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堂]部分的内容其实也挺多的,但我估计没多少人感兴趣,很封建很礼教。第三部分讲的是牌坊,也是很封建很礼教。但我还是得说句公道话:不要看到牌坊就联想到贞洁牌坊,牌坊就是高级版的锦旗,纯粹是表彰用的。古代的价值观肯定和今天有冲突——“善行”的判断标准随着时代在变化发展,但“表彰善行”的行为还是值得继承发扬的。就好比我小时候不尿床,父母奖我一个棒棒糖。随着年龄增长,不尿床早已算不上什么光荣事迹、不值得表彰了,但是我父母也会因为我上课认真、考试优秀、用心工作而表彰我,哪怕也只是奖励一个棒棒糖呢。
好吧,其实并没有。没意思的话就不说了。下一个馆:
6.文房四宝
湖笔,宣纸,歙砚,徽墨。好,下一个。
算了,还是多说几句。一个是湖笔,元朝以前还是宣笔,就是产宣纸的宣城生产的毛笔,这样四宝就都是安徽的了(徽州的徽、歙县的歙、宣城的宣)。四宝砚为首,因为是高档耐用品(笔墨纸是消耗品,随时能买,能用一辈子的只有砚台)。然后,五彩斑斓的黑可能大伙都知道,五种颜色的墨就不一定了。墨分五色,焦墨、浓墨、重墨、淡墨、清墨,所以不要觉得水墨画就是黑白照片,光泽、层次、明暗变化,都是用不同的墨水才能演绎出来的。只要在现场亲眼看一下水墨画,就能明白水墨画和黑白照片的差别在哪里。
再说个有意思的,明末资本主义萌芽,徽州的制墨业有两位大家,方于鲁,程君房。今天大家熟知的所有商业竞争的手段,他俩基本上都玩过了,包括请名家大V(画家/书法家)代言背书,请文人儒生辩经、写软广,还互相挖角制墨工匠搞技术创新,还搞赋能、玩概念,一个写了《方式墨谱》、一个写了《程式墨苑》,如此如此、数不胜数。最终造就了一个明末奇景——“方程之争”。就这个方程之争,都值得单独开一本小说。当然了,我很懒,感兴趣的别跟我留言,找别人写吧。
不只是墨,笔、纸、砚要细说起来也都很复杂。笔有不同的粗细、长短、毛料,砚台的石料就有十几种不同花纹的,纸更有生/熟/、棉/净、原材料三个维度,常见原材料包括但不限于树皮、麻、竹、藤、草,细分下来又有十几种。总之不要怀疑古代的文人和书画艺术家能有多讲究,和今天的大学生/社畜比起来,他们是真的有钱又有闲。
对了,博物馆还介绍了不同砚台的化学元素和发墨原理等理科味十足的内容,挺有意思的,虽然看不懂,但是在我这个文科生眼里就感觉很厉害很靠谱。
7.江淮撷珍
顾名思义,就是展出了一些江淮出土的精美小物件。有一个玛瑙碗很好看,玛瑙的材质还真是跟玉石/玻璃/犀角/玳瑁都不太一样,以往很少看见削得这么薄的玛瑙(简介说是2毫米),透光看去、有点“在深水处看到了洒在水面上的阳光”那种感觉,少量暗红色的斑纹都不像是瑕疵了,反而像是漂浮在水面的红叶。总之很梦幻。碗口还镶了金边,真的是又富贵又简约,低调奢华有内涵。至于年代,不用猜,宋代的。我倒是不清楚简介里说的“宋朝流行的在碗盘边缘镶金银的习惯”,但是在我印象里,这么漂亮的物件、只会是宋朝的。
旁边的触控屏还有个小游戏,明朝的皇后、太子妃、一/三/五品命妇的服饰搭配连线,有个小孩玩了半天,错了半天,还不走,搞得我都没法玩。看着好像也有些难度,算了算了。
其他藏品倒没有多么吸引我的,毕竟我也是见过一点世面的嘻嘻。
不知不觉逛到了4点多。其实还有个临时馆,展出的是旗袍。我不感兴趣,其他人可能也不感兴趣,都没啥人,也可能是时间太晚了。总之粗略看了几分钟就出来了,比起博物馆的展厅,更像个商场。关于旗袍的介绍,内容不多,还含糊其辞,“旗袍的起源在学术界颇有争议”巴拉巴拉,还好意思“颇”呢,有啥争议、为啥争议,你心里没点数吗?
打开手机——
云:(截图:电量只剩8%)(下午4点23)
云:差不多逛完了,算是撑住了。抠抠搜搜地,都不敢频繁拍照。电池真是不行了
云:(截图:手机相册上百张新照片)
云:收获也还不少嘛
云:空调好冷,又喝了冰水,拉肚子了
在厕所里一边拉着,我一边在心里复盘今天看到的内容。
云:还是挺不错的,陈列和讲解都很清楚明白,还有很多没见过的东西
在此之前,我对安徽真的没啥印象。既不是中原,也不是江南,是个夹在中间的空白地带。人们总说江西没有存在感,要我说,除了北上广,都没有存在感。好像也不对,不过算了,拉完了。
云:拉了个屎,电量只剩6%了(4点30)
云:哪里可以充电啊啊啊,感觉要扛不住了
云:路边找到一个,先充一下,希望不会被工作人员赶走
博物馆的一个墙角有个插座,我过去放下包、找出充电器,赶紧充了起来。还好,有电,电压也正常,8分钟就充到29%了。然而也就充了8分钟,真有工作人员来赶我了:
“你好这边不能充电的。”
“啊?不能充电吗?”
“不能充电。”
“那哪里可以充电?”
“前台可以租充电宝。”
“哦。”虽然很不情愿,我还是拔下插头走人了。至少燃眉之急已经解决。妈的,当时怎么那么怂,现在想来还是好生气啊,为什么不让我充啊!我又没有影响别人,这插座也没人用。早知道我当时就撒泼打滚了,我怎么这么好说话啊!妈的。我当时就该反问他“充电都要钱吗?”“没钱就不让充吗?”“博物馆不是公益事业吗?”“群众有困难、你还要把群众往外赶吗?”
云:赶我了,妈的(4点39)
云:就充了8分钟
云:唉,好饿
云:中午吃得有点少,还走了一下午
妈妈的,小半人又死了。啊,饿死了,等他回过神来、发现我已经饿死了,一定会愧疚得要命吧,因为没有及时回我消息,导致我孤身一人凄凉的饿死在他乡,甚至没能见我最后一面……
饿到精神错乱了。还好,博物馆门口就有几个小摊,还有个卖红糖小年糕的:
“这个、多少钱?”我试探着问了问。
“5块钱12个。”大叔回应。你妈的,为什么非得是12个,为什么不能是10个,你就是不想让我整除、好让我多买点是吧,5块钱10个不行吗,我就要5块钱买10个,我就要3块钱买6个,我就要1块钱买2个,你卖不卖吧?
“唔,我再看看。”主要是我也没决定吃这个,附近还有好几个摊位呢,都没来得及看。还有个手抓饼,那个是卖啥的来着……
“你尝尝。你免费尝两个。”大叔主动说。
“呃、不、不用了……”
“不买没事,你尝两个。”大叔直接开干了,按压了一下机器把手,挤出来两坨年糕,用铲子铲下来、滚落到熟黄豆粉里,接着拿了根竹签、拨弄了一下,插上递给我。
“啊、谢谢。”都说了不用了,你他妈还非要给我试吃,就是想激发我的愧疚感、利用我不吃白食的底层逻辑、让我道德绑架我自己、最后含泪下单是吧……吃着倒是还行。
“还行吧?”大叔异常自信地说。谁允许你这么自信了。
“哈哈、嗯……”那我接下来该怎么办,买一份?那我岂不是着了他的道。可是吃都吃了,直接走吗,会尴尬死的吧,该死的,还是中计了,好可怕的阳谋……唉,也罢,肚子好饿,出门旅游第一天就饿死在大街上未免有些滑稽,随便垫垫吧。
“5块钱?”我张开右手、确认了一下。
“诶,5块钱。”
“那、来一份吧。”
“诶~!我就说好吃的,你尝了不好吃我也不卖,我不是瞎夸的……”
行了行了差不多得了,我都买了你咋还这么多话,杀人诛心是吧。大叔说话间、刷刷刷,已经搞好了一小碗,又挤上几圈粘稠的红糖,递给我:
“谢……”我话音未落,大叔又收回手:
“再送你两个。”说着又压了压把手、挤出两块年糕,给我铲到了碗里。
“谢谢、谢谢……”你他妈的……还虚晃一枪、耍我玩是吧?我倒要看看你是送的两个、还是本来就忘给了。我强忍着尴尬、强颜微笑着走开了。一边吃着、心里也数着,嘿,还真是14个年糕。我知道有些不老实的商家,是要把试吃的部分算总账的,比如这年糕,5块钱12个,试吃2个,客人要是决定买一份,就只做10个。那我这回相当于5块钱吃了16个,也还是不错的。而且试吃的时候没有加红糖,加上之后也更好吃了。手里拿着签子,每次戳两个、一口吃掉,走到下个路口就已经吃完了。总算活过来了。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