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Tina,出生岛奖励透视 第四章:枪械大师和修仙大佬

系统的轮盘刚开始转动,空投已经掉落了下来冒着红烟。

还是先看看空投里有什么吧,比较系统的奖励在哪都行。

打开空投的那一刻。

陆轩也是眼前一亮。

这个空投很肥,三级头,三级甲,吉利服。

还有AWM,八倍镜。

不过,陆轩并不打算拿它。

无它,只是因为不会玩狙。

要知道,这可是伪真实的游戏。

子弹的下坠可不是数狙击镜里的点那么简单。

要计算空气的湿度,风速,还有距离等等。

这些东西陆轩根本就玩不转!

P城击杀的五个人,陆轩连镜都没有开过。

再加上距离很近子弹没有下坠,只需要强行控制住枪的后坐力。

所以显得很轻松,要是让他打超过200米的目标。

那就随缘吧。

“叮!恭喜宿主获得低级枪械大师。”

系统的提示音响起。

陆轩惊愕了一瞬。

然后就是狂喜。

瞌睡来了送枕头啊!

真是及时雨。

陆轩其实还是眼馋的,这可是一枪一个小朋友的神枪啊。

立马扔掉身上的M416换上了AWM。

换上子弹,装好八倍镜,调试八倍镜。

“砰!”

凭着脑海里的枪械大师经验,选好目标试枪。

八百米外,学校附近寡妇村的一扇窗户瞬间碎裂。

此时,里面正躲了一个人。

他是第二次玩这个游戏。

因此,它是对这个游戏的枪械有认识的。

刚才那道枪声是空投武器AWM的枪声。

而且距离他至少800米以上。

要知道这可是800米的距离,子弹已经变成抛物线。

外加这里还是海岛,海风大空气湿度高。

这么远的距离差点打中他。

虽然不知道是不是有意的。

但在他心里,已经把陆轩定为了一个不可招惹的角色。

缩在墙角瑟瑟发抖,不停的祈祷自己不会被他发现。

他注定要失望了,因为陆轩早就发现了他。

向他开枪,其一肯定就是试验一下自己的枪法。

虽然还是有一定的误差,但是陆轩已经很满意了。

其二,就是满足一下自己的恶趣味。

看着那个家伙躲在墙角发抖,有种莫名的喜感。

也算是给这枯燥的亡命游戏添了几分乐趣。

再度踏上征途。

走前陆轩还特意看了一下地图,毒圈居然开始收缩了。

也就是说,已经过去了两个多小时了吗?

怎么感觉时间过的怎么快?

其实,时间流速是一样的。

只是由于陆轩的精力高度集中,导致忽略了时间。

当然也有杀那五个人磨蹭太久的缘故。

看了看安全区,P城这个地图中心居然在安全区的边缘。

也就是说,这把是机场圈。

陆轩又在考虑要不要直接去堵桥了。

堵桥的风险低,收益高,而且是必经之路。

算了算时间,还早着呢。

还是先去把学校附近的解决了。

这一次有了枪法大师,钢枪也有了把握,应该很快就能清理干净。

到车库开上了那辆小轿车,直奔学校而去。

途中自然而然的经过了寡妇村。

让他好奇的是,那个人居然还在那个墙角。

看他的双腿还能看出,还在发抖。

这尼玛。

好有负罪感,随便开一枪把人家吓成那样。

要不要去安慰他一下?

万一他不接受怎么办?

还是先去看看,实在不接受道歉,只有帮他解脱了。

开车到楼下,顺便按了两下喇叭。

本意就是打一声招呼,没想到那具身体抖动的更加厉害了。

拿上了身边的M762,枪口一直预瞄在他的头部。

防人之心不可无不是,万一遇到一个奥斯卡。

那岂不是阴沟里翻船,这种傻事陆轩不干。

由于陆轩没有可以控制脚步声,在这个玩家的耳里如同催命的符咒。

其实,这个玩家也有底牌。

他在上一次通关的时候,获得了一个危险预知。

一旦感应到必死的局面就会进入浑身发抖的状态,失去反抗的能力。

用好了这是个神技,反之,就是现在这种情况。

还没等陆轩走到近前,只是将枪口伸出了门口。

这个老玩家已经吓尿了,陆轩一进门就闻到了一大股骚味。

原本还想玩玩的心思也消散,抬手给了他两枪。

两枪都命中在头部,直接帮他解脱吧,顺便恶心恶魔一下。

恶魔却一点都不介意,依然还是一口吞下。

再度使用透视观察其它玩家的位置,却看到了一个有趣的人。

一个玩家,居然果体趴在草丛里。

世风日下,朗朗乾坤,人心不古。

陆轩立马止住了乱想。

其实这个玩家就是全身上下没有一点装备。

而且一动不动的,陆轩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个玩家挂机了。

但是这是不可能的。

真实的游戏哪有挂机的说法。

你说睡着了我都信。

可陆轩通过透视,已经看穿隐藏在草丛里明亮的卡姿兰大眼睛。

既然没有睡着,那趴在草里干什么。

又没有枪,阴人都阴不到。

难不成还能吸天地之灵气,感宇宙之浩渺。

最后修成金丹,飞升仙界?

怀揣着一肚子的疑问,陆轩连枪都没有端,直接向着她跑去。

…………………………………

”求鲜花”、“求打赏”、“求收藏”、“求月票”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Tina,出生岛奖励透视书评: