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皇宫
紫禁城
太和殿内
灯火通明,炙黄的灯笼隐藏在金碧辉煌的大殿角落,将这朝堂之上的诸人照的清清楚楚。
崇祯皇帝朱由检端坐在金色的龙椅之上,而一旁的朱慈烺负手而立。
一时之间,霸气侧漏,气质无双!
“宣吧。”
崇祯皇帝淡然开口,早已没有那种落寞窘迫。
京城之围已经解除,大明赢得了一次得以放松的机会。
“宣——百官入朝!”
王承恩那尖锐的嗓音回响在空旷的太和殿内,而这阵声音,宛如多米诺骨牌一般,一直传到了午门之外。
大殿听政,其实不然,今日的主角是朱慈烺。
这不是崇祯一时之间的心血来潮,这是他思虑再三之后的结果。
“吾皇,万岁圣安——”
众臣手持笏板,红衣乌纱,轻轻躬身,看起来还算忠良。
“禀陛下,臣有本要奏!”
说话的是王铎,任太子詹事。
虽然看起来是一个干瘪忠正的老头。
不过按照史书上记载,此人在崇祯十七年任太子詹事,而在今年的二月份就应该举家南下。
后来大明覆灭之后,随福王南京监国。
也就是次年,四月二十五日,清军围困南京,时任东阁大学士王铎,礼部尚书钱谦益等开城门降清。
说到底,也是一个不收忠贞的腌臜玩意。
此时的崇祯不知道这些,还在等着王铎说话。
“陛下,臣弹劾太子。”
“其一,私募兵勇,有谋国之嫌。”
“其二,获罪首辅魏藻德,未经审讯便私下处决当朝首辅。”
“其三,太子杀俘,筑京观,此为暴虐,是为不仁。”
王铎话语简练,此时他人太子詹事,太子的一言一行都要受它监督。
而它也认为这是分内之事。
明末的官员就是这样,东林一家独大,朝堂之上的官员大多都是东林。
而那些地方的浙,楚,派系,早就已经没落,唯一能和东林抗衡的阉党也被崇祯翦除。
这也就造成了没有官员可以互相弹劾,所以他们的目标投向了君主。
而朱慈烺没有说话,只是一脸笑意盈盈的看着底下的授业恩师。
心中杀意盎然,脸上却不懂声色,这是帝王之术。
鞑子都打到京城了,你们还有空参劾太子,崇祯暗自想着,眼皮轻轻抬起,开口说道:“先宣旨意吧——”
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承恩点头,随即严声高喝:“诏曰:自古帝王平定天下,式赖师武臣力。”
“及太子朱慈烺,振旅班师,休息士卒,俾国之柱石,赏延奕世,宠固河山,甚盛典也!”
“着朕心甚慰,固封太子监国镇守北京”
“袁左宗忠贞,克摅猷略,宣劳戮力,镇守岩疆,释朕南顾之忧,厥功懋焉!”
……
古代皇帝的旨意确实麻烦,封赏官员不说,后面还要进行宽慰安抚,但是总结下来无非就是四个字:论功行赏。
而诏书之中,崇祯南下心意已决,让太子朱慈烺留下监国,袁左宗被封了个禁军统领执掌五军营、三千营、神机营。
说白了,无非就是给袁左宗授官职,那些京营的士兵。
虽有五六万之巨,但是全是饭桶。
而那些为大明浴血奋战的官兵士卒,则是个发了三四两黄铜。
这样下来,大明的国库也就彻底见底了。
旨意宣读完毕,而一旁的内侍搬出来一个椅子放到了朱慈烺身后。
他撩袍而坐,开口淡然说道:“王铎,你刚才参的不够清楚,在宣讲一遍给孤听听。”
现在的情况已经清楚明了,太子监国,便是从现在开始,而崇祯皇帝的脸上也是一阵欣慰。
此子有太祖遗风。
反观台下王铎,脸上一阵黑,一阵白,被老朱家的这对父子打得上气不接下气。
他心中暗想,我这刚参太子一本,皇帝就让太子监国,你要是早说太子要上位,哪有那么多的事情。
此时王铎也没了主意,一时间环顾四周,发现周围群臣的目光纷纷躲避。
这是避嫌啊!
但是他转念又想了一下,这崇祯朝还未曾听说过有因言获罪的臣子,随即也就放下了那颗提着的心。
转而说道:“太子私募兵勇,是为不忠不孝,有谋国之嫌。”
“筑京观,杀首辅,是为不仁不义。”
“如此太子,怎能监国!”
王铎一脸的大义凛然,反正参都参了,他就不信,老朱家的这对父子能砍了他这颗脑袋一样。
朱慈烺笑了,笑的很是开心。
毕竟,像这样愚钝的人不多了!
“,好一个不忠不孝不仁不义,好一个国家柱石!”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