流长 第169章 司马光又长篇大论了

话说那恭显这哥们儿,诶,可不是啥省油的灯啊。

他暗地里指派了两个小弟,去揭发望之那帮人,说他们心怀不轨,想把车骑将军给掀翻,还要跟许家、史家的人疏远关系。

这恭显可真是个狡猾的狐狸,专挑望之休息的那天,让他的小弟朋啊、龙啊去告状。

这事儿,最后落到了弘恭这老哥儿的案头上,他得去查查啊。

望之一听这事儿,腰杆儿挺得笔直,一脸正气地说:“那些皇亲国戚啊,一个个在位子上奢侈淫逸,我只是想给国家整整风,可没别的歪心思。”

但恭显这老小子就不这么想了,他一脸坏笑地上奏:

“望之、堪、更生这几个啊,就是拉帮结派,整天互相吹牛皮,还说大臣们的坏话,挑拨离间人家亲戚。

他们啊,就是想大权一把抓,这种臣子,不忠心,还诬陷皇上,真是没天理了!快让廷尉把他们抓起来!”

那时候,皇上刚即位,还不懂“召致廷尉”就是蹲大牢的意思,就傻乎乎地批了这份奏折。

后来皇上召见堪、更生,一听他们俩“在号子里”,皇上眼珠子都瞪大了:“啥?咋还把他们给关进去了呢?!”

于是把恭显他们一顿臭骂,这俩人吓得磕头如捣蒜,连连谢罪。

皇上挥了挥手:“算了算了,让他们继续干活去吧。”

这时,恭显就耍了个小聪明,让史高去跟皇上嘀咕:

“皇上啊,您新官上任,天下人还不知道您的德行呢,您就先拿师傅开刀,这不太好啊。

再说了,如果把那些九卿、大夫都关进监狱,最好还是趁机把他们给放了,得个民心。”

于是啊,皇上就下了一道圣旨给丞相和御史:

“那个前将军望之啊,教了我八年,也算是个老实人。

现在事情过去这么久了,谁对谁错也说不清楚,那就算了,赦免望之的罪吧。

把前将军、光禄勋的印绶给收回来,至于堪、更生他们,就都降为平民得了。”

这事儿刚完,二月丁巳那天,皇上的弟弟竟被封为清河王!

戊午那天,陇西发生了地震,哎呦喂,那可真是天崩地裂、房倒屋塌,还砸死了不少人。

哎,这天灾人祸的,大家都不容易啊。

所以说啊,人还是得行善积德,别整天想着算计别人,不然啊,天知道啥时候报应就来了呢!

到了三月份,广陵厉王的儿子霸小王子竟然被立为王了!

这不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啊不,是‘王子’的儿子当大王”嘛!

然后啊,皇上一挥手,那些黄门乘舆、狗马统统都不要了,连水衡禁囿、宜春下苑、少府的外池、严籞的池田都租给贫民去种菜了。

这皇上还真是大方啊,体恤百姓到这地步,不仅送地还搞大赦天下,要找那些有才华、敢说话的人才。

转眼间就到了夏四月丁巳日,皇太子也出炉了,就是名叫刘骜的那位小哥。

哈哈,这一下子可是风头无两啊!

这时,有个待诏的郑朋就跳出来,推荐了太原太守张敞,说这个人是先帝的大红人,应该让他来辅导皇太子。

皇上就这事儿问了萧望之,萧望之说张敞这哥们儿确实能干,处理乱子有一套,就是才华稍微欠缺了点,当师傅可能够呛。

但皇上还是想试试,派人去请张敞来当左冯翊,可惜啊,张敞这时候正好感冒了,没能来成。

皇上这边儿呢,他可是个知恩图报的人,直接给萧望之封了个关内侯,还让他每个月的朔望之日都得上朝露个脸。

真是“一夜暴富”啊!

可是啊,关东那边儿就没那么幸运了,饥荒搞得人们饿得都开始玩“人吃人”的游戏了。

这事儿一曝光,整个天下都惊呆了!

再加上秋七月己酉日,地震又来凑热闹,这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啊!

皇上这时又想起了周堪、刘更生这两位大才,想把他们挖来当谏大夫。

弘恭、石显也顺势被提拔为中郎。

哎呀,这朝廷里真是风云变幻啊,咱们就坐等看好戏吧!

说到咱们那位皇上老大哥啊,他对萧望之那可真是一眼就相中了,心里琢磨着:

“这货真是个奇才啊,得赶紧提拔提拔,说不定他就是我未来的宰相呢!”

可这恭显啊,还有那些许家、史家的公子哥们,以及一群侍中、诸曹的小伙伴们,他们可就不乐意了。

看着萧望之那得意的样子,他们心里那个羡慕嫉妒恨啊,简直像是吃了十斤柠檬一样酸!

刘更生这老铁呢,也不是个省油的灯。

他找了个亲戚,屁颠屁颠地跑到皇上面前去打小报告了:

“皇上啊,最近这地震,说不定就是恭显那帮人在背后搞鬼呢,跟其他那三个倒霉蛋儿可没关系。

我说啊,您得赶紧把恭显给踹了,给他们点颜色看看,这样才能显出您老人家的威武霸气。

同时呢,把萧望之他们提拔上来,这样才能让真正有才的人有出头之日。

这样一来,咱们的好日子就近在咫尺了,那些什么灾啊难啊的,统统都没了!”

这奏章一递上去,恭显他们就开始疑神疑鬼了,觉得这肯定是刘更生那老小子在背后捣鬼。

于是呢,他们就撺掇皇上去查查看,到底是哪个小王八蛋在背后捅他们刀子。

结果呢,一查就查出来了,嘿,还真是刘更生那货干的!

皇上一听这事儿,火冒三丈,直接就把刘更生给扔进大牢里了,最后还把他打回原形,贬为平民。

哎呀妈呀,这事儿说起来啊,简直比电视剧还精彩呢!

看看这朝廷里的斗争啊,简直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呐!

有一说啊,萧望之的儿子,散骑、中郎亻及这俩哥们儿,也挺拼的,为了老爹上书申辩。

这事儿呢,就扔给了衙门里的人去处理。

他们复查之后回话说:“萧望之那档子事儿,早就一清二白了,本来没人说啥,可现在他撺掇儿子翻旧账,还扯上那些无辜的诗词,这哪儿像个大臣的样子嘛,简直就是不给皇上面子。得把他抓起来!”

弘恭、石显这几个老油条,知道萧望之这人是个硬骨头,不好对付,就给皇上出主意:

“萧望之之前算是逃过一劫没坐牢,皇上您还大方地赐他爵位封地,他不但不领情,反而心生不满,撺掇儿子写信责怪您,还以为教过太子就能逍遥法外。

得让他进牢房吃点苦头,压压他的威风,要不然,他哪会记得皇上的好啊?”

皇上听了,摸了摸下巴说:“萧太傅这人脾气倔,哪能轻易就范呢?”

石显他们就说:“哎哟,皇上,这可是关乎人命的大事儿啊,萧望之就是嘴上说说,关进牢里也没啥大不了的。”

皇上这才点了头。

等到冬天十二月,石显他们就把诏书交给传令兵,让他们去叫萧望之,还得亲手把诏书递给他。

同时呢,又急忙忙命令太常派兵,把萧望之家给围了。

等使者到了,一喊萧望之,萧望之就把这事儿问了自己的得意门生鲁国硃云,这硃云可是个有骨气的人,直接劝萧望之一了百了。

于是呢,萧望之就望着天长叹一声:“想我当年也是将相之才,现在六十多了,老了老了还得进牢房,为了活命而苟延残喘,那也太掉价了!”

说完,他跟硃云说:“游啊,你快去找点毒药来,别让我受罪了!”

最后,他居然真的喝了毒酒,一命呜呼了。

皇上听到这个消息,眼珠子都瞪大了,拍着大腿说:“我就知道他不会老老实实进牢房,结果真的把我的好老师给逼死了!”

那会儿,刚好午餐送上来,皇上把吃的都推到一边,为萧望之哭得稀里哗啦,旁边的人都看不下去了。

于是呢,皇上就把石显他们叫来,责怪他们办事不力,这些人吓得帽子都掉了,跪在地上请罪,好久才平息下来。

皇上对萧望之那是念念不忘啊,每年都派人去他坟前拜拜,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皇上自己也挂了。

司马光老哥说啊,孝元皇帝这哥们儿,真的是太容易被忽悠了,一旦被骗,那醒悟过来可真是难上加难啊!

就说那弘恭、石显俩人给萧望之穿小鞋这事儿,他们用的那些歪门邪道和诡计,你别说,还真让人摸不着头脑。

一开始呢,他们还以为萧望之这老顽固,不肯轻易就范进监狱呢,觉得这事儿就是板上钉钉了。

结果呢,萧望之这老哥竟然一激动就自杀了,这下子弘恭、石显这俩骗子就露馅儿了。

你说要是换个稍微聪明点儿的君主,谁不得被这事儿给刺激到,然后发愤图强去收拾这些搞事儿的小人啊!

可孝元皇帝这哥们儿就不是这样。

他虽然为了萧望之的死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的,甚至连饭都吃不下,但最后也没能咋样弘恭、石显,就只是让他们摘了帽子说声“我错了”就完事儿了。

这样下去,那些搞事儿的小人,哪儿会受到啥惩罚呢!

这简直就是让弘恭、石显这些人更加肆无忌惮,啥都不怕了。

这一年呢,弘恭这老小子病死了,石显就顺理成章地接任了中书令的职位,这可真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啊!

以前啊,武帝把南越给平了,就在海中的小岛上设了珠厓、儋耳俩郡。

可是呢,那里的官吏和士兵都是中原的爷们儿,他们经常欺负当地的老百姓。

而当地的老百姓呢,也因为觉得自己被孤立了,就变得特别凶狠,经常违反官吏的禁令。

基本上每隔几年就会闹一次事儿,杀几个官吏;然后汉朝就得出兵去摆平。

就这么来来回回地折腾啊,二十多年里,他们反了六次。

到了宣帝时期呢,又反了两次。

孝元皇帝上台后的第二年呢,珠厓山南县又反了,朝廷又得派人去打。

结果呢,各县都跟着反叛了,一连好几年都没能搞定。

孝元皇帝就跟手下们商量着想大举出兵镇压。

这时候呢,待诏贾捐之就站出来说话了:

“臣听说啊,尧、舜、禹这些牛气的君主们呢,他们的地盘儿其实也不大,西边到流沙那么远呢,东边就到海边儿上了;

南边儿呢,一直延伸到北方边远地区去了,都受到了他们名声和教化的影响啊!

他们想管哪儿就管哪儿、不想管的也不强求哈!

所以呢,君臣之间都互相歌颂对方的好啊、万物也都各得其所了呀!

像武丁啊、成王啊,这些殷周时期的大牛人们也是啊!

他们的地盘儿东边儿不过江啊、黄河流域那么宽;

西边儿也不过氐族啊、羌族那些地方;

南边儿还没超过南方的蛮族呢;

北边儿也就到朔方那么远呗!

所以啊人们都歌颂他们英明神武啊!

所有的生灵,都快乐地生活在一起了呀!

就连越裳氏那么远的小国家,都辗转前来进贡好东西给他们呀!

这可不是靠武力能办到的事情哦!

可是你看看秦朝那会儿啊!

他们整天就知道打仗扩张领土啊!

贪图外地的土地结果呢?

自己内部先崩溃了吧!

孝文皇帝多聪明啊!放弃武力而提倡文化教育啊!

那时候全国每年才几百件案子啊!

赋税又轻徭役又简单呐!

孝武皇帝就不一样了哈!

大力发展军事,来跟四方的少数民族干架啊!

结果呢,全国每年上万件案子呐!

赋税那么重,徭役也那么繁重啊!

盗贼四起啊、战争一个接一个地打啊!

父亲战死在前线了啊、儿子又在后方受伤了啊!

女人们都被迫上战场去了啊!

孤儿们在路上哀号啊、老母亲和寡妇们在巷子里哭泣啊!

这都是因为国家扩张得太厉害了啊、征战不休的缘故啊!

现在关东的百姓们,已经快要过不下去了、流离失所了啊!

人们都已经不再亲近父母了啊、不再以夫妻为乐了啊;

甚至到了卖妻卖子的地步了啊、法律也禁止不了啊、道义也挡不住了啊、这真是国家的忧患啊。”

皇上这回儿,可是心里憋屈得很呐!

看着那些捣蛋鬼就来气,恨不得带着大队人马,把他们统统踹到大海里去,好像这样才能解气似的。

不过啊,话说回来,这可不是解决饥荒、保护老百姓的良方哦!

你看看,《诗经》里都咋说的:“蠢尔蛮荆,大邦为雠。

啥意思呢?

就是说那些南蛮子啊,看咱们中原牛气了,他们就乖乖听话;一旦发现咱们稍显疲软,他们立马就翻脸不认人。

这种破事儿啊,自古以来就让人烦得要命,更别提南方那万里之外的蛮族了,简直就是个定时炸弹!

骆越那边的人啊,哎呀妈呀,父子俩居然在同一条河里洗澡,还用鼻子喝水,这跟动物有啥两样啊?

说实话,那种鸟不拉屎的地方,真的不值得咱们去设立什么郡县管理。

他们就孤零零地住在一个海岛上,整天雾气缭绕的,潮湿得要命。

而且啊,那里还有各种毒草、毒虫蛇蚁什么的,水土也不好,说不定咱们的人还没到那儿呢,自家战士就先挂了。

再说了啊,又不是只有珠厓才有那些珍珠啊、犀牛啊、玳瑁啊的好东西。

丢了那儿也不可惜嘛,咱们不去打他们,咱们的威风也一点儿不会减。

那里的老百姓啊,就像水里的鱼鳖一样,有啥好贪图的呢!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通鉴:金生水源远流长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