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青年大宋行 钦点状元

小说:青年大宋行  作者:最爱蒙蒙羊  回目录  举报

大宋首都汴京,恰逢三年一次的贡试,城内外都热闹非凡。殿试结束半月后的某天,参知政事欧阳书,退朝后上表奏请议事。皇帝看了奏章,见是拟定新科状元的请求,便着内官安排他在资政殿接见。彼时汴京天气尚寒,官家未至,内官安排好暖炉毛座,请大学士先入座,过了好一阵,皇帝方才驾到,一阵寒暄过后,欧阳书小心翼翼地,把一甲答卷按名次呈上。

皇帝素来喜爱有文采之人,因此阅卷时一直面露笑容,直到看完一甲一名后,脸色开始凝重,他本欲在试卷上批下几笔,思考一阵又放下,依次看了答卷人的姓名,对欧阳书说:“欧卿,这头名苏博约可是写下“春风得意花团簇,一笔挥斥耀九州”之人?”

欧阳书立马回应:“回禀陛下,正是此人!”

皇帝把答卷放下:“此人文思敏捷,下笔处犹如行云流水,确实是状元之才,然惜其年轻气盛,如此顺遂,反而偃苗助长不利成才,不若去其状元,放置于第四名。”

欧阳书表情微微有些惊讶:“陛下爱才之心,吾亦深感之,一切依尊圣意。”

皇帝挑出第四名沈迈文章:“此人虽才情不如苏博约,但其观点更务实可行,此次就提拔他为状元。这二三名照旧。卿若无意见,明日便可依惯例放榜。”

欧阳书肯定无异议,拜过后便领旨退下,他心中疑惑皇帝为何不把二三名前移,但是不敢多话,因为他已经猜到皇帝弃苏博约的真正原因:皇帝欲下笔地方,乃是“孺子其朋”四个字,应该是让其想起了“朋党”一词,世人皆知朋党之争是皇上的逆鳞,谁都触碰不得。

话说殿试放榜前一夜,大多学子都会激动到无眠,因此约上三五好友到坊间去喝酒,通宵达旦,不失为一个好选择。沈迈自然也在被邀请之列,不过他不太想出去,理由很简单:盘缠已经基本花光,身边一起的同窗,其实也隐约感知到他的经济困难,经常请他喝酒,他深受感动,却也不敢习以为然。他憋着一口气,就希望能等到自己金榜题名时,到那时候再倾出所有,报答这些好友。不过眼下只能装作身体不适,拒绝所有邀请。

等大伙都走后,沈迈跟会馆伙计要了些素酒,如此人生大事临头,沈迈当然也难以入眠,想到会馆后院有几颗松柏,便决定看看月下的树影,聊以自慰。

刚出房门,迎面便撞见一着白色长衫的男子,此人看上去年纪不超过二十,中等身形,眉清目秀,有些富贵人家的味道。男子一把拦住沈迈去路,语气有些不耐烦的问道:“你可是余姚沈迈?”

沈迈看他样子不像坏人,便直接回答:“正是鄙人,敢问阁下深夜有何贵干?”

白衣男子:“春风得意花团簇,一笔挥斥耀九州。这诗你听过没有?”

沈迈:“博约兄,是我至交好友,其才情与行文气势,我是甘败下风,自愧弗如,不知兄台,有何用意?”

白衣男子听后,微微一笑:“你倒是有些自知自明,你运气可真的没话说,但还请你记住,无论如何,你是永远比不上苏大哥的。”

沈迈感到莫名其妙,他好像从未和苏博约有过节,赶忙回话:“你这人好甚奇怪,我待你以礼,你却如此胡言乱语。”

白衣男子摆出要走的架势:“算了,我也不想跟你计较,就此别过,明日你便知是何事!”说罢,纵身一跃翻墙而去。留下沈迈一脸惊讶,心里默念:想必他也是如此进来的,轻功果真了得。

大约好一阵后,沈迈才回过神来,此时会馆静的只剩下了呼吸声,沈迈不由的又回想男子的话,他突然意识到,如果是明天知道的事,只能和放榜有关,难道……。

沈迈虽然渴望高中,但是还是不敢提前奢想,他赶紧找来冷水洗了洗脸,确定自己不是入了魔怔。一阵寒意后,更知道这也不是梦境。为了按耐住躁动的心,索性在地上画起卦来,此乃子曰:玩索而有得。

另一边,白衣男踏走出会馆后,便一步一步走向郡王府,路上偶遇巡逻的官差,他一亮腰牌,对方立马行礼,给他让道。到了郡王府大门,管家李忠早已等候多时,见面就直接喊话:“小郡主,你终于回来了,辛好郡王还不知道此事,终于我可以又少挨一次骂了。”

这白衣男子原来是女儿身,她是淮南王赵宗实的小女儿赵兰溪,家里还有两个亲哥赵仲针和赵仲明。

淮南王赵宗实经历有些曲折,幼时六岁便送入宫内,给皇帝做养子,到了十二岁,又被送出宫,而后皇子夭折又复入宫,如此反复,到如今已入宫有五次。期间还被封到各地做了十三年的团练使,直到快四十才获得郡王封号,其内心的煎熬,外人恐怕很难体会。

淮南王因为自身经历,对两个儿子要求非常严格,唯独对小女儿赵兰溪极其宠爱,几乎有求必应。获封郡王时候,还特意恳请皇帝给其女儿一个郡主封号,皇帝知他心诚便允了此事,而此时,郡王两个儿子尚无半点官阶身份。

李忠作为郡王府的大管家,从小看着郡主长大,两人的感情更接近于叔侄,赵兰溪随他入府后,边走边问:“李叔,父亲和兄长还在议事吗?”

李忠早习惯了郡主的叫法,很自然的回答:“还在议事,郡主真的要理解郡王的难处,凡涉及到圣上,无论怎么小心都是不为过的!。”

兰溪叹了叹气:“算了,其他的事情我也不感兴趣,不过如苏大哥这般才华之人,世所罕见却不能夺魁,我真是意难平啊!”

李忠知其心意,忙安慰:“陛下选状元,应该还有其他的考虑,但若论文章肯定是苏郎世无双,这已经是满城皆知的事了。”

兰溪听了非常高兴:“这个新科状元我看了,比苏大哥差远了,不过确有些君子风范,我还是睡觉去了,不然李叔你肯定不能安心,明天我还要给苏大哥庆祝的!”

李忠一笑:“还望郡主时时记得刚才的言语,不要再折腾我这把老骨头了。”

赵兰溪知道李忠是在打趣她,不再多话,一路回到了房间。嘱咐下人找了两壶宫里赐下来的酒,方便她明日行庆祝之事。

此刻,淮南王还在屋内和两个儿子商量皇帝挑选状元的事。

赵仲针二十多岁,仪表堂堂,颇有其高祖父太宗的风范,遇事沉着,为父亲所倚重,凡府里大小事务,郡王都喜欢问问他意见,因此由他首先分析此事。

仲针:“父亲,宫里眼线传话,陛下这次确是因为看了苏博约文章才动的气,应该是为了“孺子其朋”四个字。”

赵宗实眉头一皱:“看来是让官家想起了“朋党”一词,不过为了安全起见,、i明日我还是继续上书,请求外调。”

赵仲明听了,接着说话:“前几日,母亲和妹妹进宫,太后又训话:皇位是天命所归,非人力能及,强求和拒之都非明智,务必安分守己。”

郡王听了一声叹息:“时光荏苒,我早已对皇位没有念想,只叹命押人头莫奈何,所以能坚持者,全因大宋社稷和你们的母亲!”

仲针不愿看父亲如此消极,赶忙安慰:“皇室子女,本来就意味责任。我和仲明都明白,一定给父亲分担,还望父亲宽心。”

仲明也马上接话:“我与大哥已有进士及第出身,一路从乡试到殿试,我们终于可以名正言顺的,和爹爹同朝为官了!”

赵宗室听了很是高兴:“有子如此,我心甚慰。对了,最近越王情况如何?可有异常?”

赵仲针回答:“自官家命其权两浙和福建路转运使来,未有出格之行。只是,近日越王与各地市舶司一起上书,言明海盗之患,恳请招募万余乡兵,官家说市舶司纳税日增,准其所奏,已经叫中书省下诏了。”

赵宗实:“打击海盗,无可厚非。不过招募如此数量乡兵,陛下竟然能轻易答应,到向是专门给人看的。”

赵仲针:“孩儿知晓,只是如此下去,朝中大臣必定分为几派,不利于社稷安稳的!”

淮南王:“也许官家就是希望这样,他已过天命之年,先后夭折三子,为了稳定人心,不得不继续安排我做养子,但又忌惮于你们母亲与太后的关系,为了制衡权力,便故意安排越王上位与我竞争。”

赵仲明:“孩子愚钝,此刻听父亲和长兄分析,才知道官家赐封号的用意。父亲留在京师,被封为二个字的“淮南王”,而离开的叔父,则被封为嫡系才能拥有的,一个字的王“越王”,这也是一种制衡,让大臣们知道对于上位,谁都还有机会。”

赵仲针笑着说:“弟弟聪慧,只是志不在此。如今官家深居简出,常周游于深宫,想必还是想有自己的子嗣。所以要极力控制每一方势力!”

赵宗实:“但愿陛下有自己的子嗣,不然我们和越王……”

三人分析了种种,直到很晚,方才散去。淮南王带着心事回屋入睡,夜里梦见越王带兵攻进郡王府,立马惊醒,高夫人发觉后,欲召唤下人却被阻止。郡王不愿让子女知晓病情,两人便靠在一起慢慢闲谈,直到快破晓才睡着。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青年大宋行书评:
暂无读者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