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青年大宋行 考察汴河

小说:青年大宋行  作者:最爱蒙蒙羊  回目录  举报

仲针回到郡王府内,细细盘算此事,为了让此行看上去水到渠成,仲针决定拿沈迈的老母亲做文章了。原来王介石是准备把沈迈家眷接到京城居住的,但是沈迈母亲以年纪大为由,坚决不授,所以一家人还留在余姚老家,此事是听沈迈偶尔说起的,现在倒是省去了好多心思。

第二日,几人开始了按前些日子约定的行动:沿着汴河走一圈,调查汴河开运后两岸的风土人情。

马车行了几十里,快到饷午了,几人找了个路边的茶舍坐下,仲针等小二上好茶水和糕点后,轻描淡写的对着沈迈和苏博约说:“两位兄弟,你们不久就可以上任职位了,我听吏部的人说,凤翔府判官下个月就准备告老还乡了。”

说到这里,仲针故意压低声音,确认周边无人偷听:“另外,再过一段时间,沐阳也会缺个县令,但是不能保证,只是他们说沐阳一直很乱,县令从来没有待满过一年的!”

苏博约来了精神:“这两个位置,一个离边境非常近,一个在肥沃的江南之地,确实可以让吾辈一展身手!”

仲针继续小生说话:“你们也知道我的背景了,当着我两位弟弟的面,假设沐阳那边也有空缺,这两个位置我就让吏部先给你们留着了,现在你们要合计下,第一站想往哪里走!”

苏博约一听,不等其他人接话,直接说:“沈迈的老母亲还留在余姚县吧,如果由他往沐阳赴任,休假时候就可以多陪陪老母亲了,我父亲和弟弟都已定居京城,所以于我而言去哪里都无所谓了。”

沈迈看到苏博约提起母亲,脸上露出些羞愧的情绪:“自父亲去世后,就由母亲一人苦苦支撑,虽然有个哥哥,但是自顾不暇,如果能在沐阳任职,倒是能照顾下母亲了!”

兰溪已明白他们两个的心迹:“那就这么定了,沈迈兄弟去沐阳赴任,苏大哥就等凤翔府的空缺。我知道,江浙那边风景是独一份的,干脆我们结伴一起去游玩一番如何?”

苏博约有些不情愿,他倒不是不愿去体会苏杭美景,而是想先去凤翔府周边考察一番,上任后也好开展工作。

仲针惊喜于仲兰,开口就把他最想要的两人一起成行局面提了出来,因此赶忙加把火!

仲针开口:“苏兄,我猜你是心思已经飞到凤翔了,但是这次你得听仲兰的建议!”

苏博约看仲针如此郑重其事,连忙问:“如此,可是我忽略了什么,这和赴任凤翔有何关联?”

仲针:“还记得,琼林宴上的国家二事吗?一是边境的稳定,你往凤翔大约可以得知一二其概况。然论及国家之税收,必然要到江南物产丰富之地,你的志向我是知道的,以后也许会有机会来江南,但是不若先了解一遭的好,况且吏部的事,我会给你打点好,我做这些也不全是因为交情,你和沈迈都是我很欣赏的人才,将来要堪大用的,所以肯定希望你们多加磨炼!”

仲针这话把苏博约和沈迈都也表扬一番,沈迈一旁听着,不禁喜上眉梢,苏博约看了他直白的表情后,哈哈大笑:“本来被仲针兄弟说成国之大才,我很是尴尬,但是看沈兄表情如此淡定,看来我还是不够矜持!”

显然苏博越说的反话,沈迈是喜怒都挂在脸上的人,这其实没有什么不好,至少不会有现代人说的心里疾病。但是这样的表现,很让仲兰觉得他有些肤浅,如苏博约一样略有些深沉而睿智的男子,才能让她芳心暗许。

仲明加入了话题:“我觉得沈兄,唯一要注意的是,分清身边的小人和朋友,只因你心思容易被看穿,容易被人利用。以前不提,是有我大哥常给你分析形势和周边人的动机,但以后若是一个人要独当一面的时候,如果拿不准事物,万事记得从长计议,看长远一点再做决定,应该是不会犯大错误的。”

本来大家都是兴致盎然的,经仲明如此一说,反而都有点感叹以后的离别了,一时都无语凝噎。还好沈迈因为挂牵汴河疏通之事,立马找到了可以转移注意力的话题。

沈迈:“刚才行车过程中,我看到路边遗落有一石碑,离这里不远,上面大字看清楚了,写的是治河计,不若我们步行去看看,说不定有些发现。”

仲针眼睛一亮:“刚才都只顾着闲聊,倒是没有看到过此物,如今肯定要去看看,这才是不虚此行啊!”

兰溪已经等不起了,她要立马结束这个悲伤的氛围:“那就边走边吃茶点吧,不然我老是想到不久后的离别!”

苏博约哈哈一笑:“天下无不散筵席,不过只要海内存知己,天涯也若比邻的!”

兰溪:“那我不管了,这次江南一行,每个人都要去,要齐齐整整的。谁也不准变卦!”

种针借着照顾兰溪的脾气,以命令的口吻说话:“好了,要是谁再敢说不去,我就叫人找跟绳子,绑着上马车一起同行。现在我们就去看石牌,以后的事以后再说!”

一行人便移步,回走到了沈迈所说,刚才看见石碑的地方。

走到近处,果然有块石碑扑倒在路边,碑上的文字大约还能认出一些,仲针拿出本地县志,他们翻了好一阵,找到了关于石碑的简单记载,众人综合一下资料,大约知道了,这碑上内容是关于唐朝时期一个县令疏通汴河的记载。上面说朝廷每三年就得疏通一次,耗费钱银,望有来者可以一劳永逸的解决此事!

仲针:“看来古今都有此患,而且此碑据县志记载,是前几年汴河涨大水,冲毁堤坝,从河底冲刷出来的,可见汴河积淤之严重。”

沈迈感叹道:“无论如何,我定要找个方法,把汴河疏通干净,此去江南就要开始着手准备!”

苏博约佩服沈迈的心气:“沈兄,你精于数理,还真有可能完成此事,江南地区遭受的水患,不比汴河少,我们结伴而去,可以到民间好好考察,也许能找到些能人!”

兰溪:“其实汴河到泗州这段,也就是今天我们考察的河道,是京城的命脉。如果真想治理汴河,就应该从这里入手,如同打蛇打七寸一样。几百里的汴河,不管谁上书,朝廷肯定是会以经费为由,拒绝梳理。如果只说这段,情况就会大不相同。”

仲明听后一惊:“仲兰,我没有在做梦吧?你竟然说出如此有政治见地的话,你向来比我还远离皇宫!怎么突然如此明了形势?”

兰溪转过身:“我知道的比这个还多着,不愿意说而已。今日是看苏大哥和沈兄如此上心,就代替仲针大哥先说一声,不然每次都是由他最后总结!”

仲针只得苦笑:“我看你是因为大家可以同行了,高兴而已吧!你的那些见识肯定是入宫听到的,不过你能抓住重点,证明你还真是个……”

仲针差点说出贤妻良母,为天下女子表率之类的词,幸好反应过来,此刻仲兰还是女扮男装。

苏博约以为是说要劝仲兰考取功名,立马发表意见:“以汝之家室,不必再要弟弟来考取功名了,不若像现在这样,多关注下周边民情,多给官家意见,让其无论实行如何政策,都更造福于民,这样不是更妙吗?”

仲兰立马呼应:“是啊,庙堂的人,如果不常民间走动,怕是会说出何不食肉糜的话语,我现在挺好的,家室地位在这里了,不如利用下,多做些利于百姓的事!”

仲明半开玩笑的说:“皇家子弟如果都是这样,不坐享其成,勤于王事。就算如仲兰这样外露一点,标榜自己出身不一般,也是没关系的!”

苏博约知道是在挖苦仲兰,又转移起话题:“好了,我管你郡王还是君王,今天在我眼里只有朋友,等下都得去喝酒,想到终于能开始为国家报效,我心真是激动!”

沈迈接话:“今日,我到想试试农家的浊酒。不如我们找家农户,换点食材,借点餐具,我来帮你们做一顿饭!”

仲针很高兴:“以后为父母官,若要深入民间,如沈迈这样,才是该有的做法,餐具什么的,马车上都有,我们找些食材即可!”

苏博约不做声,脸上偶尔拂过一丝笑意。仲兰赶紧推了他一下,问他干嘛,苏博约说:“你们这些子弟,未必吃的惯粗茶淡饭,还是交给我吧,沈迈的厨艺我是领教过的,只能说可以把食物弄熟。”

沈迈听了,立马笑出声:“其实,我就是想你说这句话,你常说我数理好,但是我真的只是略懂皮毛,但论及厨艺你才是真正个中好手,今天要让大家都饱食一顿了!”

想不到苏博约还有这一手,兰溪肯定要说话:“好啊,我都没有试过你手艺的,你就先给沈兄下厨了,看来我们的兄弟情谊淡了!”

苏博约知道仲兰在玩笑,笑着回答:“冤枉啊,我可没有下厨,有次半夜醒来饿了,我便独自到会馆的厨房,做了碗炒面,没想到沈迈这小子路过,闻到香味,硬是要过来蹭一点。其实当时应该是他饿极了,我可未必有如此厨艺!”

仲兰:“那今天就得多弄些拿手菜,不然明天开始,我就只称呼你为苏弟弟了。”

苏博约苦笑:“好了,今天我肯定露一手,我们快去找食材吧!”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青年大宋行书评:
暂无读者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