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清穿之贵妃的灵泉空间 第7章.捋一捋(下)

其实淑哲心里最想和别人说的就是外界人一直觉得她的母亲是手腕厉害的女子,就是自家太婆婆太低调了,不然把太婆婆的丰功伟绩说出去哪还有她母亲什么事儿?

这可不是胳膊肘往外拐,而是就事论事,她母亲真的比不过自家太婆婆。

淑哲也知道当初为什么是她抢到这个机会下嫁到富察家,是因为皇弟刚上位需要靠着老祖宗,而巩固关系最好的方式就是联姻。

人老成精的太婆婆自然看得出当初刚刚当上母后皇太后的哲哲姑奶奶和母亲眼底深处的不踏实。

直接拍板先她们开口向当时刚登太后之位的两宫太后为自家孙子哈什屯求娶圣母皇太后布木布泰的幺女,淑哲公主,按序齿为清太宗皇太极第七女,以安她们孤儿寡母的心。

正史上这位初号淑哲公主是要许配给蒙古扎鲁特博尔济吉特氏内大臣俄尔齐桑之子铿吉尔格,顺治二年也就是她的13岁时出嫁,三年去世,时年16岁,赐谥固伦端献长公主。

这位孝庄的幺女可是在幼年时期就被誉为最像孝庄的性子,要不是正史上她英年早逝,说不得最肖母的淑哲公主能有如何大的造化呢!

哲哲皇后自然知道富察家权势滔天不说更甚是家风极好,在当时满人有权有势普遍三妻四妾的情况下依然立了一条家规:富察家男子三十无子方可纳妾。

说实话就是这条家规一经传出,不知道多少满蒙贵女人家前赴后继欲要和富察家结亲,以前哲哲皇后也不是没打过和富察家做儿女亲家的主意。

可惜哲哲皇后的三个女儿年龄都和富察家的男娃对不上岁数,而富察家也没有妻子死了再娶的习惯,所以还真不好安排。

纵观以前皇太极还没上位时,衮代大妃对皇太极也是极好的,皇太极在去世前也一直奉养着衮代大妃,还亲切的喊她为嫡额捏。

所以可想而知要不是富察家这一辈没有女儿,说不得还轮不到博尔济吉特的人来坐皇太极嫡福晋的位置呢!

不说富察家本身自己的实力,就说他背后还站着衮代大妃一系——最正统宗室的实权王爷莽古尔泰。

要知道当初旺吉努不支持莽古尔泰转而支持皇太极这事儿被爆出来时可谓是惊呆了所有人,都等着看旺吉努和莽古尔泰反目成仇呢!

谁成想莽古尔泰知情识趣,他被舅公教导过也深刻意识自己不是能当大汗的料,他也知道自己这脑子不懂那些弯弯绕绕的经常让舅公恨铁不成钢,他更知道但凡自己给力一点,舅公也不会支撑旁人,索性也屁颠颠跟着舅公去给同父异母的弟弟皇太极摇旗呐喊。

也正是做出了这十分准确的选择,让他自己也捞了个铁帽子王来当,与正史的他命运背道而驰。

要知道正史上清朝共有12位承袭爵位无需降等的“铁帽子王”,其中八位是在清朝开国之初立下战功的皇亲宗室:即礼亲王代善、郑亲王济尔哈朗、睿亲王多尔衮、豫亲王多铎、肃亲王豪格、庄亲王硕塞、克勤郡王岳托、顺承郡王勒克德浑,因为他们功勋卓绝,所以获得世袭罔替的永久封爵,同时还享有配享太庙的殊荣。

这结盟联姻提议一出让哲哲皇后和当时在旁陪坐的庄妃欣喜若狂,时隔多年终于有机会因联姻加深彼此关系的哲哲皇后抓住了这次白佳氏递的梯子,直接代庄妃应承下来,而庄妃也得到了富察家明确的态度立马就放下了心中忧愁,从此以后对富察家更加仰仗和信赖了。

而平行时空的这位公主下嫁到富察家后也要经历一次16岁那年的死劫,好在有惊无险的被白佳氏带着熬过去。

在淑哲公主有意经营下,从此往后在婆家的日子过得顺风顺水,下有夫君捧在手心上疼爱,上更有白佳氏太婆婆和宗女红带子觉罗氏婆婆大度不揽权,在夫家过的好日子让已经坐稳太后宝座的孝庄都不得不感慨她命好掉进了福窝窝里。

只能说世事无常啊,白佳氏带来的蝴蝶效应,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

画面拉回来……

婆媳俩人敲定好细节,淑哲公主问也不问,直接要庚帖落定,毕竟也不需要打探了,说起来这儿媳妇按淑哲公主的额娘那边论起来还是自家表妹呢!谁让满珠习礼是孝庄的同胞弟弟。

白明雅交代完事后就当甩手掌柜了,而这边厢淑哲和舅舅满珠习礼确定了婚约后立马急匆匆递牌子进宫。

先有孝庄被莽古济怼了一通,再到自己幺女淑哲撒娇卖痴敲边鼓,太后近来越发被权欲蒙蔽的双眼终于惊醒了。

孝庄回想这些时日把儿子越推越开不说还频出昏招,激得连退下来荣养不怎么管事的旺吉努夫妻都坐不住婉转的让人来点醒自己,不由哭笑不得。

想了想,她觉得这门亲事还是挺适合的,首先除开皇室,有能拉拔科尔沁的势力里实力最强的只有开国六大功臣里的这六个家族。

而先不说这六大功臣里的其余那五人早就死得透透的了,家族影响力随着他们的死亡自然而然就降低不少。

况且说到底人才辈出的家族看遍全国也只有富察氏,其余家族拢共也就那么几个,虽然富察家人少,但人家人才的质量好啊!而且人少也代表人家齐心协力,没那么多内斗消耗家族力量,只要不傻的都看得出这样的家族起码能兴盛百年。

没有永远的皇朝,只有千年的世家。

再说旺吉努这人历经三朝,当过太祖的心腹,辅助过太宗,现在更扶持幼帝,就连爱新觉罗家能进关入驻紫禁城也有他一半的功劳。

说实话其余那五个开国功臣多少被衬托的有点名负其实,要不是旺吉努夫妻俩是真正有本事且性格洒脱不恋权之人,说不得要遭皇室的忌惮,旺吉努这人既是大清朝的定海神针亦是皇权的紧箍咒。

若是真的和他起冲突就连孝庄都不见得认为自己能扳倒这两座山。

孝庄想了想,这次已经算是旺吉努最后一次权衡利弊加看在福临的面子上为科尔沁自己这一脉留的后路,既为科尔沁和满洲大族巩固关系,也能消弭掉一些隐患。

人家全心全意为皇室做到这份上,虽然被莽古济这个小姑子落了面子,但是孝庄不虞过后还是想起当时旺吉努夫妻帮她们孤儿寡母挡下了豪格和多尔衮的虎视眈眈坐稳皇位。

可以说这辈子的多尔衮没成摄政王还真就因为富察家的全力抵制和抗衡,当时可没多少人看好福临母子。

而与正史的不同就是这辈子的皇太极在死前留下传位遗诏,还点明让旺吉努当辅政大臣。

其实哲哲皇后和当时的庄妃哪怕握着正统的遗诏心里还是害怕的,她们怕会变成驱狼吞虎,怕旺吉努把福临当成傀儡控制在手里争权夺利。

无论哲哲皇后和庄妃对外态度有多强势,但面临皇权过渡始终还是担惊受怕,深怕一招不慎便万劫不复。

不过日久见人心,旺吉努好歹也是在皇太极薨后旗帜鲜明的被指给福临当辅政大臣的,作为福临的忠实拥趸,他并没有因为君主年幼而试图把持朝政。

他十分用心的教导年幼的福临,为福临稳定政权,为福临平衡各方势力,皇家无小孩,幼年时期福临在心里一直把旺吉努当成是自己的阿玛呢!

到了福临长大后旺吉努十分利索的归还政权,直接潇洒退居幕后,不再沾染各种权利,这一举动让八旗子弟和宗室都刮目相看,还博得太后孝庄和已长成的福临的好感。

旺吉努夫妻对爱新觉罗皇室的种种恩情叠加,也造成了富察氏空前绝后的影响力,这是头一个皇室以下的第一家族还能不被忌惮,在外谁不知道富察氏是最最根正苗红的保皇党!

正因为旺吉努的不贪权和明明显赫却从不倨傲的性子让连续三朝的皇朝最高掌权人把对旺吉努的好感一直福荫着旺吉努的后代。

孝庄也没计较弟弟和尊敬的长辈先斩后奏的举动,毕竟她不看僧面也要看佛面。

虽然侄女没入宫帮她巩固福临后宫科尔沁的地位,但是科尔沁和富察家联姻的举动也安了她的心,后路已有的她也不作妖惹人反感了,随后还大方的降下赐婚懿旨。

既然这个最优选择被摒弃了后,太皇太后只能重新给儿子福临再选继后,继后必须是蒙古贵女,也就是后来的孝惠章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名阿拉坦琪琪格。

她是顺治帝第二任皇后,科尔沁镇国公绰尔济的女儿,孝庄文皇后出了五服的侄孙女,清世祖废后静妃的堂侄女。

——题外话分割线——

可能有人问淑哲的婆婆哪去了?

这里设定淑哲婆婆刚去世几年,他的公公也就是旺吉努儿子万吉哈在妻子死后也跟着去了。

毕竟淑哲婆婆也不是白明雅这个有金手指傍身的穿越人士能把身体保养的很好。

淑哲的婆婆是土著,地道的宗女,文里设定这两人因旺吉努和白明雅的情深似海为榜样,所以导致他们夫妻感情也很好好,一个寿终正寝,另一个也郁郁而终追随而去。

不然多出太多不明显的配角每次锊关系都能让作者菌锊的麻爪死。

接下来这本书的清朝会被穿成筛子,可以期待一下嗷!嘻嘻,可能这就是作者菌的恶趣味吧!

——题外话分割线——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清穿之贵妃的灵泉空间书评:
暂无读者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