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成,那我蜀国一年的粮食赋收能有多少石啊?”
刘禅想知道一下自己国中具体的粮食有多少储备。
魏成就是管理整个蜀国粮草的食监。
听到刘禅的问话,这个魏成当即就报出了一个数据。
“陛下,我们蜀国一年的粮食征收能达到一千万石,现今国库中存有三百万石。”
“这么点啊!”刘禅一听也感觉有些少了。
诸葛亮和赵云共带了二百万石粮草出征,但按正常就算,最多也就能支撑他们一个月的军需。
首先巴蜀之地,山路崎岖,道路险阻,在运输上,就会消耗大量的粮草。
这又是在古代,光是大军出蜀川,怕是粮草就要消耗数十万石了,照这情况,可能哪二百石粮草只能支持大军二十多天不到三十天了。
这可是一个非常严重的大问题啊!
刘禅不得不在心中又将那个便宜老爹骂了一顿。
“那,魏成,我蜀国种植粮食的农民可有统计,良田呢?”
对于这些本职工作,蜀中的官员都做的很是仔细。
魏成再次脱口而来。
“回陛下,我蜀国投入种植的乡民共计十五万左右,良田三十万亩。”
“这就很难搞了。”
对于三国时期的良田制度,刘禅在这几年中,也是暗暗研究了不少。
巴蜀之地土地肥沃是不错,但因为地盘确实太小了,而且这时的稻米出产率也不高,这还好这时的巴蜀之地,并没有过多的地震,天灾也很少眷顾这边,所以,往年来到是也跟得上大军供给。
但今时今日的局势不一样了,曹魏雄踞整个北方,哪怕巴蜀这边粮食产量好,但面积就这么大,比不过整个北方的产量。
更主要的是北方多小麦等植物,收成快,还一般的干旱洪涝,根本不会影响收成啊!
“这可如何是好呢!”
“诸位爱卿可有妙计?”
深知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道理额的刘禅,将问题再次抛给了文武群臣,但讨论了许久,朝堂之上也没有讨论出一个结果。
刘禅是心里着急,眉间灵光一闪,他想到了一个办法。
既然巴蜀之地土地肥沃,但良田数量上太少了,那就开垦荒地,增加良田。
种植农产的乡民数量不足,那就大量招收种植户,扩大生产。
既然巴蜀之地的农作物种类比不上北方,但经由后世的刘禅可是知道,要说产能方面,还是南方更为优异一些,只是现在好多种植物还没有被开发,被食用罢了。
他可是记得,曾经战国时期秦国为了一统天下,厉兵秣马,筹备粮草就曾做过一件事。
那是很出名的一项制度,就是耕战制度。
耕与战,也就是说,士兵在不打仗的时候,就得去种田。
说是全民皆兵也不为过。
而且这也不是刘禅自己想到的,一说到粮食的问题,刘禅就记得他在一篇军事奏报中看到,魏国目前也在实行一种“屯田制。”
从根本上其实也是从秦国的耕战制度演变的。
“屯田制,其实就是让那些打战的士兵在不打战的时候,就地种田。”
而刘禅眼下的蜀国就不同了,蜀国既没有屯田,也没有耕战,整个蜀国的粮食供给都是靠着粮食征收。
这相对于刚刚入主巴蜀几年的蜀国,乡民们看在刘备仁义之师的名头下,还能坚持下,但再过个几年,如果再打个败仗啥的,恐怕就会生变了。
想到这,刘禅不自觉头上都出现了一些冷汗。
刘禅随即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宣布到:“传朕口谕。”
群臣尽皆跪拜。
刘禅一脸郑重的宣布道:“从即日起,整个蜀国上上下下,也包括朕,除了完成必备的主职工作以外,全体帮助乡民开垦荒地,种植粮食,朕将带头做表率。”
“遵命。”
“陛下圣明啊!”
接了口谕后的满朝文武大臣顿时感觉眼前一亮,天灵盖也被打通了一般。
此时留在巴蜀之中的军士官宦,粗略统计也有将近二十万之多,哪怕是每日抽出一个时辰来,那将是一股多么庞大的劳动力啊!
“从即日起,种植良田者,尽皆官升一级,投机倒把者,立斩不赦。”
“是。”
有赏有罚,这才是帝王驭人之术,这是他的优化老师刘伯温告诉他的。
一时之间,整个朝堂上有人喜也有人忧,但更多的人眼里看向刘禅的目光也越来越更加敬重。
时间一晃,一些繁琐的小事处理之后,下了朝的刘禅,就吩咐百官开始动起来。
虽然现在哪怕就是种子稻米,最快也要等待半载之后才能收获。
但最好的开始就是现在,他是一刻也等不了了。
将宫中之事,处理过半,刘禅就带着一批护卫,第一次以蜀国皇上的身份,出了皇宫。
刘禅看着皇城外,绿草之下有些反光的黑土地,眼中满是大喜,在他看来,这样的黑土地,无论种地点啥也比这样荒着好啊!
“此地如此之好,怎能浪费呢!”
有随行而来的官员上前说道:“陛下,此处用来开垦粮食不好吧!”
刘禅有些不高兴的问道:“嗯!为何不好?”
他看到上前的是朝中一个三品大员,掌管的是属下官员的升迁和奖罚。
“陛下,此地乃是皇城根下啊!如果将此地也开垦成良田的话,有失皇家威严啊!”
“皇家威严!”
刘禅一脸嗤笑的重复道。
“朕记得不错的话,你应该是叫做田方吧!”
田方一脸惶恐的说道:“承蒙陛下记得小人的名字。”
“田方啊!”
刘禅身上也没有了杀气,只是情绪复杂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此地虽然是我蜀国的皇城之下,但我皇家威严从何而来?田方你可知道?”
“臣下不知!”田方有些诚惶诚恐的答到。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