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街边摆摊做小吃,竟被邀请做国宴 第十五章:林一登台亮相。

台上的选手动作十分一致。

“铛铛铛”

紧接着……又开始切葱花,调酱汁。

十二名选手各有各的做法,有的是调酱汁用料不同,有的是前后顺序不同。

台上选手都忙碌的十分有节奏感。

台下观众、评委的脸上也是充满了期待感。

关于麻婆豆腐,相传最广的故事是这样的。

清朝末期,成都万福桥码头旁边有一家小馆子,老板娘脸上有麻子,人们都叫她陈麻婆。

同治元年(1862年),陈麻婆接待了一批又一批的码头工人、脚夫,店里的东西已经不多了。

都快打烊的时候,又进来了一伙,要求老板做点又下饭,又热和又便宜的菜。陈麻婆看店里没什么菜,只剩下几盘豆腐,一点牛肉末,现去买菜肯定不行,已经太晚了。

陈麻婆急中生智,把豆瓣剁细,加上豆豉,放油锅里炒香。加点汤,放下切成两厘米见方的豆腐块,再配上其他调料,加入炸酥脆的牛肉末,勾芡收汁,起锅以后再来上一把花椒面辣椒面洒在豆腐上。

一盆色鲜味美,麻、辣、烫、囫、嫩、鲜的豆腐就上桌了。

这一伙人个个吃得鼻子冒汗,整了好几碗饭,吃得肚儿溜圆,口中大呼畅快。

后来那些苦哈哈的民众开始一传十,十传百,都晓得陈麻婆做的豆腐又好吃,又下饭,又省钱,来的人越来越多,结果,就成了陈家的招牌菜。

因为这种豆腐又麻又辣,老板娘又叫陈麻婆,结果这道豆腐菜就叫陈麻婆豆腐了。

屏幕上显示出了关于麻婆豆腐的一些介绍。

然而主持人在旁边介绍着关于麻婆豆腐菜品的特征。

麻婆豆腐的特色在于麻、辣、烫、香、酥、嫩、鲜、活八字,也称之为八字箴言。

麻:指豆腐在起锅时,要洒上适量的花椒末。花椒最好用汉源贡椒,麻味纯正,沁人心脾。

如若别地花椒,麻味卡喉,令人气紧。

辣:选用龙潭寺大红袍油椒制作豆瓣,剁细炼熟,加以少量熟油、海椒烹脍豆腐,又辣又香。

烫:豆腐的特质保持了整道菜出锅后的温度,不容易冷却。每下一次筷子,吃到的都是刚出炉的味道。

香:起锅立即上桌,闻不到制豆腐的石膏味,可冷浸豆腐的水锈味,也没有各色佐料原有的难闻气味,只有勾起食欲的香味。

酥:炼好的肉馅子,色泽金黄,红酥不板,一颗颗,一粒粒,入口就酥,沾牙就化。

嫩:豆腐下锅,煎氽得法,色白如玉,有楞有角,一捻即碎,故多用小勺舀食。

鲜:麻婆豆腐的原料,俱皆新鲜,鲜嫩翠绿,红白相宜,色味俱鲜,无可挑剔。

活:指麻婆豆腐店的一项绝技:豆腐上桌,寸把长的蒜苗,在碗内根根直立,翠绿湛兰,油泽甚艳,仿佛刚从畦地采摘切碎,活灵活现,但夹之入口,俱皆熟透,毫无生涩味道。

很快3号名叫苏大强的选手已经做好。

他将锅里的麻婆豆腐装入盘中,双手背于身后,挺胸抬头的目视着评委席。

主持人将这第一盘麻婆豆腐端到评委区,众评委拿起筷子纷纷品尝。

紧接着……7号选手也做完。

每个选手做好菜品后都会按一下桌铃,示意自己的菜品完成。

工作人员也上台把菜品端到评委面前。

几个评委夹着菜品品尝、交头接耳、有的点点头、有的脸上露出一丝惊讶!

顺着最后一个人的桌铃想起。

第一轮的比赛很快结束了。

最后一名做完的厨师没有将菜品装入盘中,而是把锅里的豆腐直接倒入了脚下的垃圾桶。

主持人有些惊讶!

“这位选手……您这是……?”

厨师举手说道:“我弃权了!没有做好,不值得大家品鉴。”

观众台上大家议论纷纷。

主持人也显得有些尴尬。

“看各位评委老师都品尝完了,那么有请我们的评委老师给第一轮参赛选手打分。”

第一个评委是某电视台包装的小鲜肉,给2号选手打出了最高分8分。

第二个评委是某电商平台带货一姐,给3号选手打出了最高分9分。

第三位评委是美食界有着重量级地位的厨神王曦先生给6号选手打出了9分。

然而其他评委评判的选手也都是6号选手只是分别给出8分、9分的成绩。

观众台上此时发出一阵惊叹声!

这么多人都认可6号的厨艺,只有那小鲜肉和女网红认准了其他选手。

看来这品鉴的确是有分歧啊。

当然,这位6号选手能被这美食界的大佬打出9分,那说明他的手艺也是真的非同小可。

“恭喜6号选手,陈鹏胜出,成功晋级下一轮比赛。”

“晋级的选手请下台做下一轮的准备。”

“没晋级的选手也不要气馁,再接再厉。”

“来,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送他们!”主持人激情高昂的说道。

台下观众爆发出雷鸣班的掌声。

“接下来有请我们的下一轮选手上台。”

“林一、张聪、刘明昊、……”

当林一穿着一身休闲装走到舞台上。

“卧槽!这么年轻?”

“这是厨师吗?”

“这小子怎么没穿厨师服呢?”

“台上小哥哥好帅……”

此时……台下观众、嘉宾区、评委区都一脸懵逼,这小伙从哪来的?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街边摆摊做小吃,竟被邀请做国宴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