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云来,更念家人,姻缘日里遇姻缘;巧顾盼兮,初尝相思,为他人作嫁衣裳。
这一日,天气甚好,告别东岭村,小元准备继续赶路。
章平道:“元公子,我兄妹二人既下山而来,准备历练一番,今日与你有缘,可否结伴同行?”“章公子,小元平日孤身惯了,不如各自离去,再见亦有惊喜。”
“既如是,那后会有期。”
章安听后,嘴巴一撇,小元无言,转身策马而驰。
周边风景独好,小元却并无心情。离开家乡已有一段时日,这几日的遭遇却令其感受颇深。何谓情?何谓爱?何谓孝?近日却常常纠缠于心,不得其解。人心,人性,这便是另一番深不可测的考量。想到这些,所谓的仕途前程似乎并非内心所唤,马车的步伐也不自觉慢下来。
思索间,到达云来镇,父亲曾说于他听,云来镇里有其莫逆之交代政,此番出行必到此一访,虽小元不喜社交,但父亲嘱咐,不忍拒绝。云来镇看起来和西华山镇并无差别,甚而小元依稀有返家乡之错觉。辗转来到代政叔伯家里,有说“小隐隐于林,大隐隐于市”,代政叔伯家便有此意了。
扣门后,有下人带小元进门,长廊曲折,终至大厅。代政叔伯已然在大厅等待,“代叔伯,”小元躬身行礼,“快快请坐,果真一表人才,和你父亲年轻时一模一样。”小元点头,这话倒是不假,从小到大,小元听得也多了,只是好奇是否真有一模一样一说。“小元,你父亲早些时候书信于我,你将进京赶考,由此路过,要来拜访,我甚是高兴。你果然有其父风范,必定青出于蓝。”这倒令小元生奇,父亲从未说过追求仕途,就连自己赶考,父亲也是并不赞同,还没来得及细问,这边就听到“小元弟弟来了吗?”定睛一看,是一少年,眉目俊秀,满脸笑容,一袭白衣,正是意气风发。“小元,这是我家大儿,名为代奕,无法无天惯了,一点礼数没有。”这边代奕却喜不甚收,“元弟,早时候便听闻你文武双全,可否教我些。”这样没规没矩,倒是少见,“代兄想学武功确是好事,只是武功修炼异常辛苦。”“是啊,怪你小时怕累怕苦,如今要劳你小元哥哥。”代政评道。“小元舟车劳顿,怕是累了,今日早些开饭,让小元休息休息,”说话的是代奕母亲,吴氏,打扮精致,气质不凡。“伯母有礼,”小元施礼。“好孩子,快来用饭吧。”
待入座,小元见各色佳肴,琳琅满目,更有自己最喜的葵菜,心中感怀,更念家人。饭后,休息片刻,代奕便赶来相约,“元弟,可有心上人?”小元瞥了代奕一眼,“未有。”“甚好甚好,哈哈,元弟莫要介怀,只因我们镇里过几日便到了姻缘日,可与我一同前去,寻一知己。”“姻缘日?便是乞巧节?但应尚有时日。”“元弟不知,乞巧节是初秋,姻缘日乃我们镇里习俗,在春日,意为新的开始。”“原来如此,”小元不知想到什么,失了神。“元弟,元弟?到时和我一起去吧。”“好。”代奕没想到小元如此痛快,不禁念叨“看来如元弟这样一代才子,也是情窦渐开了!”小元并未辩驳。
过了几日,小元正在房内读书,代奕十分欢喜,敲门示意:“元弟,快走吧,今日是姻缘日啦,外面可热闹了,你竟有闲情逸致读书!”
小元与代奕走出家门,见到街上到处张灯结彩,红色彩带高处挂,路边店家喜气盛。仔细一瞧,簪子,香囊,同心结,团扇,如意与荷包,真真喜气洋洋。小元也是初见,家乡乞巧节,总想着是女儿家的节日,从未去过,如今开了眼了。
小元与代奕边走边看,瞧见路边有一玉坠很别致,若是母亲戴上,想着便伸手拿来细看,正与另一人碰到。原来,那人也是看中了此玉。小元抬眼,见一女子正微笑示歉,“公子,也喜欢这玉坠吗?我看这玉坠很是秀丽,若你喜欢便让与你。”“多谢姑娘,我只是看看,怕是不懂玉,这玉应找到属于它的伯乐。”此时,代奕从他处游走回来,“元弟,还在这里?”“芳华妹妹,你也来了。”芳华行礼。“这是我元弟,这几日刚到家里。这位是芳华,陈世伯的女儿,精通诗书礼仪。”“芳华妹妹,今日紫娟姐姐怎么没和你出来呢?”“紫娟来了,在那边看戏呢?”代奕一听,雀跃起来,“元弟,我再去那边一趟,一会来寻你。”走前还不忘戏谑一番,“你们一个善文能武,一个知书达礼,倒是很相配呢。”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小元咳嗽一声,抬头时见芳华姑娘低眉垂眼,心中怡然。
小元见芳华姑娘钟情玉坠,便买来送她,芳华推辞不过,便从袖中取出香囊赠予小元。两人边走边谈,聊到倾慕的先人,向往的生活,钟爱的书籍,很是痛快。
时间很快,小元与代奕和芳华,紫娟匆匆告别,返至家中。
安寝前,小元更衣,香囊掉落。小元拿起香囊,不禁想到芳华姑娘,不觉有困意。坐在窗前,看着天空的明月,想到今日相遇,说不出是怎样的心情。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