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同时追赶两只兔子,
最后一只也捉不到。
——俄罗斯族谚语
一天,牛木林正在剪辑机房里忙着制作节目。
同事小冯跑进来告诉他道:“牛木林,外边有一个少数民族老奶奶找你。”
牛木林以为是寻求栏目组帮忙的电视观众,便放下手中的工作走出机房。他穿过长长的走廊来到大楼门口,果然看见一位少数民族老年妇女站在那里。
牛木林仔细一看,这位老人竟然是与他分别8年的姑姑牛宰乃拜。
原来,牛宰乃拜的两个儿子早年移民到伊犁。这次,她从陇原来到伊犁探望儿子,得知弟弟牛万山在雅玛里克市与牛木林生活,专程从伊犁来到这里看望弟弟一家人。
牛木林又惊又喜,急忙迎上前去,双手接过牛宰乃拜手中的旅行包,亲热地问道:“阿姑,你是怎么找到这里来的?”
牛宰乃拜侧耳倾听,脸上带着疑问的神情。
牛木林发现姑姑的耳朵有些聋了。于是,他大声地重复刚才的问话。
牛宰乃拜慈祥地微微地笑了,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
她幽默地说道:“西北风把我带到这里来的。”
牛宰乃拜已经70多岁,个子不高,慈眉善目,头上戴着白色棉布盖头,身上穿着黑色的棉布衣裤,脚上穿着黑色的条绒布鞋。
牛木林带着牛宰乃拜,向家属院走去。
牛宰乃拜的身体十分硬朗,走起路来双脚带风,健步如飞。牛木林跟在她的身边,赶紧加快了脚步。
牛宰乃拜见到牛万山非常激动,双手捧起他的右手,轻轻地在上面吻了一下。
巩腊梅看到她的举动感到有些好笑,说道:“又不是外国人,还实行这个规矩!”
牛宰乃拜这才放下牛万山的手,神情拘谨地与巩腊梅打招呼。
巩腊梅自从1963年与牛宰乃拜分别30多年后,这是第一次和她见面。她虽然对当年飞扬跋扈的大姑姐一直有很多不满,但是秉持“笑脸迎接上门客”的待客之道,面子上对她依然保持适度的热情。
巩腊梅感到惊奇的是,牛宰乃拜也许是步入老年时光而性情温和,也许是艰苦的生活磨砺所致,她从年轻时百般挑剔变得非常随和。
白天,牛宰乃拜盘腿坐在客厅的沙发上,静静地观看电视节目。她对饭菜也不挑剔,餐桌上有什么就吃什么。晚上,她倒头就能入睡,也没有老年人睡不着的毛病。
唯一没有发生变化的是,牛宰乃拜依然重视牛家的血脉,对家族中姓牛的亲人格外偏爱。
她和牛木林的孩子苏莱曼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苏莱曼刚满4岁,对陌生的牛宰乃拜一点也不胆怯,非常喜欢这位远道而来的姑奶奶。他坐在牛宰乃拜的身边,非常自然地将身体靠在姑奶奶的身上。一老一少津津有味地看动画片。
牛宰乃拜在雅玛里克市小住10天。返回陇原的时候,她的双手第一次紧紧地握住巩腊梅的双手,歉意地问道:“你啦我的口唤给啦(你原谅我的过错吗)?”
巩腊梅真诚地点了点头,回答道:“给啦。”
牛宰乃拜的脸上顿时浮现出无比欣慰的笑容。她再次向牛万山行吻手礼,又亲热地抱了抱苏莱曼。
牛宰乃拜回到河州以后经常给牛木林打电话,逐一问候家里的亲人。每次在最后总是忘不了问上一句:“小苏莱曼好着啦?”
电视台经过不断探索,工作走上正规,事业高速发展。
在庆祝建台10周年大会上,孙立国宣布: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对电视台的机构进行优化组合,对干部实行动态管理。其中,专题文艺部分析为专题部和文艺部两个部门,任命牛木林担任专题部的主任,充当社教节目的领军人物。
此时,牛木林刚过30岁。置身于蓬勃向上的美好时代,面对领导和同事的信任,他的工作干劲更大更足了,创作的题材也越来越广泛了。
绵延几千公里的天山从雅玛里克市南部穿过。主峰天格尔山北坡的1号冰川是世界上距离城市最近的一条冰川,距离市区大约120公里。1959年,中国科学院金城冰川冻土研究所在此建立天山冰川观测研究站,使1号冰川在国际冰川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1996年夏天,牛木林策划拍摄9集系列专题片《雅河沧桑》,通过展现雅玛里克河沿岸的变化,反映新时代的飞速发展和巨大进步。
6月26日,牛木林带领摄制组来到海拔4000多米的天格尔峰,拍摄系列片的第一集《雅河源头》。
虽然正值盛夏时节,这里却是冰雪世界。在蔚蓝色天空的映衬下,1号冰川显得格外壮丽。厚达几十米的冰川像一条条巨大的白色棉被覆盖在巍峨的山峰上。伸向海拔较低地域的冰舌在阳光的照射下,融化成为晶莹的水珠。无数滴水珠汇成一条蜿蜒的小河,向着山谷奔流而去。
突然,牛木林从摄像机的取景器中看到一个陌生人闯入画面:穿着一身大红色的羽绒服,提着一把长柄小榔头,用榔头敲打冰块,专注地观察冰块层次的变化。
这个人就是蒙古功臣巴德尔的后裔纳森。纳森大学本科毕业后继续攻读研究生,成为冰川冻土研究所的一名科研人员。他为了研究冰川与气候变化的关联,放弃大都市现代舒适的生活,每年夏天来到遥远的天山深处,日复一日地驻守在天格尔峰下,为研究气候变暖、生态环境和开发冻土地带等世界性难题提供详实的第一手资料。
牛木林把双手罩在嘴边,大声地提醒道:“喂,请让一让!我们在拍电视呢。”
纳森听到喊声,转身看到不远处一群围着摄像机的工作人员。也许是自然科学家观察能力超强的原因,纳森锐利的眼睛立刻认出了外貌没有发生很大变化的牛木林。
他举起手中的榔头,大笑着张开嘴巴,大声地呼应道:“牛木林,你这个坏小子!”
牛木林听到对方叫出自己的名字,顿时愣了一下。他没有认出眼前这个皮肤黑黢黢的人是谁,不禁疑惑地望着对方。
纳森笑着揶揄道:“你小子摆什么臭架子!我是纳森。那个勇敢的草原英雄纳森啊。”
牛木林这才认出黑壮的大汉竟然是当年的校友纳森!
他急忙跑上前去,握住纳森粗糙的大手,激动地说道:“纳森,原来是你啊!这么多年,你一直都在坚持自己的专业吗?”
纳森哈哈地大笑起来。那爽快开朗的笑声富有穿透力,在群山中一波波地回荡着,传到了很远很远的地方。
纳森自豪地说道:“在这个美丽奇妙的世界中,无论是石器时代还是机械时代,以至于电子时代,我们蒙古人永远是大草原上自由奔放的天之骄子啊。”
牛木林笑着说道:“你小子有本事,就到火星上放羊去。”
纳森收敛起笑容,认真地说道:“说不定真的有这么一天呢。你看,由于温室效应,这里的雪线每年都在向后退缩。等到哪一天1号冰川消失了,雅玛里克市失去水源,就会变成一座荒废的城市,就是下一个掩埋在茫茫沙漠中的楼兰故城了!”
中午,纳森热情地挽留牛木林和摄制组的人员在山下的观测站吃饭。
牛木林来到纳森简陋的宿舍,看到一大摞写满各种数据的记录本,心中感慨道:纳森多么像一棵生长在山上的普通小草啊,既不在意谁来欣赏自己,也不在意大山的高远和寒冷,在明媚的艳阳下悠然地享受着自己的人生。
纳森推了一把正在发呆的牛木林,用神秘的口气地问道:“你还记的巩晓丽吗?”
牛木林回答道:“当然记的。不过,后来再没有她的消息了。”
纳森嘿嘿地笑了两声,说道:“她毕业以后没有回金陵老家,自愿要求留在大西北工作。现在啊,你猜她变成什么了?变成小纳森的母亲了!”
牛木林惊喜地问道:“真的吗?当年我就觉得你小子对人家有想法。祝贺你们,有情人终成眷属了!”
纳森揶揄道:“你们中文系的人就是多愁善感!”
牛木林问道:“你在这里待了这么多年,为什么没有想到联系我呢?”
纳森张开嘴巴又大笑起来,眼睛里闪烁着狡黠的光芒。
他油嘴滑舌地回答道:“因为我们蒙古人担心饿狼来偷袭家畜,只好每天看护着自己的牛和羊,脱不开身联系你啊。”
牛木林举起右手,在纳森的胸前狠狠地擂了一拳,笑着骂道:“去你的牛和羊吧!”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