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大明:举报家父胡惟庸,老朱惊了 第51章 徐达要嫁女,目标胡云西?!

拿出土豆和水泥这两样东西之后会造成一些连锁反应,这是胡云西意料之中的。

毕竟朱元璋本来就是个独一无二的草根皇帝,自从登基以来,他就对民生极其重视。有了土豆这种高产作物,会干出什么事情来根本就不可控。

但胡云西属实没想到,这两样东西的出现,居然直接把大规模北伐战事给提前了!

……算了,古代战场他一窍不通,而且本来也不是该他管的事儿。

当前最紧急的事情,还是当好这个锦衣卫指挥使。

思忖片刻后,胡云西将事情答应了下来。

任务完成,朱元璋终于肯放他离开了。

他松了口气。

临走前,朱元璋还不住地叮嘱他,要他千万别忘了整理个章程出来,不论是水泥制作方法,还是土豆的种植技术,都要尽快整理好交上来,免得耽误时间。

领导这么急,小胡能说啥?只能照单全收。

幸好技术都是系统给的,他照抄一遍就成!

等胡云西离开后。

朱元璋三人再次回到了武英殿内。

“天德,这两样物事你都亲眼见过了。”

朱元璋看着徐达,心情非常好:

“虽然土豆还得种植之后才知道确切产量,但咱觉得,如此大事,那小子不敢胡说八道。”

“这黄河决堤、百姓口粮的问题都有了解决方法,你看,北伐之事是不是没什么问题了?”

他意思很明确——

拦在北伐路上的,无非就是户部那边不断哭穷,劝皇帝要以民生社稷为重,打仗可以暂缓。

但现在民生社稷问题都被胡云西一口气给解决了。

户部根本就没理由再继续拦着!

徐达心里也清楚,陛下已经按捺不住北伐收拾元狗的心情,只等跟自己商量完,就准备在朝堂上宣布了。

不过,他没有立即给个回答。

沉吟片刻后,徐达起身,冲朱元璋长长一揖。

“北伐一事全凭陛下做主,但臣今日想先向陛下求一份旨意。”

“小女徐妙云已到了适婚之龄。”

“臣想为她和胡云西求个姻缘……”

“请陛下赐婚!”

朱元璋愣住了,边上的朱标也愣住了。

什么玩意???

徐达亲自求赐婚,要把徐妙云嫁给胡云西?!

朱元璋眉头皱得死紧:

“天德,咱记得洪武九年时你刚北伐归来那阵儿,咱就跟你提过婚事。”

“那时候你觉得老四顽劣不堪,可是死活不肯嫁女儿啊。”

“如今拖了两年,反倒要将你家妙云嫁给胡云西,这是何道理?”

“老四虽说确实顽劣,可怎么说也比那个混小子要好些吧!”

当爹的看自家儿子是看不大顺眼,甚至很多时候朱元璋都恨不得把朱棣这熊孩子吊起来揍。

但别人看不上,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尤其,徐达看不上朱棣,却看上了胡云西!

哼!

胡云西今年才十五岁,而朱棣已经十八岁,马上就要前往封地北平就藩。

虽然不是太子,但也有大好前途!

让徐妙云当个燕王妃,难道还委屈她了不成?

“父皇,话也不能这么说。”

朱标很了解自己老爹,眼见着他面露不快,显然对这件事不大舒服,于是赶忙上前调和。

他笑呵呵地当起了和事佬,转头问徐达:

“魏国公,您要是方便的话,能否说说为何看中了云西?”

“他最近风头正盛,但谁都能看出来,这日子其实并不好过。”

“孤觉得,您也并非那种看他当了锦衣卫指挥使,便想着嫁女儿的人,这里头应当别有缘由吧。”

这话说得有点水平。

既点出胡云西年纪轻轻就当了大官,而且还是朱元璋一手促成把他推到了那个烫屁股的位置上去的,又在暗示朱元璋,徐达不是那种人。

果然,听完朱标的话,朱元璋脸色稍微好了点。

他看向徐达,问道:

“咱也觉得你不是这么肤浅的人。”

“你家妙云从小就主意正,她若不点头,恐怕你也不会来亲自求这个婚约。”

“说说吧,这究竟是为什么?”

徐达犹豫片刻,左右看了看。

确定四下无人后,他才叹了口气,将之前徐妙云在京郊遇到劫匪之事给说了出来。

这件事,听得朱元璋父子二人面面相觑。

怪不得徐达会铁了心求这段姻缘呢……

搞了半天,还是救命之恩啊!

朱标是在场最了解胡云西的人。

听完后,他苦笑着摇了摇头,道:

“这事情听着离谱,但细细想来,云西倒确实是这么个性格。”

“父皇,儿臣当年遇见他时,他就在京郊钓鱼,雷打不动的十天去一次。”

“那时路上刚下过雨,道路泥泞,马车轮子陷进泥淖里去了,护卫们都喊着号子在推车,他听到动静便过来帮忙一起推。”

“分明是干了好事,可他还偏偏嘴硬说我们动静太大,惊着他打的窝了!”

“你说说看,这小子是不是让人哭笑不得?”

路遇匪徒劫道良家女子,胡云西一个人带着婢女就敢冲,还用胡惟庸的名头来吓唬匪徒,说自己身后马上就有护卫前来。

碰见朱标这种显然是名门贵族的,他分明心善帮忙还非得嘴硬。

再加上这段时日以来,胡云西每次做的事,虽然看起来有些莽撞,但也是全心全意为大明江山社稷考虑,结果也都是好的……

沉吟了良久。

朱元璋终于深深叹了口气。

“好,这婚事,咱答应了。”

“等挑好个良辰吉日,赐婚圣旨就会发下去。”

他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

“看来,咱们这亲家是有缘无分喽!”

………………

武英殿外。

一个长相英气勃勃的少年立在大殿门口,眼神有些阴沉地盯着那扇门。

边上的太监小心翼翼道:

“燕王殿下,您在这儿等着也有段时辰了……”

“要不然,奴还是进去替您通传一声?”

十八岁的燕王朱棣沉默着摇头。

半晌,他转身向外面走去。

临走前,朱棣的脚步顿了顿,冲那太监低声吩咐道:

“本王今日来过的事情,别告诉父皇了。”

“只是徒增烦恼而已。”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大明:举报家父胡惟庸,老朱惊了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