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短视频共享古代,老朱第一个破防 第二十章 刘邦:这楼房都住人的?我还以为墓碑呢!

【行是住之足,住是行之巢。】

【下面我们就看看‘住’。】

【六千多年前,华夏进入氏族社会。】

【长江流域大多是干阑式建筑,下层用柱子架空,上层作居住用。】

【黄河流域则是木骨泥墙,由穴居发展而来,广阔而丰厚的黄土层,壁立而不易倒塌。】

【奴隶社会则以木架夯土建筑和庭院为主。】

【商朝出现了宫殿。】

【西周发明了三合土,制作了砖瓦,出现了四合院。】

【战国时期,制砖工艺更高。】

【秦朝宫殿大量使用了空心砖。】

【汉朝,多层木架建筑已经普遍,木架建筑的结构和施工技术有了巨大进步,斗拱普遍使用。这让房屋有了多样性,基本上只要你敢想,工匠们就能给你盖出来。】

【隋朝追求空间宽大。】

【唐朝追求格局严整对称。作为当时最鼎盛的王朝,唐朝的建筑风格影响了很多国家。】

【宋朝完全取消了里坊制,形成街巷制,沿街设店,以街为市,街道变窄,所有街道均是向外的。这是一次城市革命,使得城市建设、消防、交通、商店、桥梁都有了新的发展。城市的快速发展必然影响百姓居住建筑,这时候人们喜欢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往往两家就隔着一道墙,这边放个屁那边都能听见。】

【南宋的园林文化,让百姓人家开始在自家院落造景。时至今日,拥有一个精美院子,依然是很多人的梦想。】

【元朝,起了明显的阻碍作用,建筑发展也处于凋敝状态。】

【明朝,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建筑再次有了长足进步。砖已普遍用于民居砌墙,砖的质量和加工技术都有提高,砖细和砖雕加工已很娴熟。】

【这时候的百姓家房屋,形象严整、平直,很多留有宋风。】

【值得一提的是,皇宫层层内阙殿宇和庭院空间相联结组成的庞大建筑群,把宫殿建筑抬高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明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官僚地主私人庭院发达,喜欢雕梁画栋。】

【清朝,皇家园林达到了鼎盛期,万寿山、香山、玉泉山;静宜园、静明园、畅春园、圆明园、清漪园……】

【百姓家则穷苦不堪,民间对于建筑形式的追求已经没有任何进步。】

【今时今日,建筑成了美学,成了地标,成了攀比,成了gdp代言人,成了奸商圈钱的手段。】

【城市化的虹吸效应,使得越来越多人涌入城区。】

【三代人积蓄买一套房,成了普遍现象。】

【千百年来华夏人的庭院梦想,在城市里想要实现,简直是天方夜谭。即便是郊区别墅,普遍也都是假模假式的弄快地方,十几平米就敢对外宣称是庭院了。】

【以目前所看到的这栋楼房为例,二十八层,两百户人家,司空见惯。】

【人们密集的居住在一起,达到了空前的群居密度。】

【一座大城市动辄数百万上千万人。】

……

“什么!这些高楼都是住人的?我还以为是功勋武将的墓碑呢!”刘邦惊了。

“不能都住人吧,那么高不害怕吗,上下方便吗,半夜如厕岂不麻烦?”李二道。

“不可能都住人,你看这楼盖的,好多奇形怪状,有些肯定是祭祀用的。”乾隆道。

然而看来看去,他们惊愕的发现,这些楼房都是住人的!

放眼望去,触目惊心。

“后世百姓为什么要住在这么高的地方?”朱元璋不解的道。

“太祖爷爷,孙儿知道为什么。”很有经济头脑的万历皇帝朱翊钧说道。

老朱一看他的名字就知道他是第几代,说道:“你给爷爷讲讲是为什么。”

朱翊钧道:“这应该是他们朝廷刻意为之,把百姓集中在城区,可以提高土地价值,将住房增高,可以提升楼房价值,这肯定是那些大地主为了卖地想出的主意。当然也有集中生产的意思。”

老朱道:“集中生产是好,但这不是坑百姓吗,住在上面的,上去一趟不得累个半死?”

各朝各代都有楼房,想建的话十几层也不在话下。

但是除了佛塔和祭祀用的牌楼,百姓人家谁都不愿意住高楼。

一来害怕,二来麻烦。

老朱说的,就是众皇帝心里想的。

在他们的概念里,住楼房的肯定都是穷人,如果家有庭院,谁愿意住这里。

然而画面一转,来到了楼房下。

进入门洞,打开电梯。

五六个人一起走进去,而后关门。

朱元璋倒吸一口凉气,大骂道:“后世朝廷欺人太甚!让百姓住在这么小的房子里!”

刘邦也感叹道:“这哪是住,分明都是站着!连个卧榻都不给!”

李二摇头道:“真把百姓当牛马了!”

叮咚。

电梯门打开,一个人从二十三楼下了电梯。

走进廊道,进入自己家里。

这几个画面把皇帝们看懵了,但是以他们雄才大略的脑子很快便想明白,刚刚那个铁皮小屋,貌似是个上升通道,才能让这个姑娘回到自己二十三层的家。

这么一来,大家都松了口气。

不然如果真让一群百姓住在那种狭小空间里,真是令人发指的剥削了。

视频中的女孩回到家,进门就是个客厅。

一条穿着毛衣的大金毛摇头晃脑迎接主人,使劲在她身上磨蹭。

女孩亲昵的抱着一顿揉搓:“我的宝贝儿子,在家乖没乖,有没有给妈妈捣乱?嗯,都很整洁,宝宝没有捣乱,奖励你一根棒骨。”

皇帝们本来正在眯着眼睛看她家的陈设,被一些稀奇古怪的物品吸引住了。

但是听了她娇滴滴的话语,都有些不舒服。

这姑娘是个傻子吧?她不光给看门狗穿衣服,还叫它儿子。

不过这姑娘虽然是个傻子,但是家里日子还是过得井井有条。

厨房里锅碗瓢盆样样俱全,客厅里虽然没有椅子,但是有类似椅子也类似床的棉布沙发。

再往里是两个卧房,虽然小,但也足够。

但是看来看去始终没看到茅厕。

皇帝们纷纷摇头,这房子再整洁、再舒适也没用,上个茅房怕是得回到一楼。

虽然不知道这些楼房怎么上下的,但刚才那个铁皮屋显然就是解决之道,不用人力攀登楼梯。

但终究是不方便。

而且这家里没有院子,连个柴房、杂物间都没有,锄头和犁耙放哪。

还有那些满街跑的汽车,回家要如何安置。

随后,视频介绍了现代房屋结构,以及各种功能设施。

皇帝们才知道,小房里那个瓷器一样的大板凳,居然就是马桶。

下面有通道,污秽之物直接深入地底,流向专门的规划渠道。

无论住得再高,家里有水有电。

那一样样东西把皇帝们眼睛都看花了,冰箱、电视、电脑、空调……

而且房屋密闭性好,不用烧柴火,有燃气有暖气。

最后不得不承认,文明诞生科技,科技改变生活,住楼房,真香。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短视频共享古代,老朱第一个破防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