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家记得七岁那年一天,姨母正以泪洗面,说是想起了当年家中的祸事!”
“姨母之父原官拜太常卿,正三品,名叫温敬山,一日早朝毕,温大人接胡狄蛮邦敬献的供品‘琉璃金盏宝瓶’献给当今圣上,却被圣上看出竟是赝品!”
“因之前圣上已收取过蛮邦的供品,所以看到那光泽黯淡的宝瓶才一眼认出。”
“因此圣上龙颜大怒,命军士搜查温府,居然果真找到了真品。”
“继而温大人一家被定了大不敬的罪名,便落得如此!”
李乘风沉吟道:“这件事确实有些蹊跷,如果明知是假总不会拿着还献给圣上,岂不是自讨苦吃?”
“是的,所以姨母一直都说是被人陷害至此!”
“可是奇怪又奇怪在为何偏偏在温府找到了真品,难道这是谁之后故意偷偷放在了温府不成?”
李乘风一筹莫展。
“偷偷放的?这事除了家丁仆役丫鬟之流才有机会下手,一般怕也不好做来!”
想到这,李乘风一拍脑门,自己在未穿越前的世界,他在电视里经常看到那些古装史剧中但凡达官显赫家里都有人丁名录薄,更不用说三品大员的家中。
恐怕当时抄家流放的时候肯定也会用到此物,由于时间有些长。
李乘风也只好先找到那本名录薄,看看有多少家丁丫鬟,就算是把这些人都找个遍,他也一定要把此事查个水落石出,还娘亲一个清白。
现在他自然还有一条路,就是玉宁公主告诉他的那位尚书令常大人了。
蓦然,柳如莺自一旁的香榻旁取出了足足五枚巴掌大的金元宝,塞在李乘风的手中。
“李公子,既然你决定为姨母伸冤,这些钱你拿着,我知道事情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年,但是我相信天地昭昭,你和姨母的冤屈也一定能够沉冤得雪!”
“奴家现在已是身不由己,但为了报答姨母之恩,也只能尽我所能了!”
李乘风捧着沉甸甸的金元宝,重重的点了点头。
“总有一日,我会回来将你带走,离开这烟花柳巷!一定!”
一双温玉无骨般的柔夷紧紧握住了李乘风手。
“奴家就在这里等着你!”
温润的唇吻上了李乘风的脸庞。
…………
问明了常大人的府邸,李乘风辞别了柳如莺,在柳如莺的支应下,于花月楼中借了一匹快马。
一路快马加鞭向着尚书令的府邸赶去。
尚书令官居正二品,乃是文官中位高权重,掌管六部奏请之要职。
常府位临皇城边,正是大洪皇帝特准,以方便要事奏章往来设置。
李乘风下了马,就赶忙奔上两丈多高的府门,接连拍打铜环。
不一会门打开了,只见一名家丁提着个灯笼,上下打量了一阵李乘风。
见他衣着寒酸,立刻一瞪眼骂道:“去去去!哪来的穷酸书生,也不睁眼看看这里是什么地方,乱敲什么?”
说着就要关门。
陆乘风赶忙将门拦下。
“别别!劳烦小哥将这个交给你们家尚书令常大人,他看过之后就会明白了!”
旋即便将玉宁公主的玉扳指交给了那仆人。
那仆人将信将疑的拿着扳指将门关上走了进去。
不一会,就看到朱漆的大门赫然大开,几名奴仆迎上前来。
“这位公子,我们家常大人有请!”
李乘风点了点头,由仆役引着,穿过三进的庭院,便到了一处厅堂。
厅堂正中的一座香案旁一把宽大的木椅上,坐着一名头戴紫冠帽,丹凤眼,面如温玉的老者,手中正观看着手中扳指。
看到李乘风走进来,老者立刻起身,双手毕恭毕敬的将扳指递还给了李乘风。
“敢问这位小公子,是这扳指主人的什么人?”
李乘风躬身一礼道:“常大人,在下是玉宁公主的朋友!”
“哦?”
“那你深夜来找老夫有什么要事?”
李乘风也不掖着藏着,立刻说道:“在下是礼部尚书李承英的庶子,名叫李乘风!”
“哦?李大人的子嗣?那你来找老夫是……”
“是为了十年前,我外公温敬山一案来的!”
“温敬山原来是你外公?”
常大人说着便屏退左右,关了门随即道:“温大人一案不是已经盖棺定论了吗?不知道小公子找老夫却有什么事?”
李乘风一笑道:“小民已经知晓了外公当年被判抄家的是因,想必常大人应该对这件事也是知晓的吧!”
“不错!这件案子正是老夫亲自督办!”
“真的?”李乘风一阵惊喜。
常大人道:“李公子先不要着急高兴,我还是要问,这案子已经过了十年,怎么?李公子要翻案不成吗?”
李乘风听到常大人如此一说,立刻道:“既然大人已经把话说到这份儿上,小民也就直说了!”
“此案小民认为其中确是有人陷害!”
常大人一屁股坐在了椅子上,捋须道:“你以为我不知吗?当年此案是我督办,而且那时候我与温大人素来交好,怎会不尽心力?”
“可是当时圣上正在气头上,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谁能劝得住?搞不好连我这顶乌纱帽都得丢了!”
“关键是居然检抄出来了赃物,这可就难办了!”
李乘风不假思索道:“敢问常大人,当时查抄时,外公家的家丁名录簿可在?”
“应当在!因老夫当时也觉得事出蹊跷,所以那案宗的资料现在还留在书房中!”
“稍后,待我亲自取来!”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