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府。
位于大明皇宫东部的大本堂,乃是明太祖朱元璋敕建的藏书处所之一。
在这里,朱元璋聚藏古今图书,请名儒教授太子、亲王。
此时大本堂中。
李先生让皇子们背诵《论语为政篇》。
第一个背诵的,就是大明皇帝朱元璋的二皇子朱樉。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邪无…哦…不…思无邪。”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嗯…齐之…”
作为朱元璋皇子中出了名的学渣,朱樉背到这里,就背不下去了。
他皱着眉头,向旁边的三皇子晋王朱棡连连使眼色,向他求助。
老朱家的几个皇子,平时关系非常好。
可以说,兄友弟恭。
老二朱樉和老三朱棡,更是要好。
二哥朱樉背不出来,老三朱棡替他着急。
李先生教课,要是背不出书,那是要挨板子的。
就算他们贵为大明皇帝朱元璋的皇子,也不例外。
关键是,李先生是真打,打得贼狠那种。
老三朱棡悄悄比划口型,小声的提醒:“齐之以刑,以刑!”
老二朱樉看了看三弟的口型,反应过来,接着道:“齐之…以刑,民免…而…而无耻。”
不过,他磕磕巴巴的没背两句,很快又卡住了。
“道之以德,齐之…齐之…嗯…”
学渣就是学渣,有老三朱棡提醒。
《论语为政篇》,老二朱樉还是背不出来。
急得在那抓耳挠腮。
老三朱棡比他还急。
小声嘀咕:“二哥,你太笨了!”
无奈的摊了摊手,示意只能帮你到这里了。
李先生提着戒尺缓缓走到朱樉面前,面无表情。
得,又得挨板子。
朱樉认命的伸出右手来。
李先生冷冷道:“换左手,右手昨天打过了。”
朱樉看着还有些肿的右手,顿时感觉一哆嗦,赶紧缩回右手,伸出左手。
李先生举起戒尺,对着朱樉手板心,用力打起来。
大本堂里立马响起戒尺打在手心上的清脆响声,以及二皇子朱樉痛呼声…
“他怎么又在打老子儿子?”
窗外,正偷看的朱元璋不乐意,板起脸瞪了眼身旁的太子朱标,
“这个老匹夫…”
这个大明皇帝,最是护犊子,最看不得这个。
太子朱标陪笑劝道:“这是李先生。”
先生打学生,天经地义。
背不出书,可不就得挨板子么?
朱元璋自然知道这个道理。
他向来尊师重道,非常重视自己儿子的教育问题,不然也不会请李先生给自己的儿子们授课。
这个李先生,名叫李希颜,字愚庵。
是当世大儒,隐居不仕。
还是朱元璋自己亲手写信,才把他徵过来的。
《明史》上记载:“太祖手书徵之,至京,为诸王师。”
皇帝贵为九五之尊,能让皇帝亲自写信请过来当老师的,历史上也不多。
李希颜博览群书,品行修养极高。
但也很有特点,那就是性格严峻,教书的时候非常严厉,连皇帝的儿子也敢打。
《明史》上记载:“规范严峻,诸王有不率教者,或击其额。帝抚而怒。高皇后曰:‘乌有以圣人之道训吾子,顾怒之耶?’”
李希颜讲授的是尧舜禹汤这些大道理,皇子们自然会觉得无聊,难免不听教导。
最顽皮的就属二皇子朱樉,结果有一次他不认真听课,被李先生用笔管打了额头。
为此,护犊子的朱元璋气得不行。
马皇后劝道:“哪里有用尧、舜的标准,来教训你儿子,反使你发脾气的?”
朱元璋想想也对,李先生教自己儿子圣人之道,这是好事。
这才平静下来,越发尊重李先生。
有了之前敲脑门的经验,这打手板心,那算轻的了。
所以,朱元璋虽然心中不爽,但还是耐着性子,扒窗户继续往里看。
李先生继续点名老三晋王朱棡。
“晋王殿下,你来背。”
朱棡跟大学渣朱樉不同,学习好着呢,背书完全是小儿科。
一点不慌,从容起身。
满是同情的看了眼一脸苦瓜相的二哥朱樉,然后摇头晃脑的将《论语为政篇》流畅的背出来。
一字不差。
朱棡的表现,立马让窗外的朱元璋心情大悦。
“咱就说嘛,咱老朱家的儿子,有出息。”
朱标点头称是,“老二不认真,老三还是很用功的。”
大本堂里,李先生满意的点点头,“通。”
接着继续点名:“燕王殿下,该你了。”
却没人应答。
“燕王…”
李先生抬眼看去,却见老四朱棣的座位空空如也。
老四这臭小子竟敢逃课?
窗外的朱元璋刚刚缓和一些的面容,又是一沉。
冷着脸大步朝大本堂内走去。
李先生和众皇子连忙行礼。
“我家老四呢?”
李先生一脸茫然,答不上来。
“这…”
朱元璋脸色越发阴沉,他虽然护犊子,但教育起儿子来,那是相当严厉。
草根出身的他,信奉棍棒底下出人才。
公然不听老父亲的教诲,上课逃学,这还得了?
老朱已经在发飙的边缘,冷冷的看向太子朱标,“老四去哪了?”
天子一怒,血流漂橹。
朱元璋本就是杀伐果断之人,杀气极重。
他龙颜大怒,众人俱都战战兢兢,就连太子朱标都不敢搭话。
“还不给朕去找?”
洪武皇帝朱元璋有个特点,一般情况下,他都是自称咱。
只有在正式场合或者生气的时候,才会称朕。
眼下,朱元璋无疑是真的生气了。
亲军都尉府的护卫满皇宫四处寻找四皇子朱棣。
朱元璋看着不敢吭声的众皇子,慢慢平静下来。
“好了,你们回座位继续读书。”
“等老四抓回来,咱再收拾他。”
众皇子唯唯诺诺,各自回到座位,假装认真的读书。
有老爷子亲自监督,读得那叫一个认真。
当然,大家不过是做做样子,哪里还有心情读书?
朱元璋也不点破,目光在儿子们脸上扫视。
这些兔崽子,知道怕老子就好。
“嗯?”
突然朱元璋惊讶的看下后排。
只见最后排角落里,六皇子朱桢一脸淡定从容。
正在专心的捧着一本厚厚的书看着。
别的皇子都心不在焉,唯独老六是真的认真。
别的皇子桌上,就一两本书,而他桌子上的书,书本堆起老高一摞。
可见用功之深。
朱元璋讶异之余,颇为欣喜。
朱元璋从小家贫,没读过什么书。
虽然在黄觉寺学会读书认字,后来又跟宋濂这些大儒系统的学过五经,但还是一直被那些读书人说成文盲皇帝。
被那些个读书人所看不起。
这一点可是朱元璋的遗憾。
再者,打天下靠的是武功。
但这治天下,就得靠文治。
心道咱这么多儿子,总算有一个肯用功的。
这么努力学习,以后说不定能成为一个大儒。
将来辅佐太子朱标治理天下,也是美事!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