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凝视着说出这番话的张桓,他没有任何发怒的迹象,面上也没有不满。
只见曹操缓缓坐直了身体,神色凝重的对张桓问道:“以子季之见,何处作为会盟地合适?”
面对曹操的询问,张桓并没有直接回答。
而是看向了太守张邈。
“张太守,不知此间可有陈留郡的地理舆图?”
张邈楞了一愣,没想到张桓会看向他,回过神来的张邈当即点头。
“自然是有的。”
“来人,把舆图挂上来!”
张邈一吩咐,自有郡守府的文吏把舆图拿了上来,并贴心的挂在木架上,置于中堂。
看着大堂中央的舆图,张桓劲直起身来到舆图前。
张桓用手在舆图上酸枣的地标上点了点。
然后面带笑意的看向曹操和张邈等人。
“酸枣?”
“酸枣!”
“嘿,还真是...”
大堂之中,众人看着张桓指到的位置。
语气先是惊讶。
随后又变成了惊叹。
能在曹操起兵之初就来投奔的人也不是什么庸才。
以他们的战略眼光。
此时自然明白了酸枣的地理位置优越性比陈留高很多。
在诸将惊叹时,张桓的目光却看向了于禁。
记得没错的话,此时的于禁应该还在鲍信麾下做事。
历史在这一刻还是出现了些许偏差。
但是问题不大。
于禁后来也是追随了曹操。
曹操看着舆图中的酸枣之地,忍不住的点头。
“酸枣确实比陈留城的位置更佳。”
“这一点是操疏忽了。”
曹操是听得进谏言的人,不会死撑着面子。
“可是,子季。”
“汝为何又说我不适合作为会盟的发起人呢?”
“操刺杀董卓后已经是名动天下了,不至于这一点号召力都没有吧?”
曹操笑着说道,为自己争辩了几句。
张桓看着要面子的曹操。
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
“主公名声自然浩大。”
“但是有一人比主公你更适合发起会盟!”
曹操闻言疑惑到,“还有谁?”
张桓顿了顿,说道:
“袁绍!!!”
袁绍?
曹操听闻张桓如是说道,面上错愕不已。
说起袁绍,曹操可是熟得不能再熟了。
曹操年少时,就没少跟着袁绍,袁术两兄弟。带着许攸等人,没少干些荒唐事。
下至偷鸡摸狗
上至......咳咳
人家新婚嫁娶的小媳妇也曾半道抢了。
其中的滋味令曹操回味无穷。
也不知道是不是从那时候起。
曹操就觉得别人家的小娘子比起黄花大闺女更得劲儿,更有韵味。
从年少的荒唐事回过神。
曹操略作思量。
发现张桓确实说得对,袁绍是更有资格和名望当这个会盟的发起人。
只是没由来的,曹操心底还是生出了些许不甘。
小时候跟在袁绍兄弟后边,出事了就是他和许攸等人背黑锅。
而今他曹操已成年,名传天下!
现在还要把大好的机会让给袁绍。
难道就因为他袁绍身后是四世三公的吗?
他曹操是阉宦之后吗?
世家!
世家就注定了不起,高高在上吗?
从未有的,在这一刻。
曹操如此讨厌世家门阀。
他对着张桓说道:“子季,你能给操和诸位说说其中的缘由吗?”
曹操自己能理解为何推举袁绍,但是不代表诸位将士能够理解。
对此,曹操要借张桓之口说服众人。
张桓当然不知道短短时间内,曹操内心的念头千万。
面对曹操的请求。
张桓斟酌了一下措辞。
才缓缓说道:“威望,名望!”
“论威望和名望,袁绍背后的袁家四世三公,门吏无数!”
“渤海袁绍如果发起会盟,别的不说。”
“作为袁氏门吏的冀州牧韩馥就不得不起兵响应。”
“一州牧都起兵响应了,那各地跟袁氏交好的郡守,又怎会迟疑?”
“袁绍都发起会盟,且各地响应,那袁术岂会坐得住?”
“说不得,他会拉上与之关系相近的袁遗一同会盟,不让他那庶子兄长压他与前。”
“那时,以“三袁”为旗号,会盟之事必成,集结数十万大军进京勤王,仅在旦夕之间!”
张桓的一番言论,使得在场的众人如醍醐灌顶。
于讨伐董卓的大义来讲,这番言论没有任何毛病。
但是细细品味。
其中夹杂了张桓不少私货。
与诸将不同。曹操听完张桓的分析,差点没笑出声来。
自己这位子季兄,哪里在借袁绍讨董之事涨他人威风。
分明就是挑拨利用三袁之间的关系。
对于袁绍和袁术二人私底下的竞争关系,曹操可是清楚得很。
听到这,曹操的内心已经不再怎么抗拒。
然而惊喜却远远不止于此。
曹操听见张桓继续说道。
“再者!”
“诸君可知箭射出头鸟耶?”
“主公兵寡势弱,经不起折腾。”
“然袁绍兵强马壮,家大业大,一举一动天下瞩目。”
“既如此,何不帮董卓找个好对手。”
张桓抿嘴一笑。
“比起主公这只...唔。”
“那祸国贼更乐意针对袁家这只猴,杀袁以震慑天下群鸡。”
“借此让人知晓他这匹西凉饿狼的威严,不容侵犯!”
张桓三言两语之间就把袁绍和董卓安排得明明白白。
而诸将此时也明白过来,感叹道。
“此人不愧是鬼谷传人,看透人心啊!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