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清穿之贵妃的灵泉空间 第5章.捋一捋(上)

在娘胎里收集了七八个月外界信息的白雪早就得知她胎穿了个平行时空的清朝。

这段日子里她不是在修炼就是收集外界信息,前一世未死前的白雪凭着优越的家世和出色的学历可是官拜到外交部第二掌权人物,作为国家的对外发言人,自然熟悉国家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

得益于前世的语言天赋,满文蒙语她自然上手的快,毕竟在外交部工作你不会个七八种外语你都不好意思说你是在外交部干的,而白雪不止会十国语言,更是懂华国最主要的几种方言,比如粤语、闽南话、潮汕话、客家话和川语。

加之穿越一世被时空漩涡洗礼过的神魂更加强大了,虽然她的肉体在之前那一世被雷劫劈毁,但她到底是没魂飞魄散,某种程度来说她也算是筑基成功了。

各种机缘和金手指的叠加,导致白雪学习能力大增,以往需要几个月浅显学会一门语言,如今没几天就学会了满语和蒙古语。

母语是满语,蒙语是这辈子的额娘的母语,平日里只能听见这两种语言,所以白雪只要想探听多点信息就只能学这两种语言!

接下来锊一锊白雪这辈子的家世,这就要从平行时空的这里的富察家说起,白雪从额娘揣着她到处见客时说过的话和她听到别人说的话从中收集到各种信息,再汇总整理了一下,得出了自家此时的势力和外界发生的事情。

她赫然发现了一件极为有意思的事情,貌似自家的老祖宗好像是穿越前辈啊!所幸修行的日子比较朴素和无聊,一边听着外面的资讯一边修炼倒能更好的打发时间。

这辈子的家境要从清太宗努尔哈赤那里说起了,富察氏中的“沙济富察氏”起源于富尔哈河,在明代属建州右卫,始祖为兄弟二人兄名“纳苏莫尔根”——弟名“檀都”。

明末沙济富察氏迁居于现辽宁省新宾一带,建立沙济城以居因而得名沙济富察。

不过纳苏莫尔根的子孙并不兴旺,沙济富察氏主要为檀都子孙传袭,至第四代檀都子孙主要分成两支,长支由莽色都朱乎率领,次支由旺吉努率领。

莽色都朱乎长子阿格巴颜(又称阿古巴彦)就是明末最后一任建州右卫督指挥王杲,莽色都朱乎之幼女就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继妃衮代。

后因阿格巴颜与其子阿泰先后反明被明朝派军征剿,莽色都朱乎一支遭到株杀,而衮代又于清太祖后期被休弃,该家族成员即被清廷排斥,后世子孙从此凋零,除康熙年间工部尚书倪满外再无出众者。

而次支旺吉努一支也是于明末投靠努尔哈赤并受到重用,旺吉努本人被封为牛录额真,从此此支子孙世袭权贵门楣显赫,成为沙济富察家族最为繁盛的一支。

旺吉努之孙哈什屯在清太宗时期任礼部参政,康熙初年加封太子太保衔。

哈什屯之子米思翰在康熙年间出任内务府总管,后升户部尚书,列议政大臣也是当年主张撤三藩,所以颇得康熙看重。

到了米思翰儿子这一代越发把富察氏发扬光大了,马思哈、马武、马齐、李荣保等均进爵封候位列公卿。

李荣保之女嫁与乾隆帝被封为孝贤纯皇后,李荣保次子傅清出任驻藏大臣,为维护国家统一与拉布敦共同发动兵变斩杀分裂国家的罪魁珠尔默特那木札勒,最终以身殉国。

幼子傅恒任内务府大臣、户部尚书、兼军机大臣,授保和殿大学士,总领征大小金川,凯旋封一等镇国公,乾隆三十四年傅恒奉命抗击缅甸侵略,终至积劳成疾于归途中病逝于北京宛平。

孝贤纯皇后伯父马齐在康、雍、乾三朝任保和殿大学士达23年之久,时间之长,在有清一代是罕见的。

马齐是康熙武英殿大学士,雍正朝保和殿大学士、军机大臣、加太子太保衔,其女嫁康熙十二子胤祹,为胤祹嫡福晋,也是孝贤纯皇后的堂姐。

此外傅恒之子福隆安、福康安、福长安、福灵安,其兄广成,侄子首任伊犁将军明瑞,多罗额驸明亮,健锐营领队大臣奎林,嘉庆朝大学士托津,成都将军四川总督凯音布,道光朝杭州将军富祥和其子陕甘总督熙麟,以及后来咸丰帝遗令顾命八大臣之一的额附景寿。

淑慎皇贵妃与其父员外郎凤秀,咸丰朝定边左副将军庆如,盛京将军敦惠伯承志,光绪朝兵部尚书乌拉喜崇阿,乌里雅苏台定边左副将军春福,光绪帝妹婿漕运总督忠勇公松椿,宣统朝民政大臣桂春,等清代诸多显赫人物均出自该家族。

当然啦以上说的这些都是白雪第一世正史里记载的富察家的底细,而这一世有了疑似穿越人士的老祖宗插手,本该在雍正帝后才真正位极人臣、权势滔天的富察家直接从努尔哈赤这代就崛起了。

更是成为了除却爱新觉罗宗室里第一位外姓满人获封贝勒爵位,要知道傅恒和其子福康安只有死后才被追封郡王和贝勒。

由此可见这是多牛批了!

怎么说呢?

白雪越发觉得自己的老祖宗旺吉努的福晋白佳氏就是穿越人士,因为从这辈子额娘和阿玛私底下聊天中就能发现白雪的老祖宗旺吉努竟然成了清初开国六大功臣之一,而且还被太祖纳为心腹,更是早早就投资站队太宗,为太宗抢夺汗位平稳过渡政权,更为太宗皇太极筹谋推翻了四大贝勒共同执政的权利。

可以说坐稳了两朝元老已经是十分睿智了,要知道当初莽古尔泰可是他的亲外甥呢!为啥自己人不扶持要扶持个母族不强也不讨努尔哈赤喜欢的皇太极呢?

盖因旺吉努的福晋白佳氏先不说本就知道历史,而莽古尔泰的能力她也并不看好,本就因为福晋在幕后出谋划策才有今天地位的旺吉努自然十分重视自家福晋的意见。

老实讲旺吉努知道自家哥哥莽色都朱乎野心勃勃,可是他并没有与野心相符的能力,再加上哥哥的外孙莽古尔泰确实朽木不可雕也,所以旺吉努押宝谁这也就不用说了吧?

旺吉努并没有女儿,而在白佳氏的耳濡目染下旺吉努这一支并不怎么看得上靠姻亲联姻关系上位的,旺吉努这支的人全靠个人能力和军功打拼。

而莽色都朱乎的女儿富察衮代能成为努尔哈赤的继妃全靠自己的叔叔给力,也因叔叔家没有女儿她才能坐稳这个位置。

她自然知道谁才是她的靠山,更是对叔叔婶婶言听计从,这么识趣的做态自然得了白佳氏的眼,在出嫁前婶婶白佳氏直接让她来家里住了一段时间,在白佳氏倾心教导一番后才进汗宫。

有靠谱和有能力的叔叔牵制住拖后腿的阿玛,这让衮代越发有底气坐稳大妃宝座。

衮代经过白佳氏的调解和旺吉努扶持坐稳努尔哈赤的大妃之位长达好多年,此期间她生养了莽古尔泰、德格类两位皇子,还生有一位公主莽古济。

深得努尔哈赤的宠爱与信任,后金之初努尔哈赤家里的大事小情、后宫内务、乃至财政收支无不经由衮代之手处置料理。

1593年海西四部纠合东蒙古及其他部落组成九部联军共同征讨建州,陪伴努尔哈赤身边的正是衮代。

事时努尔哈赤驻守古勒城静待九部联军,深夜探马归报联军野驻营火之众漫如星瀚,当时努尔哈赤正在熟睡身边臣仆无一人敢去惊动,只有衮代能够唤醒努尔哈赤,其夫妻关系可见一斑。

衮代作为后金建国后第一任汗妃凭借自己的聪明才干成为努尔哈赤施展政治抱负背后的贤内助,并为后金政权的发展壮大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而正史上的衮代但伴君毕竟如伴虎,后期因某些涉及政治利益的矛盾或因年老色衰,衮代与努尔哈赤的夫妻关系逐渐疏远。

在后金天命五年(1620年)衮代去世,死因成谜。

《满文老档》记载继妃得罪而死;《清太宗实录》记载衮代是被儿子莽古尔泰所杀。《清世祖实录》衮代是在太祖时获罪赐死。《星源集庆》记载天命五年二月,衮代死。《清皇室四谱》记载天命五年二月,以窃藏金帛迫令大妃衮代大归,寻莽古尔泰弑之,葬赫图阿拉。《清史稿》记载天命五年,继妃得罪死。

更为不幸的是,在她死后,她的儿子位居四大贝勒之一的莽古尔泰后因触怒清太宗皇太极而被治以“谋上之罪”遭到幽杀,其女莽古济也被处死。

皇太极就此仍不解恨,又将清宫档案中关于衮代以及沙济富察氏家族与爱新觉罗家族之间姻亲背景悉数删除,顺治元年,多尔衮又以她曾得罪太祖,将她移出清太祖的福陵。

她与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元配佟佳·哈哈纳扎青(清太祖元妃)一样,在有清一代一直都未得到应有的追封。

不过平行时空的富察衮代经由白佳氏带在身边言传身教之下,她的命运早已不同原来那般了,直到努尔哈赤后期的宠妃阿巴亥也就是多尔衮和多铎的母妃进汗宫后她都一直坐稳了大妃的宝座。

对比一下正史里的富察衮代下场有多惨就知道她这一世有多风光,多幸福了。

投桃报李之下的衮代越发亲近叔叔家,连带着自己膝下的子女都不亲近自己的亲郭罗玛法莽色都朱乎,反而亲近旺吉努。

这也不能怪衮代和她的孩子们刻薄冷情,只能说莽色都朱乎没眼色和眼高手低,要不是旺吉努夫妻俩从中帮衮代周旋,外加叔叔的实力震慑着大汗后宫的其余女人,她早被拉下大妃宝座了。

总的来说旺吉努和白佳氏也不是不想站队自家人,实在是德不配位,再加上莽古尔泰的外祖家是一群猪队友,所以旺吉努的宝才压在皇太极身上。

而旺吉努也听白佳氏的话,疯狂给衮代一系洗脑,更是让衮代在汗宫里时不时拉拔一下幼年时期的皇太极,结下善缘。

而这个时空的莽古尔泰和莽古济并没有落到原来正史的悲惨下场不说,还得到了皇太极的信任和重用,而莽古济更是早早就被封了固伦公主,受尽两任后金掌权人的喜爱,嫁到夫家的地位都一直被尊着敬着。

直到皇太极去世后,已经六十高龄,现任沙棘富察氏族长的旺吉努再次押宝皇太极的庄妃布木布泰和福临,也就是孝庄和顺治。

一次押宝中了可以说幸运,第二次、第三次那就不能说是运气使然了,外人如今谁不说富察家老祖宗的目光长远卓绝?!

而且旺吉努的押宝并不是普通的下注,只要他买定了即刻就离手,为巩固和辅助每任新主子的地位和权势都是呕心沥血和倾尽一族之力,从不多线投资。

在外人看来他也太极端了,一点都不稳重,可这在聪明人眼里就能看得出旺吉努极其自傲,他自信自己的目光。

但同时旺吉努也是个很会把利益最大化的人,像他这种疯狂的豪赌的举动让他很容易就博得每一任新主子的好感和信任,这些圈圈绕绕的套路更奠定了为什么就只有他旺吉努能长盛不衰。

还有一点就是,通常来说像旺吉努这般位高权重的功勋之家为人处事不说轻狂也要高傲吧?举个栗子:索额图、明珠之类…但是旺吉努这一家并没有。

无论正史里的富察家还是平行时空的富察家的人骨子里都没有恃才傲物这根弦,对外也没有鼻孔朝天看人,相反无论对待什么身份的人他们都秉承着爽朗大方的态度与人交往。

富察旺吉努这一支交游广阔,既不会遭上位者忌惮,也不让别人眼红是有道理的,他们把修身齐家治国安民当为家训第一条,也把这条家训贯彻执行。

只能感慨一句:一饮一啄,莫非前定啊!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清穿之贵妃的灵泉空间书评:
暂无读者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