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库乃朝廷命门所在,如今燕王已经攻城,朱允炆自然不可能给他留下任何东西。
借着大臣商议的时候,朱允炆把整个皇宫内的钱财、衣物、食物全部打包带走,此一去,山高路远,这是最后的一次补给了。
带着王忠回到奉天殿,这些大臣还在商议对策。连朱允炆座在龙椅之上都未成瞧见。
而朱允炆也没打断他们,也借着这段时间想一想自己未来的路。
跑是肯定要跑的,不管京城有多少兵马,也架不住李景隆和朱穗开启金川城门,当朱棣马踏京城的那一刻起,永乐大帝即将开启他的时代。
而自己这个建文皇帝,也开启了逃亡时代。
看着眼前闹哄哄的大臣,朱允炆真想把他们都扔了,自己赶紧跑路算了。毕竟朱棣也是一个很牛逼的人物啊。
“难道我的到来,就是为了逃亡?”朱允炆肯定是不相信这个理由,无论历史轨迹如何,自己到来,必然不是为了衬托朱棣的伟大……
他需要班底,但不需要这样的班底,能不能抢回皇位暂且不提,这帮人里面,实在是没有几个能让他提得起精神的,除了忠心,一无是处。
可是如今,忠心也愈发珍贵了。
“闭嘴!”朱允炆一声大喝,所有人都抬头看着陛下,一时不知道作何感想。
“嚷嚷半天了,谁能拿出来一个办法?”
大臣互相看了看,全都低头不语。这就是建文的班底啊。
朱允炆叹道:“既然没有办法了,那么朕就下最后一道旨意了。”
方孝孺等人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哭喊道:“陛下,莫要想不开啊,陛下乃我大明……”
“你能不能别说话!”朱允炆直接把茶杯都砸了出去,老子还没想死呢。
平整了一下呼吸,朱允炆回想了一下在靖难中牺牲的人,慢慢闭上眼睛,随后睁开问道:“朕以大明皇帝的身份,给诸位爱卿下达一道旨意!”
“臣等聆听圣训!”
“朕决议撤出京城……”见到有人要反对,朱允炆一抬手制止了他们的话:“传旨下去,待朕走后,燕王必然入主京城,所有人都不得反抗,立刻投降。”
下面的大臣突然抬头看着朱允炆,不明白他为何这么说。
“记住,不管是求饶,还是跪下,都必须给朕活下去!”
“陛下……陛下臣愿意与陛下同去……”
“陛下,忠臣岂能侍奉二主,陛下莫要以为臣等之忠心……”
“陛下,老臣还有些气力,必然与燕王势不两立!”
听着他们一个个表忠心,朱允炆烦的够呛,只能按下脾气说道:“诸位爱卿,你们不知道燕王的性情吗?他要是占据京城,毕竟要与诸位清算。
死则容易,背负屈辱的活下来,这才是难事啊。你们不能等朕率大军归来的时候,内部无人可用吧。”
方孝孺突然问道:“陛下欲让我等仿效程婴乎?”
程婴就是抚养赵氏孤儿的那位义士,朱允炆点了点头:“对,背负屈辱的活下来,等朕归来!
方爱卿,拟旨,告诉京城所有官员和守城将领,燕王攻入城后,不要抵抗,不要做无畏的牺牲,保全性命,等朕归来!”
“陛下、臣……”方孝孺一个头磕在地上:“陛下,臣到现在也没拿出一个法子,臣愧对陛下啊。”
唉,这帮文人啊,这时候说这些有什么用呢,朱允炆此时一点安抚的心思都没有,可是还得和风细雨的说道:“爱卿,此事乃天意,非你等之过。立刻下旨吧。”
“是!”
朱允炆继续说道:“现在调集宫内所有禁军,护送皇后和皇子从鬼门而出,向济南挺进。
告诉镇守济南的铁铉,务必守好城池,如若不行,那就投降燕王吧。告诉他,这是朕的旨意,他活下来才是对朕的忠诚。
如果有时间,去寻找一下瞿能的后人,朕记得他的儿子瞿陶也是一位勇武的将军,如果可以,一起镇守济南吧。
还有黄子澄,齐泰、黄岩和王淑英,这些在外面募兵之人,不得殉国,必须保存有用之身,给朕活下来!还有,让盛庸带领禁军,他善于守城。”
朱允炆说完,从奉天殿望着外面言道:“不管如何,你们都要活下来,要等着朕,咱们里应外合拿下燕王,这就是朕对你们的最后一道旨意。
诸位爱卿,朕知道你们不怕死,但是如果等朕归来之时无人可用,你们便是大明最大的罪人了。
朕此去,山高路远,朝堂之上,就要仰仗诸位爱卿了,尔等要勤于朝政,安抚百姓,莫要以朕为念。”
说道此处,朱允炆想起了历史统计数据,从今天开始,为建文帝殉难的文臣有100多人,逃亡的有400多人,投降的文臣只有29人。
这份忠心和铮铮铁骨,岂能不让人动容?朱允炆啊朱允炆,一个好屁,让你放得稀碎啊……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