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门外。
文武百官跪了一大片。
他们要求面见朱棣。
天下着小雨。
值守的太监说,朱棣龙体不适,让他们都回吧。
有人表示。
如果朱棣不见他们,他们就一直跪下去。
朱高焱提出科举改革,官制改革,这就是将大明的人才体系全都改了。
大致的方案他们也都了解了。
要真让朱高焱的方案执行下去,他们往后的日子很难过。
而且。
不是说他们不够忠心,不为大明着想。
只是因为,朱高焱提出的改革方案很多地方他们都很难理解。毕竟思维落后了六百多年,确实难以接受。
寝宫中。
朱棣悠然的喝着茶。
当他看完朱高焱的改革方案之后,眉头不禁皱了起来。
但很快就又舒展开。
然后又紧皱起来。
如此往复。
表情变化十分的丰富。
沉思许久。
朱棣豁然开朗。
“此法,确实有些道理。”
“但,还是太心急了一些。”
“纪明!”
朱棣轻呼一声。
锦衣卫掌卫事纪明应声出现。
“陛下!”
朱棣问道:“最近,燕王都在做些什么?”
“回陛下。”
纪明拿出一个小本本,打开之后,如实念道:“3月7日辰时……”
“朕说的是他派出去的那些人。”
朱棣是指被朱高焱派到各地的一万人。
“是!”
纪明往后翻了好多页,然后说道:“燕王殿下派出去的人,大概做了三件事。近四千人去了各大金银开采矿。”
“三千多人在各地大肆兴建水渠,修路……”
“剩下还有差不多三人,分散到北方,男方指导种植。”
“据属下统计。”
“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各大金银矿的开采量比之前半年都还要多。不完全估算,白银增加了360多万两。黄金180多万两。”
“什么?”
纪明还没说话。
朱棣脸上就露出了震惊的神色。
他对全国的金银开采量是太熟悉了。曾经也想过无数的办法,浪费了不少人力、物力,但开采量一直都提升不上去。
而朱高焱一派人去,竟然直接提升了六七倍。
“这事属下也很惊讶。但大批的真金白银已经源源不断的运送到各地,不断的进行新的建设,这确实是事实。”
“而且,同样是修路架桥。属下亲自去查验过,比之前工部督造的道路桥梁好了数倍,而且建造速度也快了许多,相比成本降低了很多。”
“另外。”
纪明狠狠的吞了两口口水,继续念到:“燕王殿下实行了一个什么“春苗行动”,在他派出去的那些人的指导下,今年全国大部分的春苗比往年长势都好了好几倍。”
“预计,今年全国的粮食产量会翻好几倍。应该,不会再出现粮食短缺或者大面积的饥荒了。”
在历朝历代。
所有的造反起义,多半都是因为饥荒,百姓吃不上饭才揭竿而起。
远的不说。
就说自己老爹朱元璋,开局一个破碗,那还不是因为填不饱底子才投了义军。
如今,粮食产量猛增,朱高焱再怎么凶猛的改革。至少底层的大部分人利益得到保证,不会引发大的变乱。
如此想来。
朱棣觉得朱高焱提出的改革方案还是用了心思的,甚至这份心思,连自己都不曾想到。
当初他不是不赞同朱高焱的想法。
而是。
当时靖难刚结束,天下人心不稳,要是陡然再改革,万一场子没镇住,可能连皇位都保不住。
麻了。
朱棣瞬间感觉人麻了。
才短短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朱高焱就把朱棣十几年都没办成的事情给办成了。而且,比他办的更加的漂亮。
虽说砍了户部的两个二把手,但前后不过只问户部要了一百来万两银子。他干的那些工程,哪个不是百万级的?
而且。
朱棣心里很清楚。
纪明除了忠于他,不会替任何人说话。他说的,绝对是实情。
可是。
如此大的业绩,多少还是让朱棣有些匪夷所思。
“也许,朕应该大胆一点,不应该浪费这七年时光。”
有些懊悔。
但朱棣更多的还是欣喜。
当时装病让朱高焱监国,也就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只要自己在也还能稳住大局。
没想到,见笑如此之快。
“陛下。”
纪明跪在地上,有些担忧的说:“有句话,属下不知当讲不当讲。”
“说。”
“陛下,燕王手里那一万人。可能……来路不明。”
朱棣心中一惊,猜测到:“有建文余孽?”
纪明吓得浑身一哆嗦。
“不是。”
“属下从城外三千营得到消息,说燕王那一万人,是……从天而降的。当时,有很多军士亲眼所见。”
嘶……
从天而降?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