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沐春锦衣卫的诏书已经下达,沐春、沈琪、蒋瓛、陈知晓、福堃、常怀恩、青衣、红袖、陈清平、崔宁一干人等聚集在拱卫司正厅,虽然蒋瓛目前是指挥使,但实际控制人是副指挥使沐春,本身蒋瓛在宫中阶级就比沐春高两级,对于足矣面圣的高官,蒋瓛也比沐春脸熟,震慑的作用会大一些,最重要的还是对沐春的保护,不过身在泥潭,又如何能保证自身清白呢。
沐春将锦衣卫设置为二司三庭五科。
二司分南、北镇抚司,南镇抚司由蒋瓛坐镇,负责宫中以及应天府内的秩序的监管,重点是情报收集,北镇抚司由沐春坐镇,主管诏狱,重案审理、处决。
二庭由负责沈琪组建,分为洞察庭,百案庭,职教庭。
洞察庭是将南镇抚司收集的零星情报汇总入案,庭内旗官将根据情报安排北镇抚司调查
百案庭是将所有案件归档,方便调阅和复查。
职教庭主管培训新人,需要掌握五科全部技能并通过考核便会升为旗官。
五科是按照司内旗官特长分配到相应科,每科七人,由洞察庭负责派案,由通过随机筛选由五科各出一人组成临时队伍前去调查,这样也能最大程度避免徇私枉法的情况。
獬豸科擅观气主管审讯。
睚眦科擅武力主管缉拿。
狴犴科擅推理主管判案。
椒图科擅医术主管验尸。
赑屃科擅车马主管押运。
锦衣卫独立于刑部,不受六部干扰。
青衣、红袖、陈清平、崔宁属于沐春和沈琪的私属,只听命于二人,不属于锦衣卫编制。
转眼半月过去了,锦衣卫工作也步入正轨,沐春在镇抚司内正查看六科新人考核档案。
“指挥使,洞察庭将您要的案卷送来了。”
福堃将手中案牍交给沐春,沐春接过仔细看了一下,将案牍交给福堃。
“看看吧,叫上常怀恩、陈知晓出发。”
福堃打开看了一下案牍内容,正是自己父亲的案牍情报。
一个时辰后,几人来到魏国公府邸求见徐达,开门的正是徐达长子徐辉祖,二十岁出头,也是气宇不凡,有几分徐达年轻时的英姿,徐辉祖虽不明沐春几人来意,但见其身着锦衣公服,便将几人领入客堂稍坐。
“春儿!你再不来看我,我可就…”徐达虽然早已年过半百,两鬓斑白,毕竟武将出身,身体还算硬朗,还没走到客堂便扯着大嗓门,看到众人先是一愣,而后略显差异。
“这是…?”
“徐爷爷,今日前来也是因为公事,了解一下当年府上福寿当年失踪的事情。”
“福寿…春儿,你问这是为何?福寿当年因冲撞胡惟庸之子,被逼自焚。”
“被逼自焚?当年刑部案卷上写的可是因引咎自焚,徐爷爷这么说,怕是清楚其中原由,还请告知。”
“当年不都审结了么,陈年旧案,当年胡惟庸官至丞相,朝中更是只手遮天,平民性命岂能翻出风浪。”
徐达语气中透露出些许悲凉。
“徐爷爷,这福寿可并非一般平民,虽是守门人却在您府上多年,您待他也并非一般下人,而且福寿死前见过刘基,他与刘基并无交情,可见是奉命行事。”
“你怎知晓其中细节?!”
听着沐春的情报,徐达略微有些震惊。
“罢了!你身处此位,我本应知无不言,本想能够多转圜几日混个善终,看来还是低估了春儿能力了!”
徐达屏退左右,让儿子徐辉祖也退下,只留下沐春一行人。
福寿原本在军中是徐达的营帐执戟郎,后来嫌自己年事已高,且无长处,准备告老还乡,徐达便留其在这府上做守门人。后来经过杨宪,胡惟庸之流,胡惟庸李善长为首等淮西勋贵与刘基为首的浙东集团争斗愈演愈烈,徐达汤和虽为淮西勋贵一员,游走在两股势力之间进行斡旋,汤和常年巡视海防,远离政治中心,徐达便成了双方拉拢对象,刘基本无争权之心,辞官回乡依旧处处受挫,徐达便命人暗中照顾刘基父子,即便朝中已无人能与胡惟庸抗衡,便开始疯狂的打击异己,眼看拉拢徐达不成,也对徐达起了杀心,刘基自然知晓胡惟庸野心,不愿因自己而连累他人,拒绝服药,最终病逝,最终刘基无意争斗却也落下个心寒屈死的下场,刘基死后,福寿便回府复命,福寿也直言刘伯温临死前曾把其叫到身前谈话,至于谈了什么并未告知,福寿自裁前一夜也来找过徐达,只是告诉徐达不要与胡惟庸起冲突,之后交给徐达一个锦盒说是会有人上门讨要,第二天便有了冲撞一事,胡惟庸势大再加上皇上催其速回北平,再回京便是胡惟庸被斩首之时。
“以上便是我知晓的一切,虽然福寿到死都没有交代其他的内容,但我知道,是为了让刘基死前秘密止于自身,不成为小人打击我的把柄而自裁。”
徐达回忆着陈年往事,再加上本就是性情中人,不免有些伤感,潸然落泪。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