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军已至,不想投降的就随某杀出去!”不知是谁,忽然大喊一声,紧接着,几名张绣军士卒忽然暴起,将身边措不及防的曹军砍翻在地。剩余的张绣军有些有学有样的跟着冲了出去。而几名武艺高强的士卒,还抢了几匹马,硬生生的冲到了营寨门口。
因为后门不知道有多少敌军,于禁带了五千人,李典还是两千人——于禁是军中主将,在曹昂没有拒绝的情况下,他们自然会听从于禁的号令。而李典因为职位不高,能够带走的,自然也只有曹昂给他安排的两千青州军。
这样一来,前门剩余的士兵,只剩下了一万七左右——张绣军骑兵一轮骑射,就射死了小一千人。待到他们入营之后,虽然因为曹昂的小手段,让战马全部失去了作用。但一万骑兵就算是步战,也杀掉了至少四千名曹军。
若非因为人数占据了绝对劣势,同等人数的情况下,骑兵的步战水平,并不逊色步卒太多,甚至要强一些。毕竟步卒成军速度要比骑兵快很多,原因就在于,骑兵想要成军,所需要经历的训练强度,要比步卒强太多,所需时间也长很多。
自然而然的,单轮战力的话,除非是人数压制,同等人数,同等武器的情况下,步卒的战斗力是弱于骑兵的。若非因为步卒的武器是长枪,而骑兵的武器却是适合切割的大刀。
一寸长,一寸强。大刀和长枪交战,终究还是长枪更占优势。而作为骑兵中的顶级存在,西凉铁骑的战斗力要更强几分。
在骤然发难的情况下,一面是能征善战的西凉铁骑,一面是放松警惕,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步卒,而且还是失去了武器的步卒。双方之间的生死,从武器持有者身份的切换,就已经注定了。
人都是有盲从心理的,更是有求生念头的。
在见到有人领头后,旋即有更多张绣军前赴后继发难。虽然此时在数量上,依旧是曹军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但张绣军掌握着骤然发难的先机,加上死里求生的强烈欲念驱使,让平均战斗力本就在曹军之上的张绣军,爆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强大战斗力。
在损失了六成有生力量后,一千刚出头的张绣军强行打开了营门,从曹军大营中冲了出去。而因为事发突然,曹军并无防备。在张绣军突击的情况下,一万七曹军对抗三千张绣军,死伤竟然超过了五千人!
而后门的人,不过是张绣所派遣作为佯攻的一千骑兵而已。虽然营寨后门也设立了陷阱,但是因为张绣主攻前门,第一次掌兵的曹昂注意力也就主要放在了前门。
张绣麾下骑兵统共只有一万五千人,而为了保证这次奔袭成功,张绣直接派遣出了一万骑兵。就算是于禁,也下意识的认为,张绣只会在前门奔袭了。毕竟骑兵不比步卒,两者之间训练难度差距,就像是张绣和曹操之间的军事差距一样。
用足足一万骑兵士卒作为诱饵,于禁相信,张绣没有这么大的度量。而在最开始的时候,后门还是留了两千士卒作为防备的。只是随着战争的激烈化,后门的士卒被调拨过来了大半,只剩下了几百人留守——入营的一万骑兵,被消灭了大半,而步卒想要偷袭,也没有那么快。张绣军想要绕过后营偷袭,所需要的时间,肯定要比曹军直接穿越营寨到后门慢很多。
但不管是于禁还是曹昂,都没有想到,袭击后营的竟然是一千骑兵——在葬送了一万骑兵士卒之后,张绣竟然还敢继续派遣骑兵偷袭,若早有这种魄力,恐怕在昨晚的时候,曹昂所镇守的中军大营,早就已经被张绣偷袭得手了。
然而一切终究已经发生了,因为没有立即处理俘虏,导致曹军额外付出了超过五千的伤亡。而本来,这些人是不需要承受这些的。
一万张绣军留下了将近九千的尸体,以及七千多马匹后,仓皇逃窜。曹军战死四千三百六十八人,重伤五千八百六十七人——在这一场生与死的较量中,轻伤是不存在的。
困兽犹斗,而看到了挣脱希望的困兽,其凶猛程度,较之往常尤胜。虽然同样是以寡敌众,然而突围时候的张绣军,战斗力较之往常更胜。在面对将近五倍于己的曹军,张绣军让曹军付出了四倍的伤亡!
唯一能够让人欣慰的,就是这营中七千三百余匹马。这是正宗的西凉战马,都是可以直接使用的——因为西凉军的忽然突围,让一小部分的马也趁乱逃了出去。
“公子,此次我军伤亡一万余人,歼敌八千八百七十三人,俘获战马七千三百余匹,大胜啊!”典韦美滋滋的凑到曹昂的面前说道。
“典君,当真是大胜吗?”曹昂的嘴角扯出一抹苦涩的笑容,脸上尽是对自己的嘲弄。寒风瑟瑟,吹拂着曹昂的衣角,也吹散了营中的血腥气息。然纵然这风再大,却吹不散曹昂心中的自责。
“经此一战,张绣军骑兵折损六成以上。而相反,我军获得七千余匹战马,我军至少三年内无需担忧战马不足……”这次开口的是李典,他的话,要比典韦的更详细一些。然而在注意到了曹昂的表情后,李典的声音也渐渐的压低了许多。
“召集全军,本公子有话要说。”
“诺!”虽然是大胜,但曹昂却并不开心。李典虽然大概能猜到些什么,但却不敢名言。为臣之道,看透不说透。伴君如伴虎,相比于当初那个冷冰冰的大公子,反倒是现在时不时露出笑容的曹昂,更加的恐怖。
除了必备的警戒人员外,所有士卒包括将领在内,全部被集结在了校场中。曹昂在临时搭建起来的台子上,一动不动,恰如雕像一般。
“大公子,除不可调动的戒备队伍,剩余的一万三千六百七十三名全部在此。”李典恭敬的说道。按照李典的军衔,站在曹昂身边发号施令的资格本不应该落在他的头上,按亲进度,典韦当是最佳,按职位,统军大将于禁才最适合。但曹昂已经发话了,代替曹昂发号施令的职责,也就自然而然的降到了李典的头上。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