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大明:朱元璋大寿,我送四海八荒 第41章 这小子还有多少事咱不知道

马三保在朱梓的安排下开始建造巨舰。

第一步是材料的问题,朱梓直接给马三保建厂。

朱梓建造的是现代巨舰,而不是大明时期的宝船。

大明宝船的材料几乎全部都是木材。

但这样的船,是根本扛不住火炮的打击。

但凡中弹就直接毁了。

虽然现在大明有了火器。

可是使用率还不是很高。

可朱梓就是要未雨绸缪。

只有先一步造好现代的巨舰,才能真正的在海中无敌。

造现代巨舰是需要钢材的。

这个时代没有。

大批量的刚才朱梓目前在系统中兑换,但只能是一部分,因为每日刚才兑换有限度。

剩下的刚才就得建厂,建钢材厂才能满足泉州府钢材的使用。

若是产量过剩,还可以销售民间,从中赚一笔。

而这一切都交给了马三保。

建厂,自己出炼钢炉和操作方式,剩下的进行培训指导,然后全权交给他们。

如此在泉州府东南角,一块平整的山地上建造起来了一个巨大的工厂。

而这个工厂建起来之后也吸引了泉州府百姓的注意。

只是他们只敢远远观望而不能踏足,因为这里现在是保密之地。

虽然这边如火如荼的开展了项目,但那灾难也即将来到。

难民在听说泉州击败了倭寇,向往的心更加强烈。

所以不到五天,已经有一批人率先到了泉州府城的外围。

而这里正是朱梓设立的救助点。

刚开始来的人不多,稀稀拉拉的不到百十来号人,负责粥棚的人还觉得这难民并不想传说的那样恐怕。

可是紧接着第二天难民直接增长至五千之众。

这下外围的这些人压力倍增,他们虽然那经历过泉州的流民情况。

可是没见过难民想潮水一样涌来是什么样子。

他们从四面八方而来,根本堵不住。

不过也幸好朱梓准备的充分,尽管粮食一天一顿、不过管饱。

而这些难民从来没有吃过这么新奇的东西,对这里的变化很是好奇。

“老兄,我听他们泉州府的人说,这东西叫做土豆,好吃的很呢!”

“不仅好吃,关键这玩意听说管饱了吃,我可是有一个月都没像今天这样的吃过的东西了。”

“不错不错!”

“听说这玩意他们泉州府的人都吃腻了呢!吃不了的还都喂了鸡鸭鹅!”

“什么?那些牲畜吃这个?真是暴殄天物啊!”

“要是我家里有这东西,我打死也不走!这一路上差点没把我累死!”

“行了兄弟,死在路上的人也不少,你活着就偷着乐吧!”

这些难民来到,白天就领吃的,晚上就躺地上睡觉。

现在有口吃的就很不错了,他们也没得挑。

能有口活着的粮食对于他们来说最为重要。

泉州府现在整座城墙,已经二十米的高度,而且这里从早上到晚上都有训练的将士。

五千来人的管理还是比较有序。

当然也有人想要进城里一窥究竟,不过早早就被守在那里的巡逻兵当场抓住。

消息传到了应天府。

“启禀陛下,第一批灾民抵达泉州府,目前一切井然有序,并无任何事情发生!”

“我就知道老八没事!这小子大事面前靠得住!”

这无疑是个好消息。

朝堂也松了一口气。

只是朱元璋知道,这后面还有更多的灾民。

朱元璋的担心,朱梓自然也清楚。

“殿下,放心吧,目前我们的物资供应充足,不成问题。”

徐友德这些日子是最忙的,不过第一批灾民很简单的处理完成,他内心也不禁放松了很多。

“不行,物资一定要谨慎,后面还有一批更大的!”

果然过了几天,第二批人到了。

在听闻泉州府这里能吃饱,不撵人,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到这里。

第二批灾民到达。

整整两万之众。

两万人的压力瞬间提高。

周德兴紧急调兵,维持秩序是一方面,主要是避免出现伤亡,最后袭击主城。

幸好朱梓开辟的外面的栖息地很大,能够容纳这么多人。

不然还真有点捉急。

两万之众在刚开始有点手忙脚乱,随着一切工作步入正轨,泉州府的官员们处理的也熟练了很多。

“启禀陛下!第二批泉州府的灾民抵达泉州府!”

“什么?两万的灾民?这这这……”

“怎么会有这么多!”

“听说是泉州府一天一顿饭……”

“一天一顿饭这基本是正常的就在情况!”

“可潭王殿下这里是管饱吃!”

“什么?管饱?物资都这样紧缺了他还管饱?这能坚持几天!”

朱元璋气不打一处阿里。

这个小子真是到底懂不懂治理。

那些难民每一个看见粮食就跟恶狼捕食一般,他还管饱,这根本不是救灾的基本准则。

不是说不给灾民吃,而是只有控制才能走的长远。

毕竟这灾民在这里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做事情要看长远。

朱元璋有点恨铁不成钢。

在他眼中朱梓还是什么都不会的门外汉。

其他大臣也都是这样想的。

如此消耗粮食根本就不会守多久。

一天、两天、三天……十天

应天府在等带朱梓因为粮食的大量消耗泉州府会崩溃的消息。

十天也没有见到任何消息,传回来的消息反而是目前泉州府灾民状况稳定。

朱元璋脸上有点挂不住。

“哼!肯定是咱得救援物资到位了!不然他坚持不了这么多天!”

二十天后。

泉州府那边仍然没有传出任何奔溃的消息,群臣吃惊了!

若是一直拿着朝廷的粮食救济,也一下子撑不了十天啊。

两万五千多的灾民,那可是两万五千张嘴。

即使是他们这些大明的肱股之臣也根本想不到任何解决办法。

三十天后。

这一次宣政殿的大人均无言以对。

整整两万五千人,愣是没有出现任何让泉州府奔溃的迹象。

这无疑引起了众人的注意。

堂堂泉州府,到底有多少粮食。

那边现在都那么富有了吗?

他们想不通,朱元璋更想不通。

而他也开始越发的对朱梓感到好奇。

“这臭小子究竟瞒了咱多少事!”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大明:朱元璋大寿,我送四海八荒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